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 暂停 已赞 评论

三张专辑告诉你她为什么是天后

因为《歌手》,林忆莲这位低调的天后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从八十年代红到现在,前几年还获得金曲歌后,近三十年一直处于顶尖女歌手的集群。但很遗憾的是,因为年代和地域的关系,她的这些经典之作被世人遗忘,现将林忆莲的经典概念系列专辑《都市触觉三部曲》推荐给你,再次品味来自天后的惊艳歌喉。

  • 还有

    还有

     

  • 此情只待成追忆

    此情只待成追忆

     

  • 倾斜

    倾斜

     

点击试听专辑《都市触觉 PartⅠ》

爱地人
爱地人 著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港乐历史上最成功的系列概念专辑

大多数歌迷的习惯,都是言林忆莲必李宗盛,一方面他们最熟悉的林忆莲,就是那个“滚石唱片”时期的林忆莲,另一方面他们熟悉的林忆莲的男人,也只是那个在“滚石唱片”时期,给了她不少经典的前夫李宗盛。但其实,林忆莲的音乐人生,远远不是如此单调。

很有意思的是,在划分林忆莲的人生时,除了可以按厂牌划分之外,还能够以男人划分。而其实,纵览林忆莲的音乐人生,真正让她走向天后位置,甚至在音乐上具有时代意义的,还是她的许愿时代。许愿是一个人的名字,他也是“星工场”的老板,而《都市触觉三部曲》则是许愿与林忆莲合作的巅峰之作。

  • 三更半夜

    三更半夜

     

《都市触觉三部曲》分为《Part 1》、《Part 2:逃离钢筋森林》和《Part 3 :Faces & Places》三个部分。这也是香港乐坛历史上,第一套以三张唱片为容量的系列概念专辑,并由此延伸出三张混音专辑,即使算不上是开创港乐舞曲的先河,却也是在舞曲这个概念上着力最彻底的一个系列专辑。

《都市触觉三部曲》对于林忆莲个人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这是林忆莲跳槽“华纳唱片”后的首张成绩单,很好地完成了之前“SONY唱片”最后专辑《Ready》转型的交接工作,由此从女生变成了女人,而且是一个都会中知性、感性,以及更性感形象的林忆莲。突破传统玉女造型的形象,大量借用当时欧美最前卫的舞曲,也让这个系列,在文化意义上,堪比梅艳芳早年的《坏女孩》,在一定程度上开了时代的先河,激活了一个年轻群落的音乐时代。

  • 雷电风雨夜

    雷电风雨夜

     

林忆莲或旖旎或野性的声线,也在这三张专辑中大放异彩,并奠定了她日后基本的声线形态。也可以说,林忆莲的音乐审美和品味,以及她唱功的积累,《都市触觉三部曲》都是早期重要的奠基石,也是她第一个成熟的高峰。虽然,林忆莲在更大范围内的走红,却是稍后的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 夜了...没有借口

    夜了...没有借口

     

点击试听专辑《都市触觉 Part Ⅱ 逃离钢筋森林》

念安娜
念安娜 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人生若只如初见

女人像红酒,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才是上品,作为华语乐坛的灵魂人物林忆莲完美诠释了这一点。1988年发行《都市触觉 Part 1》这张专辑时林忆莲已出道3年,唱片公司安排她和当红“小鲜肉”王杰对唱情歌《还有》,殿堂级的演绎感动了当时的少男少女。如今回眸都市触觉系列专辑,声线的控制、演唱的口吻和咬字的拿捏,都掺杂着林忆莲些许的青春迷茫以及青涩,与现在大家熟知的优雅内敛的林忆莲似乎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

提到唱歌,不免想起林忆莲的同班同学陈慧娴,两人差不多同一时期发唱片,而市场反应却大相径庭,论天资林忆莲自然不如陈慧娴,但是这并没有成为林忆莲放弃努力的理由。担任商业二台兼职DJ、参演电影、加入华纳与业内大咖结识,让林忆莲在歌唱事业上得到稳步发展。与伦永亮合作的《都市触觉 Part 2 - 逃离钢筋森林》中明显听到了林忆莲演唱水平的突飞猛进。并且她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演唱技巧,从80年代末受时代色彩影响的甜美声线,到逐步放开音域让演唱富有张力,既挑战着自己,也挑战着整个华语乐坛。

  • 又见朝阳

    又见朝阳

     

