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y Perry发行的新专,无疑是让所有人震惊的。从造型到曲风的尝试都是一次冒险,但好在她致力于颠覆、寻求自己的同时,依然秉持着对音乐的热衷,新专中的歌曲也还是那么让人上瘾。
水果姐为新专《Witness》做过太多努力与尝试,但任何一丝挑战的背后都是市场的压力和风险,这一切都需要水果姐去取舍,比如这张专辑的侧重点就很分明,前几首的歌曲风格林立,编曲和概念所占的比重更大,通常这也是为了「博眼球/刷印象」。后几首则旋律性明显强出不少,更加注重突出水果姐的vocal线条,我没把握说这样安排曲序是好是坏,但就目前来看这样安排所带来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会或多或少抢夺了人们对水果姐新专的心理预期。
不过水果姐的迷妹们是不在乎曲序安排,因为她们会比一般路人更深入地沉浸在新专的循环中。也正是这种深度立体地听歌环境,实质上才会从制作人的视角回看专辑的制作意图、曲序安排意图,这些细节如果不仔细琢磨,可能都挖掘不出《Witness》的逻辑。
而本张专辑最大的亮点便是水果姐对自我的挑战更加激进,最大痛点则是待专辑发布后的一年里它将会收获怎样的评价。最后除了主打歌之外,推荐一首能抚平夏日焦躁的歌曲:《Save As Draft》。
Witness
Katy Perry
Hey Hey Hey
Katy Perry
Power
Katy Perry
虽然“水果姐”这个绰号主要因为Katy Perry的现场,但从前三张专辑(不包括Katy Hudson为名发行的那张)的色泽、口感中,你还是可以用各种水果,来形容Katy Perry的唱片。然而,到了这张《Witness》里,一切就变得不同了,似乎世界上已经很难有合适的水果,来形容“水果姐”的这张专辑。如果有,那一定只能是电子水果。
不太想用转型这个词,但词穷之下也只能用了。是的,在这张新专辑里,Katy Perry变了,变得了和以前的她,似乎不在一条线上。以前简洁、明快的Teen Pop,已经被更浓郁的电音氛围取代。整张专辑的音乐基调,无疑是当代潮流的产物,其时间轴也将定格在近三四年。不能再往前了。
专辑还有一些能撑得起来的单曲,和Bob Marley家族三代成员Skip Marley合作的《Chained to the Rhythm》,将电音和雷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很像是UB40的风格,甚至有种让人回到九十年代的感觉。和Nicki Minaj合作的《Swish Swish》,可以当成是这个转型期Katy Perry的代表作,更性感、更迷幻,比起以前那个大开大合的“水果姐”来讲,成熟了不少。
从音乐性上来讲,《Witness》更多的是换成了制作人思维,突出音乐技术的同时,也让Katy Perry在音乐里,不断寻求一种碰撞和火花。当然,不能总是以Teen Pop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毕竟Katy Perry还是要长大的。《Witness》和以前的专辑相比,只是变得更慢热了,但有些作品仔细听,还是能听出点耳油的。
Roulette
Katy Perry
Swish Swish
Katy Perry
这是一张具备未来的,细腻光滑的,精心制作的专辑,或许可能会说它是有凝聚力的,但更多的是略有单调的。大部分的歌曲缺乏一个吸引的开端,然后就顺其自然的结束了,这使得每首歌曲感觉稍微无趣。然而,Katy Perry并不能继续制作bubblegum pop歌曲,她开始尝试了一些新东西,而且有一些脱颖而出,在创造求变的道路上,尽管困难,但Katy Perry注定光鲜。
Mind Maze
Katy Perry
Miss You More
Katy Perry
虽然众所众知KP4重整了风格,不再刻意追求Catchy的副歌,甚至已经彻底忘却了之前的大流行正能量曲风,浓重的电子元素加入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专辑整体定位非常明确,包裹着浓重色彩的电子旋律想霸占专辑大片江山,哪怕是专辑中的中板和慢歌都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如Jack Garratt创作的《Power》。除了先行放出的三支单曲之外,专辑中《Roulette》,《Hey Hey Hey》以及《Bigger Than Me》充斥着KP之前的感觉,都有热单潜质。专辑制作方面不仅有各种金牌制作人做保险,更是邀请到圈内各路好友加持。姑且我们不说这张是否用力过猛或者说她还没有做好这样超前的准备,至少这样的尝试是她对自己认知的肯定,可能在迷惘探索的过程中增添了一些超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元素,也许是KP在大家心目中有了太深的固定音乐形象,以至于这样的意外元素会让人不适应,但这样的改变也是KP迈出自己框架的必经之路。
Chained To The Rhythm
Katy Perry
Tsunami
Katy Perry
