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的《中国之星》,谭维维以一曲《给你一点颜色》技惊全场。特别是用摇滚与华阴老腔这种快要失传的民间艺术相结合,更让很多年轻歌迷,从中听到了我们民间艺术的魅力。其实,《给你一点颜色》并不是第一首这么干的作品,甚至从中国摇滚祖师爷崔健那一代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就让很多音乐人从一开始,就把摇滚音乐民族化或民族音乐摇滚化,当成了一种己任,并展开各种实践,也留下许多精品。民族与摇滚的结合,其实也是双向的。它既能让传统艺术起死回生,被新的时代和年轻人所接受;同样也给了很多音乐人创作灵感,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写出有中国特色的摇滚乐。

  • 大西北频频出民族摇滚佳作

  • 野孩子乐队

  • 谭维维在《中国之星》里运用的华阴老腔,虽然是民间戏曲和摇滚乐比较新颖的结合,但实际上在陕北大地上,西北民间音乐与摇滚乐的融合却并不新鲜。像郑钧在《路漫漫》和《爱上当》里,就都曾经借用了秦腔的元素,听起来也有着类似于华阴老腔的腔调。其他像“野孩子”、苏阳和“布衣”等组合、乐队及音乐人,除了在音乐里融进西北元素之外,甚至还反过来从西北民歌的源头,融进现代的民谣和摇滚。去年“中国好歌曲”的赵牧阳,也是其中的典范。而崔健在早期如《让我睡个好觉》等作品中,还非常喜欢融入唢呐的元素,这同样是西北民间艺术与摇滚乐的结合。

  • 古筝是最起范儿的民族摇滚乐器

  • 谢天笑

  • 说到崔健,他除了开创中国摇滚乐的一种模式之外,还在很多细节上给予了中国摇滚乐引导。除了创作像《不是我不明白》这样第一首中国摇滚说唱歌曲之外,在《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里,更是破天荒地通过古筝作为引子,来推进整首歌曲的进程,也创造了一种亦古亦今的跨越效果。而弹奏这段古筝的王勇,日后也将古筝与摇滚乐很好的结合,甚至还融入了佛教梵乐等元素。除此之外,谢天笑、许巍、“沼泽”等摇滚艺人,更经常把古筝或古琴,当成一种作品的标准配置,从而有了一种秋风扫落叶式的东方爆裂效果。

  • 地方戏结合摇滚别有韵味

  • 二手玫瑰

  • 二人转作为一种被赵本山运用到小品而传遍全国的戏曲形式,能将它与摇滚乐完美融合的无疑是“二手玫瑰”。甚至除了唱腔和编曲之外,主唱和主创梁龙的整个旋律基调,都已经建立在这种二人转的韵律上。除此之外,像何勇的《钟鼓楼》,以及郝云的大量作品,也通过三弦的介入,以及北京腔调的运用,从而带来北京时调小曲和摇滚乐的结合。同样不能落下的,还有和谭维维一起参加今年《中国之星》的“子曰乐队”,生动语言加幽默的腔调,也让“子曰乐队”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的相声摇滚和皮影戏摇滚,让曲艺也开始摇滚起来。

  • 西藏、新疆和内蒙的民族摇滚

  • 杭盖乐队

  • 中国丰富的地理资源,也让地大物博这一特点很好地体现在音乐元素上。像新疆、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自治区里,就因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从而经常能与摇滚乐碰撞出火花。新疆的“灰狼”艾斯卡尔,参加去年《中国好声音》的帕尔哈提(“酸奶乐队”);内蒙的HAYA乐团、“苍狼乐队”及“杭盖乐队”;西藏的“天杵乐队”和“九眼石乐队”等等,都很好地结合了本民族传统民歌的元素,从而呈现出内地城市摇滚乐队所没有的地理风貌。

  • 大西南的民族摇滚也自成一格

  • 马帮乐队

  • 同样有着很好民歌传统的大西南地区,也不缺优秀的摇滚乐相结合例子。比如云南的“夸父乐队”,广西的“马帮乐队”,就都融合了当地的歌谣。而曾经被称为“北崔健、南王磊”的广州摇滚树大旗歌手王磊,因为来自四川的缘故,还曾经在《夜》里融入了川剧,用四川的顺口溜写成了《四川方言》,同样别具特色。而在郑钧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中,台湾编曲人刘邵希也用佤族歌曲进行了嫁接,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

  • 京剧在戏曲摇滚里最受宠

  • 零点乐队

  • 京剧作为国剧,也是摇滚乐最喜欢结合的内容。像“零点乐队”的《粉墨人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而被认为是将古典与摇滚结合的最好的学院派摇滚音乐人金武林,在他唯一一张专辑里,也曾经用《PM 11:30》这首作品,将摇滚乐和样板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京剧的影响力,甚至也让宝岛台湾的摇滚音乐人,会在一些作品里融入京剧元素,比如赵传的《粉默登场》,就是台湾地区最早的京剧摇滚之一。当然,更不能忘了的是鬼才陈升,他的一首《北京一夜》,成就了一首京剧与流行乐结合的范例式作品。

统筹:孙腾 责编/策划:张稀雅、胡与典 撰稿人: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