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评审团

2017
推荐指数
购买

心理专家陈医生 「新疗法」依然有奇效

睽违三年,陈奕迅全新国语专辑《C'mon in~》终于在万众期待下发行了。如果说Eason曾经是用更痛的方式在为我们疗伤,而这次的他则是在用更坦然的方式告诉大家: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

播放全部

李嫑嫑知乎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新的地界,稳中求变

每当有人在吐槽一线歌手在音乐风格做大幅创新的时候,我内心的汹涌想告诉那些听众,对他们耐心一些,没有哪个歌手希望自己掉粉,没有哪个歌手不希望自己突破,没有哪个歌手不希望能给自己的歌迷带来一些新鲜或惊喜。他们所做的,不论是遵循主流老老实实地唱流行抒情,还是变装转型蓝调爵士,终究是在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这张略有争议的《C'mon in~》可能是陈奕迅的国语专辑中所能做过最大胆的尝试,专辑制作方面仍然由香港团队操刀完成,编曲和人声旋律写作方面几乎由Jerald Chan一人独撑,这体现了陈奕迅团队对Jerald Chan的极大信任,同时请到了以擅长刻画内心活动的葛大为与易家扬进行填词工作,他们几位已经为这张新专辑奠定了品质上的保证,你几乎不用担心这张专辑会不会有你不喜欢的歌。
想听快歌的就听前面几首,它们足够你打开脑洞感受都市脉搏。想听慢歌就乖乖地拿起咖啡品味复古的《零下几分钟》以及同样好听抓耳的《之外》和《披风》。陈奕迅原本不需要如此费力折腾求新求变,他完全可以啃老本。但是陈奕迅以华语一线顶级的男歌手为榜样,用不拖沓的发专节奏和品质有保障的制作,延续了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的乐坛领袖精神。
试想,天王都这么做了,后辈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

查看全部乐评

陈奕迅

收心操

陈奕迅

吴佶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童心”是一种信仰

最新一季的《中国新声音》就像是Eason给自己做的一个深度注解,他对各种音乐的自由注解洒脱随心。而且他就像个顽童一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更能迅速学习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之中。这种状态很难得,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师才会具备这种心态,在自己的领域一生年少,比如丰子恺、袁行霈、爱因斯坦、霍金……我们今天总会说自己老了,明明30几岁的黄金年级,却被90后和10后嘲讽为老掉牙的古董,仿佛应该隐进碌碌无为的人群中,把所有梦想埋葬。其实,那只是心态老了,一种对新鲜事物变化的无力感带来的失落心态而已。
推荐Eason的这张新专辑《C`mon in~》,又是一堆新的元素融合而出的“彩虹糖”音乐大合集,甚至连标题都充满了网络用语风格。全专辑的歌曲都充满了新创意和新尝试,那种既先锋又流行的味道越听越有味道,长久玩味余音绕梁。他拥有一颗不老的心,永远能走在这个充满年轻人的世界中,而且是最前沿。
明代大哲学家李贽在《焚书》中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Eason凭借一颗“童心”演绎出这个时代最精彩的音符。
这颗心是他的信仰。

