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的3月22日,披头士发行了他们的首张正式专辑《Please Please Me》,从此掀起了席卷全球超过半世纪的音乐风潮。
当年谁也没想到,这四个来自利物浦的年轻人,能带动1960年代早期的狂热,更引领推进了摇滚乐的变革与前行。
对于披头士,你也许心中还是充满了一些问号。下面就随着我们的访谈,一起与12位权威音乐人共同回忆披头士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吧。
1986年吧,就是我15岁的时候,那时念国中三年级。当时是从我母亲的抽屉里找到一卷录音带,非常记得那个是《20 Greatest Hits》,就是20首冠军单曲的精选集。那一卷录音带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在那之前听西洋流行歌曲就是乱听一通,听到The Beatles的音乐,第一次让我有一种冲动,想要了解更多。
应该是92年或93年,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做歌手了。那个时候都是卡带,还没有CD,我没见过The Beatles的原版卡带,基本上都是空白磁带大家转来转去,音质也没那么好。毕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国内能听到欧美原声磁带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有的歌我觉得可以听一辈子,你在不同的年龄对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例如我少年时代可能《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会泪流满面地听,等到你年纪大了,可能没有那么冲动了,但是也会觉得这首歌是关于少年情怀表达地非常好的一首歌。
我印象中第一次让我突然见眼前一亮的歌,反而是他们后期,我印象中那会John Lennon已经去世了,乐团又重新混音制作了一首歌叫《Free As A Bird》,那是我第一次突然说:这是谁的歌,太棒了!
我觉得列侬和保罗我都非常喜欢,我第一次参加全英音乐奖的时候,保罗跟我说:“你看你是搞古典音乐,我是古典摇滚,我们属于同一条战线上的人。”我当时弹了一些他的作品,他还给我进行了一些指导,确实是了不得的音乐大师。
说起这个乐队里的四个人,如果你深入地研究过他们历史,你可能不会特别纠结于最喜欢谁,你会觉得这四个人都很可爱。
约翰·列侬最可爱的地方,在我心目中在于他的真诚,如果你了解他的生平,你可能会知道他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私自我的人。正是这样,他写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感情,为我们所有人写出了心声。
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我做过很多中国音乐人、艺术家的采访,那时候比如像张亚东、沈黎晖、张有待,他们在音乐的领域里面其实是做了特别不一样的成绩,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点:受英伦文化的影响,这三个不同领域的音乐人其实都从披头士身上得到非常多的启发。对于普通的乐迷来讲,比如像我杂志从业者来说,你可以从视觉、时尚,从各种符号性的东西去吸取营养,这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宝库。
我觉得对中国做音乐的人,或者是说听很多音乐的爱好者,披头士可能是一个很有启发的乐队。当然它对全球来说,全球的乐迷也是一样的感觉。我觉得它的东西,不管是在旋律,还有他的歌词内容上,到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再写出那样的东西了。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同时拥有传奇印记,然后又能够是一个出色创作力的乐队很少,在现在或者是在几十年前,他们就是这样一支乐队。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听多少他们的音乐,但是我觉得他们一定是听着被披头士影响的音乐成长的。这就证明他们依然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我觉得每个年代有让人觉得美好的音乐出现,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首先说一个专业性的东西,就是当时在美国的音乐里面是很少有这种流行歌的体系,这种有点流行摇滚的音乐体系。美国主要是爵士乐,后来又是属于他们的R&B,披头士这种流行摇滚的感觉,这种和声体系,包括作曲体系,一直影响到现在,影响到现在所有的英国人和日本、中港台、韩国流行音乐。
策划/整理:Mr. 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