林忆莲的歌声中带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韧性,重低音是她展现演唱技巧的强项,并且通过咬字和富有情绪的装饰音来淡化技巧的刻意性。甚至到了《都市触觉 Part 3 - Faces & Places》发行的时候还依然如此,但从都市触觉系列前两张专辑中一步步走来,林忆莲在演唱水平上明显有了质的飞跃。再者这张专辑中大量的合成器的灵活运用,中西结合的音乐元素,她那收放自如的嗓音,让听的人瞬间体会到了都市的喧嚣和孤独。

  • 你是我的男人

    你是我的男人

     

说到系列概念专辑,80年代末的制作团队有着如此清晰、新颖、时尚的思路,不得不让当下众多唱片公司自愧不如。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都市触觉 Part 3 - Faces & Places》发行的同年,由业内大咖丁晓雯作词,陈志远作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举将林忆莲推上了“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那些散落在都市触觉系列专辑中的灵性和亮点,经过大咖们的整理,让林忆莲在《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中尽情的展示了出来,饱含情绪演唱的同时,温婉中带有坚韧的声线让歌曲富有一种特殊的张力,无意间流露出的装饰音配合着蕴含情绪的口吻,完美诠释了歌词主旨,歌曲氛围虽有起伏但是经过林忆莲的精准演绎营造出了不卑不亢的坦然。而这些都是都市触觉三部曲带来的最终自豪!  

  • 一接触

    一接触

     

林忆莲的歌声总是有一种因情而产生的缠绵,忧郁是她的色彩,时而闪现的独立坚韧又巧妙的阻止了这种情绪的过度偏激,让听者即产生共鸣又得到情绪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杯上等的红酒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几十年一直处于最顶尖女歌手的位置,以不变应万变的演绎才华,而且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和特点,低调踏实,也难怪即便容颜老去,歌声却越来越被年轻一代人接受和认可。放眼整个华语乐坛,也就林忆莲能做到。对于90后痴迷于林忆莲的我,最后请允许我默默地致敬:人生若只如初见,只一听,你便是我的春风十里!

  • 前尘

    前尘

     

  • 夜生活

    夜生活

     

点击试听专辑《都市触觉 Part Ⅲ Faces & Places》

蘼迷猫
蘼迷猫 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引领时代的概念巨制

《都市触觉三部曲》对于大部分现在的流行听众来讲已经颇为陌生,但在当年的风头一时无两的粤语歌坛,这个系列专辑的出现用石破天惊形容也不足为过,三张专辑的主题概念性和音乐时尚性(在当时看来)都是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作品,也为林忆莲贡献了大量的优秀粤语歌曲代表作。

第一章《都市触觉》的概念脉络在歌曲标题中已和盘托出,从开场两首与夜相关的舞曲和轻摇滚点燃午夜霓虹的热情后,《夜了...没有借口》与《还有》逐渐把音乐气氛转为凌晨的内心絮语;《又见朝阳》后,后续的两首歌都是以热恋的情感为主题;《偷闲》过后,感情的裂痕与猜忌开始出现,女主角在尾声中的伤心情感直接成为了下一篇章的序曲。这一篇章中所有歌曲都有着浓浓的80年代末欧美质感,尤其是开场三首,与Janet Jackson早期《Control》专辑的风格极为相似。

  • 偷闲

    偷闲

     

第二章《逃离钢筋森林》是整个系列在市场反响上最为成功的篇章,这张快歌与慢歌相间排开的专辑是流行唱片的标配模式,专辑中诸如《依然》等R&B和抒情Ballad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热门歌曲。林忆莲在专辑中将她对西洋黑人R&B音乐的深入理解以及自己强悍的唱功与声音机能全面展现,基本是随随便便就唱上D5,各种即兴的花腔转音更是信手拈来(比如《依然》和《不不不》)。而在情感内核上,这一篇是三部曲中感情最为内敛最小女人的一张,大多数歌曲描述的都是都市男女的爱恨痴缠,也是是林忆莲日后打开国语歌曲市场晋升为都市情歌天后的根基。在这一篇章笔者最为喜欢的是标题同名曲《逃离钢筋水泥》,这首歌体现出了林忆莲强大的音乐野心,开篇行云流水的钢琴铺垫,主体是当时流行的合成器配合着非常soul化的和音,结尾非洲鼓的加入更是让整首歌有了些tribal的感觉,也呼应了题目从“钢筋森林”逃离到“原始森林”的意思。

