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15日,第四季《我是歌手》就将开播,这也预示着2016年度音乐真人秀的收视率之战,又将全新开启。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一直到这几年的《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音乐真人秀已经从草根竞赛的1.0时代,进化成多元概念的2.0时代。而音乐这个消费品,也从原来的唱片柜,移到了电视屏幕。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音乐真人秀都已经在中国走过12年的历史,而它对音乐行业的渗透和转变,更已经成了既成事实。

  • 虽然2005年的那届《超级女声》,将国内的音乐真人秀,提升到一个全民关注程度的同时,但音乐真人秀对于传统音乐公司来讲,却始终被定义成一个搅局者、甚至是破坏者的角色。有一段时间,音乐真人秀更被传统音乐人和音乐媒体,批得体无完肤,认为它破坏了传统音乐产业的审美和价值体系。

  • 05届《超级女声》前三强现照

  • 但十年后再看音乐真人秀,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已经成了音乐行业的救命稻草。毕竟,它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通告平台,而且因为电视收视的普及率关系,比以前唱片公司在地方落地后,靠电台和平媒的通告,管用的多。而黄绮珊、邓紫棋这样的成功例子,这也完全打破了以前唱片公司的宣传体系。

    事实上,现在有许多歌手参加音乐真人秀节目,就是看中平台的宣传属性,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拿冠军,但就是为了去节目混个脸熟,方便推销一下自己的演唱会和唱片。和最早参加音乐真人秀,就是冲着冠军去的目的,早就不一样了。

  • 另一方面,音乐真人秀给予歌手、音乐人、乐手,以及包括录音师在内的相关产业人员,以良好的就业机会。在十几年前,由于没有办法从版税中得到收入,唱片公司其实已经因为只付出没回报,所以几近断粮的阶段。这种恶性循环,也影响到乐手等群体,使得工作机会和报酬都相应减低。甚至除了演唱会,很多歌手已经很难找到靠音乐生存的方式。

    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却让和音乐有关的人,成了香饽饽。大有大做、小有小为,一时间很多音乐人也将工作地点,由录音棚换到了各大卫视的节目录制现场。比如现在已经成了各大音乐真人秀节目音乐总监的梁翘柏,就是因为音乐真人秀节目,而拓展了自己的知名度,并且达到极高的曝光率,这和在唱片时代的他,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 如果说2004年的《超级女声》,是音乐真人秀的1.0时代的话,那么以2013年的《我是歌手》为代表,无疑是让音乐真人秀带入了2.0时代。即选秀不再是草根的专利,而音乐选秀也从单一的比赛,向着更为多元的主题概念升级。

  • 综艺节目上的老将

  • 而音乐真人秀2.0时代的到来,无疑促成了许多老将的复出。如沙宝亮、林志炫、孙楠、韩红、韩磊、罗中旭、陈洁仪、齐秦等等歌手,就终于有了重回舞台和大众视线的机会。而原本,这些歌手或者只出现在晚会,或者已经多年没有音讯,由于缺少有力的新作品,也没有适合的话题点,这些老歌手,甚至很多已经活在了经典的记忆里,但却因为音乐真人秀的平台,让他们可以重回一线。

    像陈洁仪和罗中旭等消失许久的歌手,更是通过音乐真人秀开启了自己的回归之旅。而韩磊这种类型的歌手,也通过音乐真人秀,在更年轻的受众群体,增加了存在感和关注度。

  • 曾几何时,音乐真人秀上出现的歌曲,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欧美、港台和大陆的主流金曲。但因为这些金曲的重复率很高,也让观众慢慢开始有些审美疲劳,这也使得有些歌手,为了寻找新鲜感,开始另辟蹊径,独立音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看上了。

