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古典音乐公众号,微信号:enjoyGUDIAN,作者:莫敏妮
今年是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逝世200周年。很多人喜爱这位英国女作家,如果没有她的《傲慢与偏见》,我们简直不想学英语了。简年轻之际家境中落,父亲是牧师,对她说,世上最屈辱之事便是贫穷。简努力写作,艰辛挣扎。她认识一个家境优越的男子,双方都有意愿,可是阶层不同,对方家长嫌她出身,对她说:“你写作?写完之后有什么用?”简也不想拖累别人,这段感情最终不了了之。200年前,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展现让女儿攀上一门有钱人的思想,其实,在今天仍然普遍存在,阶层从没有消失。
简·奥斯丁用细鹅毛笔沾着墨水在一张张纸片上轻笔疾书,用她幽默反讽风格的文字,写出了六部长篇小说,诞生了英国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百科全书。她所在的摄政时期前期,外界已经天翻地覆,革命如火如荼,然而平静的乡村依然平静,女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做着寻觅如意郎君的美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一年有10000英镑收入的达西先生与小乡绅的女儿伊丽莎白小姐两颗心若隐若现,距离时远时近,达西焦虑万状也好,搔首踟蹰也罢,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他们一系列漫长的误会,也让我们为之捏一把汗。好在,愤怒的敌意让位于不可抗拒的吸引,小说人物都能如愿以偿地圆满结局,简是女性,舍不得以悲剧结局啊!
看《傲慢与偏见》肯定会被十八世纪末英国乡村舞会所吸引。简擅长在“二寸象牙”上细细刻画摄政时期英国各阶层的生活细节,一场一场的舞会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景。事实上,舞蹈中的一个旋转,一个矜持或暧昧的眼神或动作都可能影响到以后的婚姻关系,小说里的每一个细节也都无形地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当时年轻人之间的接触是被严格控制的,但有这样一个地方,调情,亲密动作和肢体接触是被允许的,甚至被鼓励的,那就是舞会。在舞会上,可以邂逅一段曼妙时光,享受63道名菜甜品的款待,更重要的是可以知晓很多八卦与秘密。
英国乡村舞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时代,进入古典时期的19世纪初英国摄政时期,英国乡村舞风靡欧洲。1684年巴洛克时期,太阳王路易十四派宫廷舞蹈师洛兰,去英国学习舞蹈。洛兰记录了15种英国乡村舞,取名为《献给国王的对舞》献给路易十四。相对于法国宫廷舞蹈的精致和繁复,英国乡村舞蹈欢快活泼,深受法国人喜欢,并和法国宫廷舞蹈结合成一种巴洛克式的宫廷舞蹈。在英国,从文艺复兴时起一直到摄政时代,每个舞者心中都有一个舞蹈格言:舞蹈反映一个人心灵的品质。这体现了舞蹈是文明社会的一项优雅的成就。
《傲慢与偏见》中,第一次舞会是一场公共舞会,达西被介绍给伊丽莎白,主人让达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吧,可达西因为听到伊丽莎白母亲本奈特太太的庸俗言语,就直接拒绝了,这傲慢无礼的举动由此落下不易解开的梁子。两人更为关键的发展是宾利家的私人舞会——尼日斐庄园舞会。伊丽莎白与笨拙的牧师,要继承她们本奈特家财产的表哥柯林斯(财产继承问题在英国历史中非常复杂,本奈特家属于“财产限定继承”)跳了开头两支舞蹈,虽然不情愿,但她不得不跳,因为舞会有礼仪约束,女性要在舞会上体现出淑女的矜持与高贵,男士要表现出骑士的潇洒与风度,如果你拒绝了开头的邀舞,那么就不能跳剩下的舞蹈了。
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对对男女排队成列,我们似乎听见舞会的管弦奏乐,还有精美的蕾丝,摄政时期流行的“帝政样式”裙子,这些都让我们赞叹不已。由于拿破仑赞赏简洁自然的古希腊服装风格,于是高腰直身的复古样式流行起来。在《战争与和平》剧照里,俄罗斯贵族小姐们就穿着这些样式的裙子在舞会上惊艳一时的。当然,小说中的笔墨全部聚焦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就算他们身处撒哈拉沙漠中也算不上什么了,外间事物一下子全部黯然失色,这种情况下,一见钟情很容易发生。