  • 因你疯了

    因你疯了

     

这种都市时尚感与音乐概念性在系列的最终章《Faces & Places》中达到了巅峰,这张专辑以城市地点为概念线索,里面的林忆莲相较前两张更为成熟洒脱性感。开篇《倾斜》中的英文城市念白开宗明义隐藏在“不同地点不同面孔”后的城市人统一的内在情感,随后听众仿佛随林忆莲的声音唱游于不同的城市之间,音乐风格也是如走马灯一样轮番上阵,音乐元素丰富多元即便拿到当今乐坛也是数一数二的:《倾斜》中有美国街头的机械舞节奏和黑人福音即兴唱腔;《埃及玫瑰》散发出中东音乐的芬芳;在歌剧声声中《微雨扑巴黎》;转瞬又来到《夜生活》的Disco舞池; 细数过《前尘》中国风的爱恨情仇;一撇《匆匆》而过的New Jack Swing,这张大碟可谓汇集了90年代初世界流行乐坛所有最为时尚的音乐元素。专辑末尾由《都市心》再次点题了专辑关于城市的概念后将第三篇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讲多错多

    讲多错多

     

紧随其后的《流声掠影》将“都市触觉三部曲”的主要曲目片段整合到一起,三张专辑的精彩乐章如蒙太奇一样掠影而过,最后一曲《再不在乎》则是将这个豪华概念系列的尾声,“午夜似熄灭,红日将紧贴,别了过去是苦是涩,是挫是折,都市触觉业已麻木,自觉再不在乎”。

“都市触觉三部曲”无论从音乐前卫丰富性,主题概念性还是歌者的演唱水准和风格定位上都是华语乐坛当年难得的瑰宝级佳作,林忆莲通过这一系列作品真正奠定了她在粤语乐坛的天后地位,而她的都市时尚情感代言人定位也由此深入人心。

  • 匆匆

    匆匆

     

  • 都市心

    都市心

     

姚骅
姚骅 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那个时代香港的注解

因为《歌手》节目,“林忆莲”的名字又高频率地出现在媒体上,她的很多唱片又被再次聆听。虽然不及后来滚石时期那些歌曲在内地的影响力大,但是《都市触觉》这一系列专辑,奠定了她在香港歌坛的地位,这三张专辑一张比一张犀利,是林忆莲对于粤语歌坛的极大贡献。当然也让很多人开始接触“概念专辑”的含义,就这一点来说就已经是很前卫了:原来专辑里十首歌曲的选择还需要这么花心思。

三张专辑的封面拍摄也花了心思,纽约、马尼拉、威尼斯三地的拍摄,其实也看出了这一系列专辑在各个方面的细节上都下了功夫。许愿、伦永亮、杜自持、林振强、DICK LEE等音乐人的联手,也让这系列专辑中的音乐更为丰富,各种大胆的尝试加之林忆莲性感的声音让听众的耳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现在再看,“都市触觉”不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歌唱及舞台表现力上俱佳的林忆莲,“都市触觉”系列的唱片也是那个时代香港的注解。

  • 不不不

    不不不

     

  • 别再靠紧我

    别再靠紧我

     

  • 为何相爱 为何结束

    为何相爱 为何结束

     

沈巍峰
沈巍峰 歌者盟CEO
推荐指数 12345

值得收藏的美好记忆

又仔细的重温了一遍金典,作为一个80后真的感触良多。不得不说《都市触觉三部曲》可以说是林忆莲演唱生涯中里程碑式的存在,不仅展现了那个年代都市的文化气息、潮流风向,而且也是林忆莲演唱日趋成熟的标志。如果说我们在歌手的舞台上看到的是现在大气成熟、温柔细腻的林忆莲,那么那时的林忆莲则给人时尚活力、动静皆宜的感觉。特别推荐《侧面》、《烧》等这几首脍炙人口的动感歌曲,林忆莲演绎的十分到位。林忆莲的声线细腻有质感,发声位置很不错,比例均衡,对于歌曲情绪的铺陈递进把握的张弛有度,很走心。最后也是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可以在歌手的舞台上看到林忆莲边唱边跳,活力四射的演绎。

  • 烧

     

  • 痴缠

    痴缠

     