查看全部乐评

海胆

陈奕迅

谁来剪月光

陈奕迅

蘼迷猫知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C’mon in,听陈奕迅歌唱这个时代

陈奕迅的新专辑《C’mon in~》在这个满是谈情说爱的华语流行乐坛里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存在,整张专辑里的传统抒情歌曲只有三首,而跟爱情有关系的歌曲不过区区四首,其中有两首女主角还没正脸出现。在不恋爱就会死的华语流行乐坛,陈奕迅的做法就像是拍了一部中国院线青春片,结果主角既没亲嘴又没堕胎,简直是为爱走钢索,反套路又反高潮惹。
当然,可以把情歌唱得你肝肠寸断的Eason似乎一直也不屑跟乐坛那些泛泛之辈们同流合污,陈奕迅的粤语歌向来是嬉笑怒骂、包罗万象,尤其是跟黄伟文珠联璧合的作品完全可以当作是华语乐坛的浮世绘,作为歌迷们的“最佳损友”,这真的一点也不“浮夸”。
但相比Eason那些格高意远、左右逢源的粤语作品,他近年的国语专辑却相形见绌,尤其是在《黑白灰》大获成功之后,虽然Eason一直试图想尽各种办法在国语专辑的成品质量上攀上更高的山峰,但出来的效果却始终都差那么一口气。在市场需求和个人追求之间反复权衡的结果,就是做出了上张大卖13000张人格分裂的《Rice & Shine》。当然,并不是说他这几年的国语专辑不好,恰恰相反,陈奕迅近年的国语专辑跟当年那些同辈男歌手们的新碟比,往往都是技高一筹,是当之无愧的品质保证。但在他同期的粤语专辑《The Key》《Stranger Under My Skin》《Time Flies》面前,什么《?》和《上五楼的快活》只能用渺小来形容。
在上一次跟火星电台来了个异次元的另类电子拥吻后,这一次的新碟《C’mon in~》依然维持了Eason不安分的惯例,专辑中电子元素、Jazz元素甚至Funk音乐比比皆是,他已经过了用旋律来取悦听众的阶段,而是更在意自己内心真正的风格喜好。比如两首主打歌《放》和《海胆》里电子音轨的arrangement就明显致敬了她偶像麦当娜的经典之作《Ray of Light》,凭陈奕迅的资源请不来制作人给他做一首当红爆款的EDM吗?他不想随波逐流罢了。但相比《放》精致的编排以及悦耳的hook,《海胆》则有一点难以下咽,尤其是副歌违和的和声和平庸的旋律,让这首歌的听感完全不像是一首主打歌,更像是filler。
另一首值得表扬的快歌是《床上的黑洞》,这首歌曲打底的funk质感bassline和穿插的horn都非常根源,在追求复古的同时又没有舍弃旋律的流畅。《傅科摆》则是典型的C. Y. Kong出品,他标志性嘈杂古怪的工业电子音效在王菲的《开到荼靡》和张国荣的《陪你倒数》等作品中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一次的《傅科摆》算是中规中矩,毕竟在他写给Eason的歌曲中有《浮夸》这样的珠玉在前,想超越并不简单。
几首抒情歌里面,标准弦乐和钢琴伴奏的《谁来剪月光》当之无愧的是主打歌,也是专辑中唯一有可能走红的作品。但撸主偏爱的却是蓝奕邦贡献的《零下几分钟》,这首冷色调的ballad在幽幽的saxphone陪伴下,非常完美的渲染出那种异国街头寒冷凄凉的落寞氛围,是整张专辑的慢歌格调担当。当然,就像撸主开始说到的,《C’mon in~》的整体旋律性还是偏弱,专辑里有两首歌的曲子确实也不及格,被专辑封面五线谱骗进来的听众们可能要失望了。
但对于撸主来说,这张专辑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陈奕迅在填词方面跟惯用的香港班底来了次舍离断,没有黄伟文和林夕的陈奕迅,这个着实是史上头一遭。取而代之的是葛大为和易家扬这样的台湾制造,什么,葛大为是谁不知道?萧亚轩后期的喊场爆款《潇洒小姐》听过没,左边的朋友,右边的朋友,后面的朋友,让我听见你们的声音!!!
虽然黄金阵容老班底全部缺席,但Eason跟新合作伙伴们擦出的火花却依然耀眼,他依然是那个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陈医生。开场曲《放》,Eason怂恿着人们放开束缚,放下包袱,放开形象,跳出约束的框框,追求不一样的生活,追求真实的自我,这不失也可以看作他做这张专辑的态度。《海胆》中,Eason把眼神聚焦在都市的大龄单身男青年,形容他们外在尖锐,怨天尤人,内心却又像海胆一样柔软,“抱酒瓶哭整晚,早就抵消不了深夜的孤寂”。《床上的黑洞》虽然标题很邪恶(已被淋淋锁定噜),但其实是一场神游外太空的赖床春梦,“每一天,七点钟,都想打碎闹钟”,绝逼是每一个上班族的心声。
《右上角》犹如英剧《黑洞》一样,盘点着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过分依赖社交软件的种种轶事,揭示了时代病态的网络社交现象,深刻的讽刺了人性内在的虚伪与虚荣心。C. Y. Kong谱曲的《傅科摆》则凸显出葛大为在这类题材作品填词水准上距黄伟文和林夕的差距,对比《浮夸》《黑泽明》等歌曲,《傅科摆》虽然有个很好的标题意向,将人生比作傅科摆——高低摆荡,不能停下;但对主题的探讨则比较白话,姿态大于深度。结尾曲《披风》则是陈奕迅老师献礼十九大的中国梦作品(撸主泥垢了),虽然我们没有披风,不是超人也不会飞,但我们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即便是关于爱情的几首作品,Eason也摆脱了小情小爱的低级趣味,除了《收心操》老夫老妻两看相不厌,浪子回头顿悟平平淡淡才是真,上演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好男人戏码外,其他几首歌都多少有些落寞和失意。《谁来剪月光》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的月亮》,月光好比旧时光,剪不断理还乱,月光那端,伊人如梦。《之外》则是跳脱出爱情之外后的无限感慨,“这诡异的爱 爱 爱,太多预言会修改,太多结局不能猜”。几首歌中表现最好的依然是《零下几分钟》,易家扬寥寥几笔对纽约街景的描写,反而非常到位的衬托出失恋后主人公内心的寂寥与麻木,如冬天的寒冷,降至冰点,“零下几分钟,把时光暂停了/对于我这游客,只等于寂寞/数不清的记忆咆哮着”。
整体来讲,《C’mon in~》在陈奕迅的作品库中的确算不上一等上品,但他的价值在于不打安全牌的Eason进一步弱化了旋律在他歌曲中的地位,更可贵的是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时代与这个社会敏锐的观察,而这种格局与责任感恰恰是市面上大部分流行歌手严重缺乏的。
推荐歌曲:《零下几分钟》《放》《谁来剪月光》《床上的黑洞》