《Witness》一改以往轻重缓急分明的风格,15首电音舞曲中加入了更为轻柔的节奏铺垫,水果姐那招牌式的唱腔被压缩在《Chained To The Rhythm》等几首歌曲中,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诸如《Witness》、《Roulette》这样的歌曲去寻求新的尝试。
说到新的尝试,水果姐刚出道是以流行舞曲为自身招牌的女歌手,其偏中性的音色以及自由活泼的台风,引起大家注意的同时也得到了流行天后麦当娜的赞许,且两人在《V》杂志有过默契的合作。记得水果姐在某现场演出时翻唱了一首麦当娜的《like a virgin》,一时间大有流行天后接班人的架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人气不断攀升,更多的听众或者媒体,时不时的都在用审视流行天后的标准来谈论水果姐以及她的音乐。
同样是电音舞曲为基调的《like a virgin》,麦当娜所诠释的音乐中,饱含了她放荡不羁的青春、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看似简单干练的唱法中暗藏了很多属于麦当娜特有的咬字和口吻。即使带有较为浓烈的时代气息,现在依然够感受到其魅力所在。麦当娜发行《like a virgin》的那年Katy Perry出生了,与麦当娜不同的是Katy Perry出道的时代,欧美唱片市场已经发展成了较为成熟的唱片工业,她自身也是一个沉浸在唱片工业体系中的一员,美国RIAA唱片工业协会认定,Katy Perry是美国第3位“数字单曲”销量最多的艺人,似乎是在给她的身份加以官方认定。
相对于销量来说,Katy Perry无疑是成功的,数不清的热销排行榜的成绩以及社交媒体中的人气指数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这一切似乎并不是Katy Perry对音乐的全部需求,在最新专辑《Witness》中可以寻找到她寻求突破的蛛丝马迹。专辑一改以往节奏鲜明旋律朗朗上口的特点,甚至在一些歌曲中所选择的音域都不是Katy Perry以往最舒服的音域。尽管在整体音乐氛围中并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动和突破,但是作为以流行舞曲为基调的女歌手来说这样的尝试无疑是大胆且具备一定风险的。
不过可喜的是,水果姐在《Witness》中一再强调歌曲以“说”为主,因而我们看到的专辑封面第三只眼睛在嘴唇中间,对于一个成功的女歌手,寻求全方位多元化发展远比只单一守护某个领域更值得肯定。当然“说”专辑也是有水果姐一定的见解的,例如歌曲《Bon Appétit》中借用美食对两性自由的暗示;《Swish Swish》中告诉大家学会反击也是一种修养;《Hey Hey Hey》则是提醒当下女孩要活出自我的精彩。总而言之每首歌都表明了一种独特的观点,这种观点,水果姐不仅仅只是一个字“看”,而是将一切升级为“说”,既赋予了专辑与众不同的意义,也让歌迷看到了全新的自由的Katy Perry。
Bon Appétit
Katy Perry
Bigger Than Me
Katy Perry
欧美乐坛,“水果姐”Katy Perry最有资格谈“幸福的烦恼”。当年,奉献过五首冠军单曲的全盛专辑《Teenage Dream》,在为她赢得职业生涯巅峰的同时也积累下诸多隐患。比如,被诟病是完全靠神人辅佐的木偶型歌手。因为专辑主要是在金牌制作人Dr.Luke把持下完成,其中功劳基本都归属于这位业界大拿,而“水果姐”只不过是受人操控,只负责露脸的“木偶”。在相当长时间内,“水果姐”都背负着这种固有观点所带来的全方位压力。
直到今次专辑《Witness》面世。这张专辑是必须进行的冒险,终极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去“附属化”,转而重点培养个人势能。这需要分两方面来解读。首先,“附属”化说的是,单纯只是以受益者的姿态存在,请来创作人以及制作人承包主体任务,自己只是负责完成产品最后一道工序,演唱。专辑《Witness》明显在进行去“附属”化的尝试,形式上最明显举动就是脱离Dr. luke的指导,全新启用若干新生代制作人。这其中传达出的强烈的讯息是,从此,“水果姐”进入到以“我”为中心的阶段,只有“我”才是真正主导,其他人员都只是参与者。这种态势从专辑先行几首单曲里已经得到证实,诸如《Bon Appétit》以及《Swish Swish》两首作品都请来同行助唱,虽然嘉宾表现突出,但整体效果是“水果姐”把持着场面。某种程度上讲,新专辑里“水果姐”是在进行收复失地的运动,将本来该属于歌手的自主权逐步夺回来。所以,专辑中出现“用力过度”的情况存在逻辑自洽性。毕竟,这是完全可以左右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尝试。
