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张敬轩分类。新EP专辑之前,他属于标准的“探路型”歌手,即系统全面掌控创作细节,全权负责个人艺术打造流程,由此彰显出立体全能表现。对于唱作歌手而言,探路型属于理想型,但也存在缺憾,那就是容易陷入个人思维的“偏执”,而忽略其它可能性。《Vibes》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张敬轩从“探路”转型到“导航”的初步尝试。后者说的是,在创作中依赖直觉和本能,寻找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力图奉献出丰富多彩的效果。《Vibes》正是众人参与献计而锻炼出的精良作品,其中每首歌曲都闪耀着出众才华和水准制作的光芒。简单说就是,这张专辑完全能够随意碾压当下乐坛大多数同类。这集中得益于张敬轩的个人魅力,必须承认,在音乐造诣方面,他是绝对的天才。新EP专辑具体展示出歌手的天才,这说的是,歌曲成为个人“挥霍”才华的主场,变换风格,随意跨界,几乎每处细节都能品味出这位未来大师级人物的超群实力。此番,转型“导航”更加有利于实战演练,跟不同人士合作,碰撞出若干精彩火花,驾驭诠释出自同行之手的作品,分分钟烙下张氏印记。虽然是众人合作,但整体效果上,《Vibes》突显出张敬轩独自闪光,此人有种粤语流行乐之光的风采。
你救哪一个
张敬轩
就目前港乐的环境来讲,《Vibes》确实是一张可以看到心思的专辑,虽然从大格局来讲,它在音乐上的不确定性和芜杂,会让唱片失去重点.但看看《Vibes》算上隐藏曲目《你救哪一个》,以及《罗宾》的另外一个版本,也就不过区区六首曲目时,就真不好用传统专辑的高标准,来要求这么一张比专辑小、比EP大的专辑了。
《Vibes》里有一些突破的尝试,主打曲《罗宾》甚至成了整张专辑热度的支点。虽然黄伟文的歌词,与张敬轩的性格气质,还是有点违和感,但音乐整体的复古感和轻快的节奏,即使不是最适合张敬轩的,也确实听起来赏心悦耳,拥有足够的记忆点。《Make Me Proud》采取了时尚的EDM编曲模式,节奏、音色和人声的录音方式,都是国际标配的运用。而歌词却又紧贴当下,鬼马风趣但真实的填词风格,颇有当年许冠杰那些市井小调的影子,只可惜陈咏谦却没有在编排、用词和寓意上更进一步,整体过于平淡了。
专辑同样不缺《风起了》和《不同班同学》这样的慢歌。而在这两首歌里,也依然可以听到八十年代港乐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张敬轩喜欢的陈百强的那种唱腔气质,在这个环节,经过日积月累,张敬轩已经于处理的把握上,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高度。这种新与旧同步的做法,虽然看似没有新意,但既能听到歌手的特长,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搞搞新意思,也确实不能对《Vibes》下手太狠了。
罗宾
张敬轩
对于张敬轩一直还停留在十年前《断点》式的苦情歌认识中;此次的新专辑《Vibes》可谓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全新的风格更具时代性。专辑歌曲不多,但首首经典,可见轩仔对于音乐的执着和用心。主打歌《罗宾》十分玩味、有趣;强劲的节奏配上鬼马的歌词,歌颂着身边那个不计回报,默默付出的“罗宾”;而轩仔那种连说带唱的演绎方式,也使得歌曲更具画面感和戏剧性。个人觉得轩仔其实更适合这样的曲风;更能彰显他的声音特质。张敬轩的音色很温暖,发声比例非常均衡;不过对于第二代男歌手的硬伤,发声点不够清晰,以及力量上的缺失也是十分遗憾。对于有同样困惑的声乐爱好者们,不妨多练习气泡音,体会声带工作起点的位置吧。
不同班同学
张敬轩