查看全部乐评

床上的黑洞

陈奕迅

右上角

陈奕迅

赵南坊知名媒体人

推荐指数
分享

卸下天王包袱,彻底放飞自我

陈奕迅全新专辑《C'mon in~》是这位华语天王级人物彻底卸下包袱后,放飞自我的成果。所以,专辑注定是“自我”的,严重点说就是“排他”的。“排他”的深层含义有两方面。首先,这是自动屏蔽市场反馈的。也就是说,专辑里的作品并没有将市场大众的爱好作为创作基点,去刻意迎合群体的需求。所以,不要期待专辑中出现能够进入K房的世俗意义层面的热门金曲。其次,这是专注建立自我标签的。简单讲,这是典型陈奕迅式的专辑,开场曲《放(Relax)》彻底将基调奠定,即,全程都是在放飞自我,进入到纯粹松弛的境界。如此的效果就是,专辑中的歌曲以偏向于节奏感强烈的最为突显。这些歌曲尤其以Funk风格明显,其实所谓“放”就是在对“Funk”的谐音。
由此,从听觉层面来讲,关于《C'mon in~》的最具记忆点的听感体验就是“带感”以及“复古”,所谓“带感”也是在“复古”语境中发生的。谈到节奏跟带感,当下主流流行的是EDM。由此,《C'mon in~》里复古的节奏跟EDM相比较,存在别样的风味。
比如更具韵味。新潮的EDM在韵味方面是欠缺的,其中无法传达出醇厚的年代感。但因为复古的缘故,尤其是具备老式港乐的复古气质,专辑里的歌曲自带深沉的底蕴感。这是流金岁月的味道,也是流行乐传统在发光。仔细去感受诸如《海胆》这类歌曲,就能体验到这种味道。再比如更具律动质感。EDM的集中突显科技感,就是动用各种手段来打造高级场景的手法。但是在C'mon in~》里,节奏的质感是偏向于律动,也就是坚固旋律跟节奏。这种上世纪味道的律动质感,在陈奕迅的演唱配搭下,愈发呈现出黄金盛世的态势。
理解《C'mon in~》从理解“复古”开始,具体讲就是理解港乐黄金岁月时的特质开始。因为,本质上,专辑里的“复古”就是在向曾经的辉煌港乐致敬。