  • 2013年《快乐男生》左立

  • 2013年,左立因为在《快乐男声》上翻唱了宋冬野的《董小姐》,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宋冬野和这首作品。而同一年,Gala乐队的《追梦赤子心》,也被选为《快乐男声》的主题曲,更推出了十强选手的翻唱版本。还是在这一年,左立除了翻唱《董小姐》之外,也翻唱了赵雷的《南方姑娘》,同样让这首歌曲更为人所知。

  • 2015年《中国之星》痛仰乐队首登荧幕

  • 从此后,独立音乐在音乐真人秀前进的脚步就一发而不可收。像前两季的《中国好歌曲》,就出现了莫西子诗、赵牧阳、马条、赵照、赵雷、刘相松、李夏等等以往活跃在独立音乐圈的歌手。而今年的《中国之星》节目,同样出现了“子曰”、“痛仰”等等独立摇滚乐队,以及像杨乐这样被埋没多年的民谣诗人。与此同时,以追溯中国民谣姿态,一路走到最后并夺得今年“中国好声音”冠军的张磊,同样推荐了不少的独立民谣。这些独立音乐人对于节目的渗透,除了拓宽节目的音乐视野,也让独立音乐有了更好的全民普及。

  • 这几年的音乐真人秀,真正的收视保障,其实并不是像孙楠这样的老面孔和实力派,而是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处女地”,一种是“神秘人”。

  • 《中国之星》第一季推荐人

  • 《中国好声音》第4季导师阵容

  •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些人,尤其是节目的收视率保障,那就是“神秘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黄绮珊和邓紫棋。这两位歌手,都是此前拥有一定实力,但却怎么折腾都没有什么名气。而音乐真人秀平台,则给了她们全面展示的机会,因为唱功上的突出,也让她们在节目中显得特别突出,并在巨大的反差下一夜成名。其他像赵牧阳参加《中国好歌曲》,“痛仰”参加《中国之星》,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你觉得他们不可能参加音乐真人秀,但却又出现了,这种神秘很快就会带来刺激和话题。

  • “神秘人”邓紫棋、黄绮珊

  • 现在来看当年的《超级女声》,其实就像是一个更草根、更娱乐化的“青歌赛”或“孔雀杯”,但这几年的音乐真人秀,除了像《中国好声音》还在坚持草根选秀之外,其它的音乐真人秀,则纷纷打起了概念牌,以主题的新颖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像《蒙面歌王》的猜歌手是谁,《隐藏的歌手》的比谁模仿的像,《最美和声》的主打歌曲和声概念,《全能星战》的考验歌手全能性,《中国好歌曲》的强调歌曲原创,以及《诗歌之王》设置的诗人和音乐人组合PK等等,就把音乐真人秀推向了比谁概念更新颖的时代。

  • 《最美和声》

  • 2015年《全能星战》

  • 音乐真人秀终究是电视节目属性,所以它是为电视收视率服务,而没有义务承担乐坛的兴衰之责。一味贬低音乐真人秀节目,固然是一种偏见,但一味依赖音乐真人秀节目,同样会出现很多弊端。

    而这几年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最大的弊端就是翻唱成风,以及为改编而改编。由于音乐从业人员把精力都放到选秀节目,也使得原本音乐行业的生态,出现了某些层面的真空。尤其是音乐人开始侧重于选秀事业,难免会影响作品的创作,以及原创的质量。而翻唱之风的盛行,更挤压了原创作品的生存空间。毕竟,那些经典的歌曲,更容易取悦观众,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翻唱的盛行,加上为了电视呈现的效果,也使得编曲成了目前音乐真人秀节目在音乐上的主导方向。虽然有些改编,确实突破了原作,甚至还有部分有超越的品质,但这却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个总的趋势,就是为改编而改编。一定要在作品里多加各种音乐元素,一定要在编曲上用足弦乐和各种冷门乐器,一定要让改编和原作不一样。这也使得很多翻唱的编曲,显得特别拧巴和别扭,虽然满足了舞台效果,但却毫无音乐价值可言。

统筹:孙腾 策划/编辑:吴冰芬 撰稿人: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