许多人对这张EP并不买单,有点sad,港乐的尴尬已不只一两天,大抵是物以稀为贵吧,不自觉的还是循环了几天。《不同班同学》《你救哪一个》歌词都出自Wyman,前者有剧情,后者有画面,我杯茶。另一首俏皮的《罗宾》也几可爱,这种人设歌有点穿越,会联想到谢安琪《神奇女侠的退休生活》,不flop,有点意思。虽然《Vibes》谈不上记忆点或者惊艳,但依然值得过耳、循环,不经意间察觉出几分共鸣。当然,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有听头的张敬轩。无论怎样,在干巴巴的宽松时代,粤语歌且听且珍惜吧。
风起了
张敬轩
我们都知道张敬轩同学是一位唱功不错的好同学,他有着老一辈香港实力歌手对歌曲细节丝丝入扣的演绎和对感情近乎完美的把控,丝滑的假音,优雅的中音,自然无压迫感的高音,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绝对是上天赐予他的最好礼物。但无奈的是,虽然身为粤语地区家喻户晓的优质歌者,但他在国语市场一直未能大红大紫,甚至很多人对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断点》和《过云雨》时期。
这张新EP里,小轩也未能免俗的追随乐坛大环境尝试起EDM来,可惜这首花重金打造的《Make Me Proud》曲风和他的声音是如此不搭,部分咬字甚至听起来有点欧巴桑的味道,着实令人尴尬;另一首Remix版的《罗宾》比前者稍好,但整体感觉依然是八字不合,张敬轩的声音和律动感驾驭起电音舞曲并无任何亮点,甚至把他原本的嗓音优势通通磨灭掉。
倒是专辑里几首传统抒情歌一贯的优质,虽然黄伟文包揽了大多数歌词,但专辑中最令人动容的《风起了》反而出自他人之手。另一首比较有hit相的抒情歌《不同班同学》如穿越时空隧道,与曾经的自己隔空对话,视角很别致,不禁让人心生感慨。《Vibes》和小轩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并不是一张完美的唱片,尤其是几首EDM,和歌手本人气质相去甚远,但正如歌中所唱“为时未晚,命数未有定数,还看造化”,是金子终归是要发光的。
罗宾
张敬轩
张敬轩的EP《Vibes》其实不如不出,他来英皇后,还没出过一张扛得住的专辑,这张小迷你,算是简单凑数吧,并不太好听,只有《罗宾》还能听。在粤语歌坛一片江河日下,出片人屈指可数的时候,张敬轩这张不如不出,不如把精力和力气花在收歌上面,慢工细活,出一张让大家耳目一新的专辑,而不是零敲碎打地玩这种半吊子EP,如果出片是为了存在感,为了给歌迷献礼,那么更要慎重,《Vibes》还是留下挺大的遗憾。
我一直认为,张敬轩在如今港乐的地位,是可以用“领军人物”描述的。相信大家初识轩仔,大部分还是从《断点》开始的,那个深情、用心、略带哭腔的大男孩和你分享他恋爱的故事,现在,那个男孩长成了男人,EP《Vibes》第一首歌曲《罗宾》似乎描述了他一直以来的状态。
从编曲上看,《罗宾》整体顺畅平滑,一气呵成;黄伟文毕竟是题词大家,粤语韵角灵性尽显,为歌曲增色不少。张敬轩的演唱也十分有代入感,英雄固然值得称颂,但一直在英雄身边默默守护的人也理应得到关注。这好像在说张敬轩和音乐的关系,音乐像英雄,张敬轩像罗宾,轩仔一直在音乐身边默默守候,宠爱着大家的耳朵,但是,音乐身边的轩仔,也值得大家的关注,他一直在默默耕耘着,用他认为对的方式在唱歌。
还要安利EP里的一首歌,就是《你救哪一个》,这是轩仔最擅长的曲风:粤语抒情小清新,唱商极高的轩仔把歌曲拆分成每个字,赋予每个字感情,然后拼合在一起唱给你听,字字有神韵,句句有感情,这是不仅是唱功上的绝学,更多的是心中有动人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罗宾》已经是几月前的事了,由于黄伟文的加入使得在歌曲的文字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平面扩展,这样的好处可以便于听众更好地消化语义背后的辛酸与曲折。而编曲部分也起到了很大的风格装饰作用,原本这首歌可以编得“黑色幽默”一些,但是编曲老师并没有遵循传统路线,而是以一种港式市井的视角去拆解这些场景,让每个桥段都变得真实之余又充满了戏剧性,很值得玩味。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歌作曲和编曲一栏中的「Cleanup Hitter」并不是人名,而是以代号的形式被罗列在名单中,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国外独立音乐中也可以见到,只是《罗宾》选择这样的方式隐去编曲和作曲姓名,却恰恰与《罗宾》的歌曲精神相互呼应,间接地传达了每一位音乐蚂蚁都不应被忽视的观念。