查看全部乐评

之外

陈奕迅

傅科摆

陈奕迅

一蔷知名乐评人、媒体人

推荐指数
分享

唱了一张城市流水账的陈奕迅越大越小

音乐是个奇妙的存在,唯有在音乐的世界里无论什么语言、什么文字、什么肤色……差异与不屑一个个开解。陈奕迅的音乐就是如此,唱到每个人的房间,心拿出来照亮后再把灯关掉。陈奕迅的奇妙处还在于他“越大越小”的声音,抛开歌曲不谈,我为这张专辑里呈现出又小了一岁的声音和状态鼓掌。我们感恩每一岁的成长,我们也该感谢在每一岁的成长中可以越活越小的自己。抛下成人世界的繁杂,当你行走在拥挤的斑马线时,把自己的灵魂放到天空中瞅一瞅,我们是那些可爱又热闹的小音符。
再放下“医生情结”我们单纯聊聊这张专辑的可听度,一篇城市流水账的音符流动,播放了一场日常记忆,不留痕迹。《之外》除外。

查看全部乐评

零下几分钟

陈奕迅

披风

陈奕迅

老杨河北卫视导演、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陈医生这次换了疗法

假期结束后,我们迎来了陈奕迅全新国语唱片《C'mon in~》。陈奕迅的音乐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感动,在繁华的都市中,每个人在奔波中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陈奕迅一直用声音在帮我们缝合这些伤口。如果说以前,陈奕迅用比疼痛更加疼痛的方式告诉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这次他是用一种快乐的态度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很幸福。
唱片制作很完整,在如今快消单曲为王的时代,这很难得。开篇《放》开宗明义,忙碌的我们需要放一放身边的事情,这不是逃避,“放”可以给我们空间,可以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精神去面对一切。这首歌非常正能量,为整张专辑定下基调。
《收心操》是一首场景化的歌曲,往小里说,讲的是长假结束后,我们应该收心,以进取的状态去迎接新的工作;往大了说,人生走到一个新的阶段,婚姻、晋升父母,我们都需要收心,需要放弃过去的随心所欲,承担更多的责任。
专辑以《披风》收尾,每个人都渴望有披风,有肩膀可以依靠,希望有人为自己撑起来一片天,需要庇护的我们是脆弱的,听完这首歌后充满希望,坚强无比。
这次陈奕迅用正能量的气场治愈了我们,换了疗法,疗效一样好。

查看全部乐评

念安娜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信仰与自由,一切旋律皆心律

天马行空的陈奕迅在创作时是不受任何条条框框束缚的,他用音乐来祭奠信仰,用音乐来释放情感,他只效忠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似乎也是陈奕迅这些年在创作音乐上唯一的坚持。所以整张专辑歌曲之间并无太大的花样噱头,就如歌曲《放》所说:放掉牵绊,放掉预料,放掉不安,放开形象,放下习惯,放下负担……暌违三年,让听众走进他那“唱”所欲为”的音乐世界里。
第一首歌《放》复古电音味道的伴奏,飘动着吉他摇杆拉出来的玄幻的音色,再配上陈奕迅式的磁性直白的嗓音,把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充满香港独立音乐味道的《收心操》,自由随性的《海胆》都能感觉到自由创作的音乐理念。尤其是单曲《海胆》,整首歌曲基调依旧以复古的编曲方式为主,甚至在后半段吉他SOLO 的音色都可以追溯到早年的G3吉他大师们的经典音色。选取非常干练的编曲方式,采用只有打击乐为主音量的伴奏形式,用陈奕迅自己和合唱的互动来完成歌曲主体部分,在后半段加入成熟复古的吉他音色和SOLO套路来作为点缀,让一首以复古元素为主的歌曲没有老气的感觉。除了干练洒脱外这是陈奕迅创作功底的体现。
3首歌听下来本应该沉醉于自我随性的情绪中,谁知陈奕迅一首《谁来剪月光》突然深沉了起来,还好作为陈奕迅的老歌迷,已经对他在音乐中深邃的思考并不陌生。还有《之外》带来的无奈,《零下几分钟》带来的思念,《披风》带来的坚强,喜欢抒情慢歌的粉丝自然会喜欢上这四首歌。不论歌词还是旋律恰到好处的走心之外也逐渐思量起人生的酸甜苦辣,这可能也是陈奕迅这些年来所积累的感悟吧,倒是寻常,却也珍贵。
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不采用稀奇古怪的配方和编曲,而同样打造出新奇有趣的音乐,又不乏深夜回忆昨天、青春、他、她,这就是属于陈奕迅的音乐语言,就像他本人开朗、有趣、直接、洒脱的个性。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而对陈奕迅来说岂不就是信仰与自由,一切旋律皆心律?

