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评审团

2017
推荐指数

Dear Leslie:14年来,分开也像同渡过

转眼间,哥哥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而作为“哥迷会”全球首位荣誉会员的基仔,对哥哥的怀念从来没有停止过。「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阙歌」想必就是基仔对哥哥最深的敬意。我很感动,希望你也是。

播放全部

沈巍峰 歌者盟CEO

推荐指数
分享

非常暖心的有心人

据说基仔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有关leslie的纪念活动,真的是难得的有心人。而此次的纪念专辑《Salute to dear leslie》更是再一次用歌声表达了对自己偶像的敬意。

当那些熟悉的旋律一首首的响起,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张国荣时代;而在演唱上基仔也刻意的做了些调整,特别是粤语歌的唱腔、律动都与哥哥更为贴近;声音中虽然少了些哥哥的不羁与优雅,但却多了份温暖的深情,以及浓浓的追忆,真的好让人感动。

那首《Dear Leslie》可谓是所有荣迷的心声,相信很多荣迷们早已泪流满面了。对于粤语歌曲的驾轻就熟,而国语歌基仔似乎还没找到更为合适的律动,相较于哥哥醇厚的胸声,基仔的气息推动的显得有点过高,国语的咬字也不够舒展;在这儿也提醒广大的声乐爱好者,语言是非常影响发声的,所以说好普通话很重要。

查看全部乐评

Dear Leslie

古巨基

当年情

古巨基

刘子骥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仅一曲《玻璃之情》即足够满分

这一场致敬,事实上并没有做到满分,但异常动人,心生感谢。哥哥离开了许多年,每每这个时节都被花式纪念,有点厌了。私人情绪无法共享,越长大越擅长把彼时的热爱与累积的想念收起,逐渐修炼得道,假装视而不见。

然而古巨基这张唱片出来,足以让一切矜持与扭捏推翻,非常任性且私人切入口的纪念,因为不可复制又调动共情,闪电般击中所有人。不得不再次表达,古巨基真的很会唱,波澜不惊,不留痕迹,细腻无比,情绪推进稳且恰到好处。虽然并非大势爱豆的面相,但实在是很有锥心的本事。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主题明确,向内而生的策划,我们可以更真切听出作为迷弟内心的澎湃。哥哥伯乐式点名古仔和基仔的剧情无需此处复述,唱片中二人而立之后合作的《当年情》大抵是最动情的回应。

虽然《当爱已成往事》略显尴尬,但必须点名《玻璃之情》,直接系统调出眼泪的一首,微震的鼻音,克制的颤抖,真假难辨的切换,被直接秒杀。厉害,太厉害的。仅这一首,即可一键通关。

查看全部乐评

玻璃之情

古巨基

一萱 海报网编辑、作家

推荐指数
分享

“哥哥”的这份情怀,基仔卖得足够用心

对于翻唱这件事其实已经根本难不到古巨基了,喜欢基仔细腻的嗓音,唱起情歌来感染力十足,而《Salute To Dear Leslie》这张翻唱专辑就是向“哥哥”张国荣致敬,即使很多人说编曲不够强,但是他也并没有想去超越原唱,从专辑的名字到他的初衷,只是以为一个粉丝的心理去怀念“哥哥”。

如果你也爱过张国荣,那么这张专辑一定可以给你很多感动,除了录制的新曲《Dear Leslie》之外,还收录了“哥哥”十首不同年代的经典歌曲,每一首歌都听得出基仔的用心,但大概和古天乐合唱的《当年情》是最催泪的一首吧,这样破天荒的合作也很难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对于他来说,他只是想用心的去诠释心里的经典,不用拿去和谁比较,就算是卖情怀,也绝对是一张能感动大家的专辑。

查看全部乐评

侬本多情

古巨基

李嫑嫑知乎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音乐是缅怀张国荣最好的方式

《Salute to dear Leslie》虽然是一张很普通的翻唱专辑,但论故事性和纪念意义,与其他翻唱专辑的价值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他凝聚里古巨基对偶像的无限哀思。

当我听到第一首开场曲《Dear Leslie》时,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哥哥的样子,精确的歌词表达、虚怀若谷的编配衬底、直白深情的人声表述,仿佛这一切锁定的就是张国荣这枚精神符号。他所留下的是乐观、谦卑、上进的心态,他带走的是留在人间的痛苦。

这首诠释着“问候”的《Dear Leslie》,包含了许多张国荣歌迷的感情,这一股力量经由古巨基之口萦绕而出,古巨基的音色、诠释手法、身份角色,都十分适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表达。

