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顾名思义,时下听众最多、受众群最广的歌曲都可以称为流行。内容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且结构相对短小的特点,使它们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及商业价值,从而被广大听众喜爱而传唱。所以一首歌曲是否属于流行,取决于市场而非音乐本身。
随着时间的变迁,爵士、摇滚、R&B以及如今的电子,都曾在欧美流行乐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反映出听众对音乐诉求的变化。因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性,笔者将着重介绍几种很难归类于其他流派的风格,而其他流派的流行部分,可以移步其他内容来了解。
舞曲流行(Dance-pop)是一种起源于1980年代早期的流行音乐。因其强烈的节拍以及简单的歌曲结构,听者极易跟随歌曲不自觉的舞动。而朗朗上口的旋律也大大提升其流行度。
舞曲流行一般会借鉴其它音乐流派,尤其容易受到主流流行音乐的影响,所以除了属于Disco的动次打次以外,你还能从舞曲流行音乐中听到其他不同风格的元素。例如:你能在《Billie Jean》中听到Funk;饱含House元素的《Vogue》。而如今的舞曲流行,已被电子音乐占据了半壁江山,如《Poker Face》、《Firework》、《What Do You Mean》,均加入了当年比较流行的电子元素。
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而唱腔大气的成人时代曾在欧美乐坛掀起一阵风潮。而这种流派可以说是很多中国欧美歌迷入坑的敲门砖之一。
成人时代的旋律总是能很快使听众进入状态,但是它总是无可非议的被用作背景音乐;许多批评家指责它只是一种音乐墙纸、一种过分的平静,或者是一种伤感的液体,但是它并没有阻碍其发展成为80年代的主要流行电台音乐形式。
人声合唱团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而它还有个美丽的意大利语名字,阿卡贝拉(A Capella)。
现今的A Cappella,已不单单指某一类型的歌曲,而是泛指一种演唱形式、一种以人声为乐器的编奏法;它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从单纯三四声部的合唱,演变到多人重唱,再演变到模拟乐器或大自然等声音,仅仅人声,已经可以创造出类似管弦乐或流行乐曲的丰富效果。
独立流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除了几大厂牌以外,有一批影响力微弱的小公司在按照自己的理念推行音乐,但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地下音乐那么前卫难以接受,便形成了一种来自地下的流行音乐,统称独立流行。
相较于主流流行音乐来说,独立流行形式并无太多区别,但是在听觉上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是追求优美和谐的旋律却永远能给听众带来新鲜感。而音乐所折射的正是音乐人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以及真实的生活感受。
统筹:孙腾 责编: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