查看全部乐评

爱地人著名乐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一张港式的陈奕迅国语专辑

陈奕迅这次的新专辑《C'mon in~》,虽然是一张国语专辑,却又是一张港乐版的国语专辑,这种制作方式其实是不多见的。
通常来讲,香港歌手发国语专辑,通常会采取三种模式。一种是很多年前的那种模式,就是他歌手原本的粤语歌,重新填成国语歌词发行,另一种是请中国台湾地区或者大陆地区的音乐人,进行完全的量身定造,以国语歌手的标准来制作专辑,而这次陈奕迅的《C'mon in~》,则是一张完全由香港音乐人及团队打造的国语专辑,如果不是因为填词人是葛大为和易家扬的话,比如换成香港本土的词人用粤语填写,这就是一张从里到外的港台乐专辑。要知道,虽然我们叫唤了港台歌曲很多年,但实际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流行乐,是有很多音乐属性的差异的。
《C'mon in~》这张专辑的主要创作者和制作人,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叫陈哲庐,他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可能更闪亮:Jerald Chan。陈哲庐是原Swing组合的成员,而这个组合的另一位成员,可能在创作界的名气更大,他就是郭伟亮。除了创作过《喜帖街》这样的作品之外,郭伟亮还与陈奕迅有过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合作,比如《夕阳无限好》、《十面埋伏》、《幸福摩天轮》等等。
其实,单就Swing组合来讲,他们也曾经集体和陈奕迅有过合作,那就是在他们准备解散的周期,与陈奕迅一起组成三人档,共同完成了《…3mm》专辑。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没有了郭伟亮的《C'mon in~》,更像是国语版的《…2mm》。
《C'mon in~》并不是典型陈奕迅的国语专辑,毕竟陈奕迅牌的国语专辑,历来的重任就是市场、就是主打歌,但这些特征,《C'mon in~》真的没有。《C'mon in~》更多时候,还是一张完成度很高的复古专辑,而且在专辑的音乐整体性上,也同样做得很好。专辑的曲风既是陈哲庐擅长的放克、蓝调和爵士那种黑人音乐律动,也是那个人来疯的陈奕迅,个人最喜欢的松驰状态,一如他在舞台上自创舞蹈时那样的轻盈自在。
整张专辑的音乐,其实在第一首歌《放》中,就已经奠定了基调,《放》在音乐中是放克律动的放,但在情绪上,则又是英文歌名Relax那个放轻松的放。其实对于陈奕迅来讲,人们总是会以巅峰的他,去要求他的新作品,这也使得他在写唱歌时,难免会有一种紧绷的感觉。
整张专辑在律动部分,其实做的还是相当具有质感的。七、八十年代的放克舞曲,老派但却绝不落伍的电音,虽然比不上现在EDM那么音色密集,但更有一种旧时代的绅士、儒雅感。无论是节奏还是音色,陈哲庐也都处理得比较温和,对于大众歌迷来讲,不会像他以前创作过的那首歌曲名字那样,显得《重口味》。