粤语金曲是90年代经济爆发的时代印记,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些曲调,伴随着两代人的成长和成功。歌曲中的励志和爱情也指引着青年人的音乐方向,从而成长为今日中国乐坛的中流砥柱。张敬轩传承了那个年代的音乐气质,纯美深情,不骄不躁,娓娓道来。他在细节处理上虽然使用了更为时尚的方式,但闭起眼睛总会看到一幅幅微微泛黄的画面展现,倍感亲切。他歌曲中清晰的发音吐字、叙事性的歌词结构无不是对港台音乐传统的完美诠释。
原本以为加入英皇后的张敬轩会展现出一种新的面貌,结果除了《Morph》算是实打实的创作专辑外,之后的专辑只能算是EP,而这张《Vibes》也是如此,着实还是有些让人失望的。专辑取名《Vibes》寓意着能够在他的歌中寻找着大家一起的共鸣。只是除去《罗宾》的2个版本以及翻唱的《你救哪一个》外,这张EP只有四首歌曲,太过于单薄与松散,实在也是难以有强有力的凝聚力、说服力去寻找这份共鸣感。《罗宾》和《不同班同学》的词皆出自于黄伟文之手,一个偏向于友情,一个则是人生。两个版本的《罗宾》,还是有了欧阳靖更加显得带劲些。合唱版本不仅更快节奏,再加上电音,以及欧阳靖的怪音feat,也让这首歌显得更加活泼。让这份对于你身边隐形的罗宾说的感谢,变得不那么矫情,当然如果你想要矫情一下,独唱版的还是可以表达的。而《不同班同学》则带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不同的时代的人对于事情的不同态度其实也正是我们所一一走过的阶段。《风起了》算是专辑中最抒情的歌曲。逝去的恋情只能成为追忆,对于这份感情的哀伤,用着不留痕迹的悲伤情绪去演绎,却在转音中被识破,虽然编曲显得中规中矩却也算是能勾起你的共鸣感。
作为80级的我,最开始听的张敬轩的是《断点》,哎,谁没听过《断点》。不喜欢大流行的鄙人,那个时候也都会哼两句。总觉得张敬轩和黄耀明好像,只是少了一点妖气。这个时代,各项85分的同学,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歌手,所以他优秀,但是他不够凌厉到大红大紫,又是一位唱粤语多过国语的歌手,在港乐式微的环境下,他如此坚持,倒也算不疾不徐的心态好。
黄伟文的词,辛辣的会让人流泪,于是张敬轩的《不同班同学》好听到让我想哭,毕竟粤语词实在听来太值得玩味,而旋律亦够似有还无的煽情,今后可得做未来新人的榜样,还看今日造化,雄心已逝,全凭命的安排亦是幸福到无奈,。可是另外一首黄伟文的《罗宾》,看惯张敬轩深情咬字的唱情歌,实在觉得他不够洒脱不羁到可以驾驭《罗宾》,虽然这首歌做的层次丰满,用了声音采样,张敬轩的唱功也实在了得,却总有棋差一招的悬挂感。《风起了》这种励志、鸡血满满的歌,不想过多赘言,30岁年纪上下的人,每天的呼吸、活着,都不是在靠着梦想来催发了,成人世界的另一套准则就是,当风停了,我们仍然会惯性运动,虽然不见得多积极,但也不会就那样随随意意的停摆。所以《风起了》是首好听的歌,但个人无感。
整张专辑的亮点就在《罗宾》这首歌,不错的立意还有鬼马的风格,黄伟文的这首作品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预想着整张专辑是否会沿着这首歌展开,渐渐地为听者打开一扇有趣的门,但接下来的几首歌却让人失望:张敬轩的慢歌总是处在一种很中庸的状态,看似四平八稳却让人听完后很难有记忆点,是选歌出了问题还是……?这样拼凑痕迹很重的EP是否可以缓一缓出?多沉淀一下,拿出一张质量稍高一点的完整专辑。否则,谈何vibes(共鸣)?
