粉丝福利?还是获利工具?

-
-

国庆节前,从“快乐男声”的主办机构传出消息,他们正式启动了一个以本届快男选手背后的真实故事为主打的电影项目。无独有偶,几天前刚落幕的“中国好声音”的主办方,也在昨天正式开机拍摄讲述选手幕后故事的影片。

随着“快乐男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的先后落幕,人们以为与其相关的话题就此结束。不料,从这两个活动的主办方又传出了惊人相似的消息——他们要推出以选手背后故事为主题的电影了。前者更以预收粉丝购票款的方式决定是否实施,一时间被众多网友质疑为“圈钱”行为。其实,围绕着一些歌坛的天皇巨星或热门事件,将幕后的故事制作成影片供粉丝欣赏,绝非这两家机构的独创,他们只不过是尝试着在本土使出这个在国外司空见惯的旧招。QQ音乐《乐.谈》第六期,带你回味这些年,粉丝电影的成败宠辱。

展开

Miley Cyrus

  • We Can t Stop - Miley Cyrus 点击试听

    在没有变成今天饱受争议的各种出位造型以前,14岁的小女孩麦莉赛勒斯已经凭借着2006年的当红美剧《孟汉纳》成为了令不少少女着迷的当红摇滚小天后。这部以她2007年在全球54个城市举办的超级巡回演唱会为内容的3D影片,因为成功地抓住了洛丽粉丝的喜好,在“超级碗”决赛这种连商业大片都要退避三舍的档期内,该片却以3112万美元的票房成绩逆袭下美国同期的影史最佳战绩。

Jonas Brothers

  • Your Biggest Fan (With China McClain) - Jonas Brothers 点击试听

    从麦莉演唱会3D纪实电影中尝到甜头的迪士尼公司,又如法炮制,把旗下的另一个少年偶像团体——乔纳斯兄弟在表演过程中的台前幕后花边材料搬上了大银幕,甚至包括成员凯文的个人房间。照理收益不会比上一次的麦莉差到哪里去。不幸的是,同遮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这次的票房成绩低了一倍不止,只有1270万美元,乔纳斯兄弟更得到了两项人人避之则吉的金酸莓奖提名。

Michael Jackson

  • Smooth Criminal - Michael Jackson 点击试听

    2009年,MJ这位享誉世界的流行之王的猝然去世令世人震惊之余,也将原本为他担任告别演唱会总导演的肯尼奥特加变成了这部纪录演唱会筹备过程的纪录片导演。这部影片在全球75个国家同步上映不久,它的票房成绩就迅速超过了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的同类作品中无可匹敌的翘楚之作。著名的《综艺》杂志更盛赞它已经不单单是一部纪录片,它代表的是对几十年来流行文化的一个总结。

席琳狄翁

  • Eyes On Me - Céline Dion 点击试听

    MJ《就是这样》的巨大成功唤起了索尼公司对这种为粉丝们制作的纪实影片的热情,他们将旗下另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巨星——席琳迪翁于2008年-2009年举办“爱的契机”世界巡演(Taking Chances Tour)的整个过程制作成了影片。因为没有MJ去世那么重大的事件作为支撑,制作方最后还是谨慎地选择了限定上映的方式推出这部影片,因此除了席琳本人赢得外界的赞誉外,片子本身并没有更多的价值体现。

Justin Bieber

  • Never Say Never (feat. Jaden Smith) - Justin Bieber 点击试听

    作为一位根基并不深、作品也还谈不上丰富的新生代歌手,今年国庆前后刚在国内让人见识到其强大粉丝号召力的贾斯汀比伯,从出道到走红,在不少人看来都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2011年这部以他的演唱会和不同时期的家庭录像为内容的纪录片,不单是满足了比伯的粉丝们对偶像的好奇心,也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研究提供了一本上佳的案例教材。上映首周,它就以2951万美元的票房跨过了MJ同类影片的成绩。

五月天

  • DNA (3DNA Live 版) - 五月天 点击试听

    2011年,来自台湾的五月天组合就已经炮制过这种主攻粉丝群的影片了,并且采用了当时流行的3D影像。略有不同的是,这部以追寻理想为主题的作品,并不是象前面提到的那些影片一样全部采用艺人演出的纪实内容,而是除了演唱会纪实影像之外,加插了一些杜撰表演的剧情。这也说明当时的制作方,对于华人世界的粉丝是否会对这种电影买帐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今年,他们的《5月天诺亚方舟》就完全是纪实粉丝片了。

One Direction

  • Best Song Ever - One Direction 点击试听

    今年8月底,这部英国偶像人气组合——单向乐队的演唱会纪录影片以17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又一次上映第一周就在北美票房榜上夺冠的战绩,再加上53个海外地区的1450万美元的票房,这部影片写下了非常亮眼的开画收入——3150万美元。但是比起粉丝们满怀热情地支持偶像、争相购票进场观看带来的不错收益,外界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说“把这部影片称为纪录片都让人觉得荒唐可笑。”

通过这些主攻粉丝人群、以歌手演出及背后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粉丝电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制作方打出的旗号都说是为了满足粉丝渴望更多了解、膜拜自己偶像的需要,但到底真的是惠及了粉丝,还是满足了制作方自己的腰包,就一言难尽了。(文/action)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