2005年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男女主角第一次共舞,伊丽莎白头上点缀着满天星般的珍珠头饰美丽非常,达西也终于尽显绅士风度,这时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还是明显的因为误会而带有偏见。背景音乐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这首“A Postcard to Henry Purcell”高贵典雅优美,第一次听时,直觉就告诉我,这首作品不是电影原创,因为当代音乐难以如此纯净,更应该是巴洛克时期风格。有心探究,没想到还真是巴洛克早期英国著名作曲家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作品,他音乐中的纯净在歌剧《狄多和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中见识过,特别那首“当我长眠大地”感动无数人。而这首曲子是亨利·普赛尔为一出叫《阿布德拉扎尔》(Abdelazar)的戏剧写配乐的创作,电影中只是稍微改编了一下这首作品。英国音乐家虽难能跟德奥与俄罗斯音乐家抗衡,但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Abdelazar”的配乐其实是很有名的,它不只一次被名家改编引用。
1995版BBC六集《傲慢与偏见》是挺喜欢的版本,得益于有充分的时间从容地回复原著中的场景与故事情节。雅致的英国乡村镜头,每一帧都像油画一样美丽。英国人对乡村和大自然的热爱,源自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作为权势阶层,通过庞大的乡村地产对国家进行控制。英国乡村元素的雅致,直接让我们记起那句:住要住在英国乡村。田园牧歌,山峦重障,蓝天白云,云雀高飞,无数的野花野草在起伏连绵的广袤乡村里自由伸展,淑女们在花园中嬉戏,在下午茶的滋润下阅读、散步。
其中的几首舞曲,比如伊丽莎白和达西跳的“Mr.beveridge’s Maggot”和伊丽莎白和威克·汉姆跳的“Grimstock”其实都是17世纪英国作曲家约翰·普雷弗德(John Playford)从民间整理的作品。 当然,小说中提及了不少舞蹈,比如野人舞,就是达西先生说的,任何人都会跳的舞,还有卡洛琳·李女士的华尔兹,民谣舞以及带艳俗故事的布朗热等等,这些舞蹈烘托着舞会,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据说简·奥斯丁的胞妹卡桑德拉曾为其画像,画中人嘴唇轻抿,表情严肃干练,给人感觉是霸气侧漏,这应该是比较真实的简,起码有几分神似吧,因为那时的女子绘画才能不差。南普敦大学的档案室里有奥斯丁家族的乐谱。研究发现,奥斯丁抄写过活页乐谱,这一点也不奇怪,当时的淑女多才多艺,更何况敏锐的奥斯丁。她的钢琴曲谱隐藏的线索,指引我们发现,当她在写尼日斐舞会场景时脑海可能浮现的旋律。更加可爱的是,我们在跟她笔迹非常接近的乐谱上,有她无聊之际在乐谱边缘画的女性头像,她就像我们少女时代,大多干过这样的事。
看到一梗,某美国大学的英语教授与研究生聚会时经常会问:“《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向伊丽莎白第一次求婚的房间,你们关于其中的家具摆设知道多少?”正确答案是:“一无所知。”Norton Critical Edition里有一篇文章谈到这个问题,说从头看到尾都不知道本奈特家大致上是个什么样子。奥斯丁小说以缺乏描绘性细节著称,在西方经典小说传统中基本属于异类。她之前的英国小说充满了乏味的滥情描写,她最初创作也许就是要嘲讽那些伤感小说和“歌德小说”的滥情滥感写法,所以她使用的语言也没有受到俚语和行话影响,被称为是极有文化教养的淑女散文,还比较幽默,所以作品成为正宗英语文学经典了。《傲慢与偏见》的对话写得非常好,要看英语原著才能明白,翻译的文章多少失去原著的魅力。
在阅读与观看中,有些场景固执地留在印象中,骨子里倔强的伊丽莎白对应着忧郁不苟言笑的达西。你可以看到他们在舞会中,甚至在整部小说中,都明显地对抗对方,甚至表现了一些敌意,却又能有轻快动作的美妙体验。激辩处刀锋锐利中又能窥见深情处明眼迤逦,这段关系完全是靠这种排斥与吸引不断进展的,它非常奇妙,不是吗?达西雨中强势告白,因为误解徒增唇枪舌剑,相信很多男士要学如何表白了,并且可以熟练英伦口音的练习:“小姐,我一直在徒劳地挣扎,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这几个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来罗新斯只是为了见你。我必须见你。我一直在与我更好的判断,家族的期望,与你低微的出生,我的阶级,所有这些事作斗争,但我现在要把它们统统抛开,请你来结束我的痛苦。……我爱你,非常爱你。” 也许爱情就像雨中的告白一样,浪漫而沉郁,需要经过彼此的怀疑、误解、伤害,最后才能知晓“傲慢让别人无法爱我,偏见让我无法爱别人”。
最后,达西从晨曦的雾里一点点走近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用她顽强的方式一路走来,顿时涌起“你背对着山河一步步走向我”的意境。女人都曾幻想过,理想的男人背着山河一步步走向自己,无限靠近。正如被一句和歌所感动:春天的原野上,一个人整夜伫立,为了心上人。如果生命中有这样的人出现,爱情还有什么遗憾!
简·奥斯丁开始创作《傲慢与偏见》时才20岁,那是个少女能歌善舞,会弹钢琴,会说法语和德语,甚至会绣屏风的年代,而她认识到,以广泛的阅读来提升思想更重要。那时,简和故事开始的伊丽莎白一样年轻。虽然后来因病早逝,并且终身未婚,感情的不如意并不妨碍她笔触一贯以来的浪漫,对爱人形象与感情的美好向往融于她一系列的小说中。她在所有可能的层面创造美,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