曾经,我们总是对如何向逝去的人寄托思念产生争议,而古巨基的方式填补了矛盾,音乐才是缅怀张国荣最好的方式。作为哥哥的粉丝,我十分感谢古巨基能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张国荣。

查看全部乐评

侬本多情

古巨基

念安娜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渐行未远,温柔的怀念

回忆哥哥的方式很多种,有电影中的程蝶衣、宁采臣、旭仔、欧阳锋、何宝荣,有电台中传来的《风继续吹》、《沉默是金》、《Monica》,现在有古巨基用专辑《SALUTE TO DEAR LESLIE》向哥哥致敬的方式唤起大家对哥哥的想念。若不是看到专辑介绍中写道“14年来,分开也像同渡过”,我真的没意识到哥哥的离开已经是14年前的事情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打开这张专辑,从1983年——2003年跨度20年的选歌可见古巨基在专辑中的用心。正如歌曲《Dear Leslie》唱的那样,每当回忆哥哥时,都难忘“那绝代和永远芳华”。除了注入哥哥的部分歌曲名、歌词和电影外,古巨基在《Dear Leslie》的唱法中还有意无意的致敬了哥哥特有的带有鼻音的发音方式。通过直播,甚至有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哥哥站在舞台上的身影。

其余10首为哥哥当年的经典曲目,古巨基带领歌迷回眸哥哥往日的点点滴滴。由哥哥填词,华语歌坛大咖林夕作曲的《小明星》,带我们用哥哥的视角窥探世界,以及和古天乐一起翻唱的《当年情》,当前奏响起,刹那把我们拉回到80年代中期,哥哥青涩的脸庞,忧郁的眼神浮现在了脑海。古巨基在专辑中并没有运用过于华丽的编曲,也未见撕心裂肺的演唱,从头到尾安安静静,优雅从容,让听的人湿了眼眶,暖了心绪。

这张专辑可以说是给众多哥哥的歌迷一个完美的序曲吧,毕竟是哥哥生前最看好的两个人的演绎。遥远的记忆,沉默多情的哥哥,再多的想念不如就在此刻一起怀念。

查看全部乐评

最爱

古巨基

阿紫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是致敬,更是一份思念

似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没有想到哥哥竟然已经离开我们近14年了。尽管时光荏苒,但对于哥哥的怀念依旧留在每个人的心底。当古巨基不仅举行了一场纪念哥哥的音乐会外,还发行这张向哥哥致敬的大碟《SALUTE TO DEAR LESLIE》时,那份对于哥哥的思念又被唤起。

因此在我看来,这张专辑与其说是一份对于哥哥的致敬,还不如说对于哥哥的思念更为贴切。整张专辑除了张国荣“哥迷会”的会歌外,其余的10首歌曲都是哥哥在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或许是一种情怀使然,更确切的说既然是思念,所以在我的内心是拒绝将哥哥原唱的版本与古巨基的翻唱版本进行一番比较,不想用对比去破坏这份对于哥哥的思念之情。

不过当听到古巨基与古天乐一同合唱的《当年情》时,还是会为之动容,两个人破天荒的合唱表达出对哥哥感激之情,在新人时期就被哥哥看好的这两个人又怎会遗忘这份提携之情。或许是古天乐许久未开唱了,依稀在他的歌声中听到了一种羞涩感,仿佛又看到了双古二人在22年前的青涩模样,不用刻意为之就能贴切《当年情》的各种情结。

至于《Dear Leslie》,这首歌不仅是“哥迷会”的会歌,更是他们送给哥哥60岁的生日礼物。用哥哥许多经典歌曲的名字、歌词、台词,串联出的歌曲深深的诉说着对于哥哥的思念。当古巨基轻声唱出第一句“Dear Leslie我想知道你好吗”时,那往事历历在目情形就足以让人泪翻涌。

特别是MV中哥哥的歌迷们所提供的关于他们收藏的一切有关哥哥的东西,合照也好,剧照也罢,这份独一无二的纪念,也希望在天堂的哥哥能收到。

查看全部乐评

小明星

古巨基

SEAN 某知名音乐平台主编

推荐指数
分享

感情与思念足够深刻

献给张国荣,歌未听却忽然伤感。古巨基唱情歌深情满满,可在致敬前辈的音乐上,显得格外小心,在选择歌曲以及编曲上,都是充满了爱意。开篇的《Dear Leslie》,歌词中巧妙多次用到哥哥歌曲的歌名,用平静已睡了,去表达思念与追忆,但怎么也无法掩盖内心丝丝的疼痛。与古天乐的《当年情》也是这张专辑备受关注的作品,两人的配合可以说是,更像是兄弟间的追忆,来回之间的珍惜用简单的和弦旋律去追忆。