SEAN
SEAN 某知名音乐平台主编
推荐指数 12345

都市年代的惊艳声音

沉沉年代感的三张专辑,作品入耳就惊艳,无论是在歌唱技巧,形象以及演绎上来说,都是那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水准。那个年代的香港乐坛的,林忆莲的迅速当红,慢歌快歌都驾驭自如,并具备超前的意识。

回归这三部曲,整体来说,是三个年份的惊艳,无论是开篇还是完结篇,都是非常大胆的尝试。《都市触觉》的第一部曲,非常浓烈的都市情歌,沉迷爱,表现爱与爱中的无奈感,是当年非常流行的表达爱的方法,那个时期非常当红的王杰、叶倩文也印证了这点。这张专辑中《还有》值得一说,李宗盛的曲,与王杰的合唱,林忆莲的清透与王杰的沧桑,让这首歌曲痛感强烈,在接受却害怕还有的感觉。

  • 回家对着你妈妈

    回家对着你妈妈

     

走到《都市触觉》的第二部曲,逃离,情欲,离迷,如果硬要说要给三张专辑排序,这第二部曲,是个人觉得最贴合都市触觉的作品,不多不少,不狂却野。开篇的《依然》,就给这张专辑定位了主题,感同所感。和伦永亮的《此情只待成追忆》,虽然不及《当爱已成往事》,但是在歌词部分,也同样的耐人追味。

说到完结篇,是投入成本与精力最大的一张,大量的西方音乐元素的融入,在商业性上高于前两张专辑,在编曲上也大量的采用了强劲的鼓点与节奏,可以看见最后大招的决心。值得一提的作品也非常多,《微雨扑巴黎》里的歌剧女高音惊鸿一瞥,《倾斜》中的超丰富编曲,《再不在乎》里的孤单与性感力放在现在都是不过时的作品。

  • 依然

    依然

     

  • 逃离钢筋森林

    逃离钢筋森林

     

李嫑嫑
李嫑嫑 知乎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序幕意义的都市三部曲

林忆莲早期的都市触觉三部曲对于处在香港时期的林忆莲来说,是具有历练意义的。90年代的香港对应着大陆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流行音乐的变化趋势也成为亚洲流行文化的重要节点,此时香港的处境恰恰顺应了潮流,前后陆陆续续诞生出如梅艳芳、叶倩文、王靖雯这样的歌坛实力歌手。而她们也无形中代表了香港音乐的市场态度,究竟如何取舍粤语国语的占比?究竟如何为歌手做角色包装?什么样的作品既符合受众口味又适合歌手演唱?这些都成了当时重要的经纪决策。

  • 拥有

    拥有

     

此时的林忆莲还处于黎明前的阶段,更换公司的林忆莲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路线级人设,唱片公司收窄市场直指「都市」二字,为的就是让林忆莲可以融入到都市流行的氛围里,甚至将专辑名称、封面造型、收录曲目等全部为「都市」和「女性」服务。而这种倾尽全力打造都市女性的思路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专辑中的《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无不渗透着浓郁的都市霓虹味,此外林忆莲还与当时的“忧郁王子”王杰合作了《冬季来的女人》,后来的《再不在乎》反而又让林忆莲贴合了“性感熟女”的多面印象,这与都市之前的几张专辑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所以这也看出选唱片公司的重要性,无概念无人设,哪怕你的作品再优秀,可能也无法在众星云集的年代崭露头角。

《都市触觉三部曲》的意义在于它让林忆莲乘上了香港流行的巨轮,凭借天赐的音色与纯熟的声音表现力,林忆莲的歌坛生涯就此拉开序幕。

  • 此情只待成追忆

    此情只待成追忆

     

赵南坊
赵南坊 知名媒体人
推荐指数 12345

“都市触觉”系列的经典在于“诠释力”

《都市触觉》三部曲是林忆莲个人歌手生涯中重要的“巅峰时刻”,正是从这个系列开始,她在歌坛的重要地位基本完整确立。站在现在的角度来审视这三张专辑组成的“概念套装”,这依然具备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用。系列的经典集中体现在“诠释力”。理解这个说法,可以关注三方面。首先,是诠释音乐风格的力量。三张专辑的体量,几乎将林忆莲能够驾驭的风格悉数呈现,情歌、舞曲,甚至是诸多异域风味的风格,都有所涉及。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系列是充满“实验”情结的。虽然涉及面广泛,但最终效果却并不杂乱,若干风格杂糅形成良好的融合感。当然,对于主流歌手而言,这种“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里是克制的。体现在林忆莲身上就是,将歌手本身的特质作为“实验”的基准。时尚、成熟、雅致等等诸多标签都在音乐风格里重点体现。