查看全部乐评

朱白著名乐评人、书评人

推荐指数
分享

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该怎样真诚

陈奕迅已经到了那种怎么唱、唱什么都是绝对的殿堂级的阶段。他不缺少拥趸,也不缺少粉丝的尖叫,不管他怎样嘻嘻哈哈他那神一级的地位难以撼动……但是如果以上都是真实的且是他自己在意的,那么他还有必要继续唱吗?还有必要发表新唱片来安抚自己的灵魂吗?
从当年的青春出道惊为天人,不知不觉一个叱咤风云昨天还谈情说爱的歌手,就已经到了心慈面善的中年。陈奕迅用他的真诚编织了一首首轻松小调,他慨叹黑暗与浩瀚,他要远离大都市,他平舒直叙一个普通中年的焦虑与骄傲,他唏嘘时代更迭……他最最念念不忘的是跟你玩一玩时间的游戏、开一开那些不尴不尬的玩笑。在这张唱片的文案中有一句“只有他可以这样玩弄音乐!只有他可以‘唱’所欲为!”这确实不是什么精心构建的音乐大戏,但也确实又一次陈奕迅牌儿的音乐狂欢。只有他这么放荡、不羁还能这么美得让人浑然不觉。

查看全部乐评

SEAN某知名音乐平台主编

推荐指数
分享

愿做你的海胆

这张主要由葛大为与易家扬主创的专辑,整体下来,更多的是传达都市人的情绪与态度。可能因为先行曲《海胆》的原因,整张专辑,似乎都围绕了《海胆》的感觉在衍生主题,无论从《放》,还是《披风》,或者是《谁来剪月光》,陈奕迅在情绪、音色以及共鸣上,都处理的非常恰当,复古的曲风,也显得特别的俏皮。而陈奕迅一直在咬字功底上非常出色,能够把歌曲的很大一部分用意体现的更加完整,这也是陈奕迅在这张专辑上,值得一提的部分。

查看全部乐评

乐旻 媒体人,播客主播

推荐指数
分享

没有预设,放开了的陈奕迅

2009年陈奕迅凭《不想放手》专辑拿下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杯是从张学友和江蕙手上接过来的。也是在那一张专辑之后,Eason在国语专辑的领域,进入了一个不断寻求突破却又不断被自我的预设框住的过程。《上五楼的快活》在追求流行和独立音乐的平衡;《?》像是一张关于人生的命题作文集;《Rice & Shine》则把玩乐的陈奕迅和情歌的陈奕迅有意的做了一个区隔,做成一张概念双唱片。
这一张《C'mon in~》虽然在歌词的部分找了葛大为和易家扬两位老师各自负责快歌和慢歌,但是在音乐的风格格局上,是最近四张国语大碟里最丰富释放的。从专辑开篇的舞曲《放》开始,Eason就想告诉大家,这是一张放开束缚,没有太多预设的唱片。同样我们的人生,也不需要太多的设定。《收心操》用两口子轻松的假期居家生活情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爱与责任的话题;《海胆》里有天真与成熟共存的你我;《右上角》里有在网络中找寻存在感的你我;《床上的黑洞》里Eason拾起了他的玩兴,在Funk节奏中穿越到旧时光做了个甜蜜艳遇的美梦。专辑中这些快歌,都各自呈现出不同面向的自由与反叛,直到《傅科摆》里Eason用惯常的说理方式,挑战了爱情里过分的克制与规则。
不同于快歌部分的丰富多彩,专辑中四首慢歌则回归到“情”的本质。从放下到前行的主题,与专辑解开束缚的方向也很统一。《谁来剪月光》在讲放下过去;《之外》在讲放下得失;《零下几分钟》在讲放下执念;最后一首《披风》,则是希望我们都可以回归童心,带着盼望向前走。四首歌中既有传唱潜质很高的《谁来剪月光》。也有非常适合独处的时候聆听的《零下几分钟》。
没有了预设和框框的陈奕迅,反而做出了一张很适合自己当下状态也可以给到大家很多思考和能量的新唱片。《C'mon in~》就酱,听歌吧。

查看全部乐评

往期回顾

听蔡淳佳用歌声带你回归真我

第270期 2017-10-30

粉妈以爱演绎,流行摇滚正确打开方式

第269期 2017-10-31

回归乡村之作,有最本真的感动

第267期 2017-10-22

久违的小美,她轻唱着岁月静好

第266期 2017-10-18

随性做音乐,为何她被称作天才?

第265期 2017-10-15

2017-10-28

统筹 |孙腾   策划|包子   责编|包子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