专辑中还收留了《风继续吹》与《共同渡过》两首哥哥大热的歌曲,但是,《侬本多情》反而显得格外的传神,古巨基在这种专辑中,似乎刻意用哥哥的声线去表达,可能也是为了用最真实的演唱以及最简单的编曲,去繁化简的致敬,是的,感情度足够,思念度足够。

查看全部乐评

当爱已成往事

古巨基

蘼迷猫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唱给哥哥的情书

这是一张无法评分的唱片,作为纪念张国荣的翻唱专辑,身为粉丝的古巨基几乎每一首歌都唱得饱含深情,这也让专辑的属性非常私人化与情感化,不是用简单的评分可以定性的。

基仔在咬字和发音上面都尽量保持和原唱一致的味道,尤其在《侬本多情》和《小明星》中,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专辑选曲也兼顾了哥哥的热门曲目代表作以及冷门歌曲,开场曲《Dear Leslie》串联了哥哥职业生涯的代表曲目和经典荧幕形象,曲序排列上第一首翻唱是《由零开始》,最后一首歌是张国荣演唱会惯用的ending曲《共同渡过》,甚至连专辑名《Salute to Dear Leslie》都是引用了哥哥的经典翻唱专辑《Salute》的标题,用心程度绝对堪称骨灰粉。

当基仔唱着哥哥的一首首经典曲目时,哥哥的音容笑貌仿佛昨日重现,他的歌声也随着风继续吹。

查看全部乐评

由零开始

古巨基

一蔷知名乐评人、媒体人

推荐指数
分享

这只情怀千纸鹤我买了

14年前开始,一年一度的愚人节就有了另一个特殊意义,就是纪念张国荣。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有和张国荣相关的专题出来。哥哥,走好;哥哥,念你,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再来一遍。

这种歌迷对哥哥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久而久之,旁观者会麻木。张国荣是一位值得致敬的艺人,他特殊又富有标签性仪式感的离开方式更成为为他不可磨灭独特的一部分。然而,也许有时安静也是一种很好的缅怀方式。

是的,我就是以上这种心情打开的这张专辑。市场经济的利益链条下,很难分辨是为了纪念而纪念,还是打着缅怀的旗子卖情怀,亦或者两者都有,谁人都难分辨,也难自辨。一首一首歌不断往前播放,古巨基并没有刻意模仿哥哥,有时会仿佛听到两个人一前一后声音的重叠播放,歌声中情谊满满。

突然间,我跟自己说:嘿,简单点吧朋友。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听到的声音还不够嘈杂吗?去相信别人的真诚,自己也会更加真诚。心,是可以被听到的。

一共11首歌,足够让人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已泪目。听到古天乐和古巨基合唱的《当年情》时,泪滴已经滚下。香港艺人向来讲情义,特别是香港的男艺人,这种感情造就了独特的香港电影与音乐。这只红色情怀千纸鹤我买了。

查看全部乐评

有心人

古巨基

赵南坊知名媒体人

推荐指数
分享

《Dear Leslie》就是最佳“致敬”

终极问题:致敬“哥哥”张国荣的正确姿态应当是怎样?

这可能是当下乐坛里所有从业者都会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每逢重要时刻到来。此番,古巨基替大家完成思考,并且交出答案。专辑《Salute to Dear Leslie》展示的就是致敬的正确姿态。至少,是可供参考的姿态。

从“致敬”这层面考量,专辑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低调”。全程动用相当“克制”的方式在进行着某种仪式感强烈的悼念活动。演唱手法很“克制”,基本就是以古巨基的“视角”来演绎张国荣的诸多作品,这种“视角”等同于膜拜偶像的粉丝,不随意加戏,甚至都放弃寻找存在感。情绪抒发也很“克制”,虽然是致敬,但杜绝煽情。这在演唱处理方面尤其明显,如果撤掉“致敬”的意图,整张专辑淡定得略显“严肃”。

当然,专辑里存在高潮时刻,而且,这个时刻开场即上演,那就是“哥迷会”的会歌《Dear Leslie》。专辑里这首歌曲的内容最丰富,因为其中的创作聚合了智慧和情感。前者“智慧”主要是在歌词方面体现,将跟张国荣有关的细节,诸如经典歌词以及影视作品里的内容编排进词句里。

这种流金岁月汇集式的方式既体现创作想象力也渲染情绪,毕竟,往往细节化的事实展示才是最煽情的。后者“情感”可以在古巨基的演唱里真切体验到。基本是每句唱词都在传达着“揪心的思念”,从这个角度说,这首单独歌曲本身就已经完成整张专辑的任务,成为最佳“致敬”。

