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凶手”,让记忆复活

今年的情人节电影强档,无疑属于《谋杀似水年华》这部片子。尤其是和以前情人节档期的电影,只谈爱情有些不同。《谋杀似水年华》可以说是集悬疑、推理、爱情、文艺、音乐为一体的片子,再加上杨颖这样的一线女星主演,更是多元素集合的典型之作。而这部电影除了电影本身的精彩之外,电影音乐更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将于2016年情人节上映的《谋杀似水年华》,有着一个看似非常矛盾的名字,毕竟在大部分人的思维逻辑里,都会有一个疑问,似水年华怎么可以谋杀呢?而从老炮儿的影迷的角度,这个名字也会让他们的类型划分,产生了一定的迷惘。谋杀无疑是悬疑推理类才会用的片名,而似水年华则又那么文艺,但这两种类型似乎从常理上来讲,又显得不太搭界。

事实上,《谋杀似水年华》就是一部悬疑中有着文艺情结,文艺情结里又暗藏推理线条的电影。而这部电影的创作搭档也很有意思,电影剧本的创作来自于中国第一悬疑作家蔡骏,电影的导演陈果,则又是以《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和《榴莲飘飘》等片闻名的香港导演,而他最擅长的风格,恰恰就是有着人文深度的文艺片。也可以说,《谋杀似水年华》里的“谋杀”由蔡骏掌控,而“似水年华”的梳理,当然就是陈果的强项。

《谋杀似水年华》讲的是都市白领田小麦(Angelababy饰演),在即将与未婚夫盛赞(张超饰演)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却遭遇了父因公殉职的事件。而田小麦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因为无意间发现探案笔记,也由此陷入了一桩十几年前未结的凶杀悬案。故事也从田小麦从“魔女区”网店寻找自己的初恋开始讲起……

和之前在音乐上广受好评的《港囧》类似,《谋杀似水年华》因为镜头与情节切入了“似水年华”这个背景,也由此让音乐来进行定位。既然是田小麦回到十几年前的初恋时代,那么就肯定不能用李荣浩、“好妹妹”的作品,那样的话,《谋杀似水年华》就成了未卜先知的科幻片了。

一首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不仅让田小麦的记忆变得明确和清晰,事实上也让更多的影迷,通过音乐这个极具时代性的艺术形式,一起进入电影的世界,同时也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初恋岁月。那个高亢的男声,那种一览无遗的青春,终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有着悬疑这个极其吊人胃口的主线,但小麦和秋收的初恋,同样在《谋杀似水年华》这部电影里,以另一种方式展开。十几年前的爱情,还不是那么功利与世故,还比较多纯粹与浪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情,一个时代的爱情也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情歌,所以当梅艳芳的《亲密爱人》、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的旋律响起时,配合田小麦和秋收那段浪漫的初恋,真是极为登对和般配。

除此之外,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和陈百强的《一生何求》,也同样是上世纪港乐的经典。而上世纪的港乐,可不是现在的港乐,其受众更多集中在香港本地和两广的粤语辐射区。曾经的港乐,可是京上广、全中国歌迷都喜闻乐听的音乐,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梅艳芳、吕方、张学友、“达明一派”、叶倩文等等歌手的作品,即使是大部分听不懂粤语的歌迷,都会跟着旋律拗口的唱出粤语发音来。

而《谋杀似水年华》里还出现了Beyond的《海阔天空》这首歌曲。因为这几年选秀节目的翻唱,也让这首黄家驹的遗作,被更多人所知。但现在很多时候,人们能够听到的只是黄家强、黄贯中,以及一些参加选秀的歌手,重新演绎的版本。这一次通过《谋杀似水年华》的岁月年华线,也能够让人重新回味黄家驹原唱的经典。你的被岁月谋杀的年华,也会随着这首歌的旋律,随记忆一起重新复活。

和现在许多量身定造的电影音乐不一样,《谋杀似水年华》采取的是借用歌曲,从而用经典歌曲对人们的印象,从而让电影情节所涉及到的回忆部分,产生更强烈和清晰的感觉。

而在《谋杀似水年华》中,邓丽君、张国荣和陈百强等人的歌曲,也确实起到了另一支镜头的作用。尤其是这支音乐镜头,起到的是摄像镜头完全无法达到的作用。比如田小麦回到过去时,这支音乐镜头就像是剧中复古的家具和场景一样,完全提供给人一种置身往事的感觉,而音乐镜头的听觉功能,甚至不用视觉感触,就能达到这种效果。让人在经典的旋律中,想到了很多回忆的画面、初恋的青涩、往事的甘甜。

除此之外,Twins组合演唱的主题曲《天天夜夜》,则又以新歌的角度,勾勒出往事与现实的连线。而Twins本身给予人的青涩少女情怀记忆,也非常符合片中主角田小麦的气质形象,让更多80后的主力影迷,尤其找到情感的触发点。

我来说两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