张敬轩不是那种充满凌乱噱头光芒四射型的歌手,但在如今这种选秀满天飞、神曲遍大街的时代,他还能像最初那样不断尝试前行,已经做到了一名歌手的本分。
据说在新唱片中,张敬轩更多地尝试了自己控制和主导,他不但监制了自己的演绎,也对选择注入了更多的个人主张。张敬轩以退为进,从五颜六色的舞台上明星变成了一个专注创作的歌手。《罗宾》的即兴和狂欢式抵达情感深处;《风起了》虽然不是经典的粤语金曲范式和体量,但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让人瞬间回不过神儿来,这竟然是一首以小见长的土生土长粤语歌曲;《不同班同学》自成一体的命运感叹,既让有心者会心一动,也让那些不明所以的人可以瞬间陷入沉静……也许张敬轩不用去标榜那些标签,他只需做好自己的音乐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自己和表达意愿。不管是主张,还是意气用事,再还是对命运不屈服,都交给音乐去完成,难道不正应该是艺术家所做的吗?
现今的唱片市场,人人都在迎合大陆主流消费,不太有人愿意弄一张在卖点上减分的纯粤语专辑,在好听和好卖之间,张敬轩毅然选择了前者。这张EP收录了六首歌,歌曲在节奏、旋律、概念、歌词之间很好的将他纤细的声线迸发出另一种惊人的柔情。因而当《罗宾》一出场,充满电影画面的场景编配,诙谐的作词,鬼蓄又精怪,再次证实了他对多种曲风拿捏自如的大气风范。《Make Me Proud》里欢快的旋律则勾勒出异想天开的画面。一首抒情曲《风起了》改编于倪力的《Marjoice》,循环久了很有宫崎骏大师之作《风起了》里那种意犹未尽的深意。另一首翻唱曲目来自于梁咏琪《你救哪一个》,说是翻唱,其实一方面展示了他对粤语歌曲的喜爱,另一方面从年龄上而言36岁的张敬轩,他的学生时代势必少不了GIGI女神的歌,所以听来更有致敬前辈的想法。
最喜欢的一首是《不同班同学》。黄伟文的词,无论从语句隐藏的含义里还是字面上传递的情感里,如那首为陈奕迅作词的《1874》有着几分神似。前者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使命,唯独努力才能让后时代的人刮目相看,而后者有一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感慨。同样运用了时间作为线索,分别讲述了友情和爱情里令人追忆的青春话题,并为听众埋下联想的伏笔,可见两首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说黄伟文精雕细琢的歌词,蕴含的深意非常适合用粤语来演绎,而张敬轩细腻抒情的嗓音又为《不同班同学》增添了几分耐人寻味的色彩。
格莱美民谣团Mumford & Sons 每首歌都充满了画面感
第345期 2018-11-16
Muse:谁说摇滚不能「电」?
第344期 2018-11-09
能打的宫阁 惊艳无须废话
第343期 2018-10-30
高产梦龙 劳模担当
第342期 2018-11-09
空集姐太优秀,容易引起极度舒适
第341期 2018-10-19
统筹:孙腾 策划:王琪 责编:王琪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