当然,虽然感情强烈,但伴随全程的是上文提到的“克制”。而在情绪感染效果方面,这种“克制”反倒能够持续刺激“爆发”的可能性。毕竟,悲情达到阈值,就是无可抑制的宣泄。

查看全部乐评

风继续吹

古巨基

姚骅 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古巨基,有心又用心

临近4月1日,各种纪念哥哥的活动陆续展开。古巨基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这位前辈的怀念,用一张翻唱专辑来致敬哥哥,从诚意上说当然是毋庸置疑。不过,历来翻唱专辑总会给人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因为常被拿来和原唱作比较。

听者也大多是先入为主,很难突破听觉上的定式思维,何况又是这么经典的曲目。古巨基没有对这些歌曲做大刀阔斧的改编,整张专辑听完以后给人“清淡”的感觉,古巨基在演唱时显得“谨小慎微”,以更接近哥哥的感觉去演绎这些曲目,所以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仿佛听到了哥哥的声音。

这张专辑也看出了古巨基的有心和用心,用这张专辑不仅是向哥哥致敬,也是向香港流行乐的黄金年代致敬。

查看全部乐评

共同渡过

古巨基

爱地人著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古巨基用模仿来致敬

每年临近四月,纪念张国荣就成了华语乐坛的一个“任务”。媒体忙着想选题,歌手忙着去致敬,以至于多年过去以后,发现无论是选题还是致敬,都已经缺少创新的空间。

古巨基这次的《SALUTE TO DEAR LSELIE》,倒是放下一切别出心裁的可能,一首致敬歌加上十首翻唱,完全属于典型的常规套路,而且在翻唱上,也没有用颠覆性的编曲,大动手脚、博取关注。这个出发点,也算是以退为进,算是在这个纪念张国荣已经让大部分人开始麻木的时代,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而《SALUTE TO DEAR LESLIE》这张专辑,从功能性上有三点。一者是歌手本人的情感传达,张国荣作为影响香港乐坛的歌手之一,也确实给古巨基等后辈,以一种艺人模范的作用。当然,这一点只对古巨基本人有意义。

专辑的另一种功能,就是让歌迷进行比较的。没办法,谁让这是一张翻唱专辑呢?而翻唱类型的音乐,这辈子避免不了的宿命,就是让人比较长短。这部分其实也可以说是无意义的,翻唱不如原唱,因为记忆效应的原因,几乎成了一种定率和死局。更何况,在这张专辑里的古巨基,很明显是想达到一种复刻原声的效果,所以在咬字、发音和唱腔上,都竭力向张国荣更靠近,甚至为了弥补声线厚度的不足,还尽可能采取了人声前置的录音方式,去接近张国荣的人声效果,这样一来给人的模仿感就更强了。

人,可以和一切斗,却不能和记忆里最完美的人与事物斗。所以,这也注定了古巨基这次无法成为翻唱的赢家。

当然,这张专辑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即传承。并不是所有歌迷,都经历过张国荣辉煌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万一他是00后呢?有时候经典的作品,也需要古巨基这样的歌手,以翻唱的方式进行传承。

而这张专辑轻质化的编曲处理,加上原声乐器的大量运用,弦乐的加入,也给人一种古朴又典雅的感觉,虽然有点保守和安全,但却能更好接近原作的原味,对于传承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刻意追求原作的经典性,用这张专辑当成车载和放松等环境下的选择,也还是可以的。

查看全部乐评

内陆飞鱼著名乐评人、书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致敬这种事有些难度

每年张国荣的祭日前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古巨基这张翻唱专辑《Salute To Dear Leslie》,就是应时而生的产物,世人都知道,世界只能有一个张国荣,可是大家都在以各种目的去模仿和拼凑他的人生。

古巨基的致敬是真心的,为了这张专辑他在香港大专会堂举行同名音乐会,据说几度落泪。在遥远1994年,张国荣曾“钦定”古巨基是自己唱歌的接班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国荣还是张国荣,古巨基还是古巨基,只有一份念想,还让人会时不时想起,不管唱得怎么样,基仔的这份心,还是值得点赞的。

查看全部乐评

往期回顾

一入电音深似海!「金曲制作机」又来洗脑!

第227期 2017-04-18

《FATE NUMBER FOR》:重新出发 WINNER实力回归!

第226期 2017-04-15

BBC年度之声女歌手,给你浓郁不做作的感动。

第225期 2017-04-11

《侦探C》:有没有人曾告诉你,他居然做了“侦探”!

第224期 2017-04-08

《星之所向》:棉花糖之后,小球一如既往的予你温暖

第223期 2017-04-04

2017-03-28

统筹 |孙腾   策划|王琪   责编|王琪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