其次,培养个人势能强调的是通过具体作品来打造“水果姐”专属的标签。在当世众多流行明星里,“水果姐”并不具备绝对过硬的强项。由此,她所选择的是通过勤奋用力来获取生机。这是属于普通人的制胜法则,江湖竞争惨烈,在兵荒马乱中绝处逢生。所以,扩大尝试范围就是勤奋者努力的现实表现,专辑首发三首单曲《Chained to the Rhythm》动用复古DISCO,《Bon Appétit》切入Dance-pop,《Swish Swish》则是尝试时下流行的EDM风。整体专辑也几乎是每首歌曲都存在特定的实验方向,这从内容上是丰富饱满,更深层的含义是,通过脱离“舒适区”来扩大“能力圈”。在这个过程里,实现的就是个人势能的培养。这条逻辑线的重点在于,“结果”反倒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公允地讲,专辑《Witness》质量水准以及现实表现都不及过往,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最重要,只有在不断试错中,“水果姐”才能寻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方向,同时向大众展示出对于音乐创作最本真的追逐。正如Beyoncé在持续的音乐革新中显露出时代开创者的本色,“水果姐”也能够在自我挑战过程里形成独立的稳固的个人势能。
当然,这个过程必须是持续稳定的。也就是说,《Witness》只是开端,个人势能的培养从这张专辑才算真正开始,往后“水果姐”需要完成大量工作来维持“提升进阶”的可能性。
Save As Draft
Katy Perry
Pendulum
Katy Perry
欧美乐坛几乎每一个成熟的知名歌手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标签,提到Katy Perry,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音乐标签大多是“流行” “朗朗上口” “励志” “单曲女王”这样彰显着她强大的商业价值和流行度的词汇。可但凡任何一个要想在自己的音乐生涯有更深造诣的流行歌手都会在积累了一定人气和商业号召力后去想方设法探索更广袤的宇宙,就像《Rated R》之于Rihanna;《Beyonce》之于Beyonce;《Artpop》之于Lady Gaga,在水果姐的前三张专辑纷纷创造了耀眼的商业成绩后,《Witness》这样一张曲风没那么主流的转型专辑应运而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可否认的是《Witness》的想法和策划都是很用心的,包括前期几首单曲的宣传套路及MV,都是水果姐出道以来几张专辑中最精致也最有创意的。专辑制作人中,水果姐甚至没有启用Dr. Luke这样缔造出她前几张专辑热门单曲的最大功臣,而是请来了Hot Chip、Duke Dumont和Jack Garratt这样个性鲜明的欧陆电子音乐人,足以见证Katy Perry与过去爆款流行天后舍离断的决心。而刚才提到的那几位制作人也直接将《Witness》直接贴上了“反流行” “实验电子” “另类电子”这样跟水果姐过去歌迷受众群大相径庭的音乐标签。在几位音乐怪咖的加持下,专辑表现最好的几首歌曲也几乎都出自他们之手,和Jack Garratt合作的《Power》是专辑中实验氛围最浓的一首,你绝对想象不到会在水果姐的专辑中听到如此激进的鼓点和压抑的黑暗氛围;《Roulette》则直接剑指Depeche Mode式的New Wave,也是水果姐全专vocal执行上最出色的歌曲;《Swish Swish》更不用多说,是将水果的音乐实验与流行度、时尚度平衡的最好的一首,当然也要感谢Duke Dumont这位曾做出《Need U 100%》这样牛逼单曲的天才幕后推手以及的Nicki Minaj。
在主打歌的选择上,水果也没有任何问题,专辑能拎出来打歌的也就只有目前发行的三首单曲,无论是首单《Chained to the Rhythm》夹杂着Dancehall的Post Disco的复古风,还是之后两单请来Migos和Nicki Minaj来助阵,都是符合流行口味或有着走红潜质的布局,打榜成绩一般只能说时运不济以及受众定位偏差。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伪女权则言之过重了,Katy Perry从没标榜过自己是女权斗士,只是说想通过这张专辑表达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不想受唱片公司摆布、为受欺凌人士呐喊以及表达她并不太成熟但却十分诚恳的政治主张,呈现出来的成品见仁见智,但至少态度和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Into Me You See
Katy Perry
Déjà Vu
Katy Perry
天才少女的另类流行,爆款中的精致之作
第251期 2017-07-15
XXVII终章,开启鹿式音乐新时代
第250期 2017-07-06
天籁之外,在音乐中感受「冒险」的滋味
第249期 2017-07-13
他们的歌里有青春最欢的样子
第248期 2017-07-12
音源王者回归,听GD把自己唱给你听
第247期 2017-07-02
统筹 |孙腾 策划|包子 责编|包子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