  • 序幕

    序幕

     

其次,是诠释意识的力量。这个系列的三张专辑在主题方面是存在很强烈的诉求感的。这说的是,专辑试图在进行“时代群像”的描画,《都市触觉Part I》以纽约为大背景,讲述大都市中人们所承受的压力疏离以及挫折。《都市触觉Part II》 以“逃离钢筋森林”为主题,整体风格上趋于自由洒脱,其中传达出都市女性自我解放的讯号。《都市触觉Part III》转而以欧洲为背景,再次关注都市人群的喜乐得失。这个系列的专辑完全可以作为时代记录的物料。三张专辑在传达“思考”以及“意识”的过程里,形成完整闭环。其中既提出问题,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体系化。

  • 你令我性感

    你令我性感

     

最后,是诠释概念的力量。这个系列的专辑重点突出“概念化”,企图诠释的是流行音乐跟时代现实的关联。核心是,流行音乐忠实反应时代现实。关于这个重点,多年后的今天重温专辑时完全可以体验到。真正重要的是,歌手本身进入到“概念”中,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系列里,林忆莲跟“都市”以及“八十年代”形成牢固的关联,这就是“概念化”的成功。对于林忆莲而言,“都市触觉”系列是一场成功的企划。是因为,经过三部曲的夹持,她的歌手形象逐步显著明确。对于流行乐坛而言,“都市触觉”系列则是一堂深刻的教学课程。是因为,这为后辈展示了如何精确打造出“概念专辑”。尤其是在“概念化”成为失传艺术的年代,这显得格外珍贵。

  • 埃及玫瑰

    埃及玫瑰

     

内陆飞鱼
内陆飞鱼 著名乐评人、书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都市女郎林忆莲大变身

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林忆莲在唱红热门国语金曲《爱上一个人不回家的人》之前是什么样子了,实际上“都市女郎”的形象,之前就奠定了,1988年底,林忆莲从原东家CBS转跳到华纳唱片,经过周密策划和定位,原本半熟女的形象,一下子得到飞跃成了御姐,性感、摩登、暧昧,带着一丝神秘感,《都市触觉三部曲》,第一张的先声夺人,第二张的强力推进,第三张巩固实力,粤语填词的迷离,形象塑造的魅惑,流行曲风和时尚电子节拍的巧妙融合,整体荡漾着难以拒绝的诱惑力。一个流行艺人,以三部曲的概念,一下子推出三张专辑专辑,这是罕见的,天后实力从此扎扎实实地形成了。

  • 风笑痴

    风笑痴

     

  • 微雨扑巴黎

    微雨扑巴黎

     

刘子骥
刘子骥 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12345

一场迟到三十年的面基 林忆莲

虽然总有声音在奔走吐槽《歌手》在消费歌手,但某些层面还是要感谢这档节目的存在,因为它给出了一套提示,当林忆莲这样的角色出现时,我们可以自然的找到一个翻旧账、放纵回忆的理由。2017年的《歌手》,为我们找到一个再次捕捉林忆莲的强大借口,《都市触觉》三部曲的档案被调出,温故知新,昨日重现。像一场迟到的约会,再温习这三张唱片,实在不觉要赞美这是一组漂亮、时髦、先锋,足以被收进流行乐历史刻度的命题作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都市感,至今尚未掉线。

三部曲感情层层递进,编曲花样儿丰富,林忆莲颇为故事性的声线加持,全线自带攻击性,同时也有退让妥协,现代人的迷茫、尴尬与挣扎被一轮轮加工,正中红心。耳机被戴上的一瞬,仿佛在眼前被放大,我们从镜头窥视到更多丰富的细节,折射出彼时的精华。共情超越时间概念,虽然迟到了三十年,感谢这样一个契机适时的出现,在我心智健全、阅历丰富之后,去重新认识林忆莲的好,去跨时空感受那个妙不可言的港乐黄金时代。

  • 流声掠影

    流声掠影

     

  • 再不在乎

    再不在乎

     

统筹|孙腾 策划|王琪 责编|王琪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