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lle Monáe的最新专辑作为2018年开始到现在,外媒综评最高分的存在,除了强大的概念和完整性之外,还有为女性发声的帅气一面,如此高质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你确定不了解下吗?
大多数时候我们讨论一张唱片时只讨论音乐,但对于Janelle Monáe这似乎远远不够,不仅因为她的唱片常常以与影像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还因为,提到她,总是有关于肤色,取向等关于个体认同的问题。这次的新专辑「Dirty Computer」还因为是已故的天才音乐人Prince生前参与制作的遗作而格外受到关注。
从这张专辑中的人声和整体呈现出的仿佛属于70年代的整体氛围,的确听得出Prince对其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但通过这些歌曲和长达46分钟的同名电影的结合,我们更可以把这张唱片看作是Monáe试图建立的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在专辑的同名影片中,Monáe扮演的编号57821的机器人Jane,从计算机里呈现的“Dirty”,到接受自己被“Clean”,再到最后重新认知自己的新身份,也正对应着专辑曲目的三个段落。值得一提的是,在专辑的前四首歌探讨到“Dirty”的题目时,歌曲的基调并不是阴郁的,反而有很活跃明亮的基调,似乎是站在公众认为的Dirty的反面,对于自我肤色,欲望等等与生俱来的东西的高度认同;在专辑中对应“Be Cleaned”的第二个段落中,「Pynk」这首以明亮的吉他和合成器共同作用,气氛愉悦的作品非常值得注意,MV的画面中无论是服饰还是唇色,都对应了非常鲜艳的粉色,极具冲击力的画面,站在忧郁的Blue的对立面上,高唱着自由与释放。专辑中唯一出现了忧伤和冲撞感的歌曲是「Don’t Judge Me」,其结尾的弦乐与吉他搭配的段落,营造出了一种轻柔的忧伤感,在电影的剧情里,这是过去的爱即将被清理出记忆的段落。
「Dirty Computer」是一个整体的作品,单从音乐的部分来评判,它是精致而完整的,结合了影像之后,你或许才能解读到更多。这也是Janelle Monáe的特色之一。
I Like That
Janelle Monáe
Dirty Computer
Janelle Monáe
Janelle Monae小姐在欧美乐坛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她目前正式发行的三张专辑张张好评,在媒体综评上最低的也有85,在近十年的所有歌手当中,唯有Kendrick Lamar能与之一战。而她在坊间最出名的歌曲却是只客串了几句的《We Are Young》,而她被更多人熟知却是因为出演了去年两部奥斯卡大热电影《月光男孩》和《隐藏人物》,可以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也事出有因,Monae小姐的音乐太高端了,要去欣赏她的音乐需要一定得门槛,而她做出得专辑也基本不怎么考虑普罗大众的审美,前两张专辑和先前的EP合起来是一部音乐小说,构思概念之庞大复杂,编曲配乐之考究精湛,都非常的考验听众的音乐素养。而新专辑《Dirty Computer》虽然在先行的部分单曲中Monae已经试图放下了一点身段考虑市场审美需求,但当整张专辑伴随音乐电影一起释出时,你依然不得不感慨这位娇小女子的鸿鹄壮志,这依然是一张审美非常高级、内容非常深刻的概念专辑。
专辑标题的两个单词言简意赅的概括了这张专辑的内容,“dirty”意指专辑中会有很多关于sex内容的讨论;“computer”则延续了Monae前两张专辑的科技元素“Android”,而这次则更近一步以此来比喻获得独立思想后的个体。在听这张专辑前,你需要提前了解的是川普上台后这两年美国社会掀起的黑人平权、LGBT平权以及女性平权“Me Too”运动,这张专辑紧紧的围绕这几个当下的社会议题来讨论。
专辑的开场同名曲就是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Computer的内心独白,背后的主题其实是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讨论,这比什么“道德,得到,道德”不知道要高级到哪里去了。专辑另一首充满科技元素想象力爆棚的歌曲是《Take a Byte》,谐音“bite”,这首歌描述了一个于人类调情的计算机,货真价实的“dirty computer”。前面一首编曲有些90年代Janet Jackson风韵的《Crazy,Classic,Life》则直接道出这张专辑的主题“Young black wild and free”,歌曲的内容很耐人寻味,在开场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后,Monae非常直接的说出了既然美国梦倡导人人平等,为何当代美国不同人种之间还存在着如此显著的待遇差距与歧视。内容同样辛辣的还有《Screwed》,这首歌则讨论了美国社会缺乏真实,媒体管控人们的思想,造假现象泛滥,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以及日益严重的暴力问题,歌曲很有趣的说出如果把暴力转化成sex,那么这个社会会和谐很多,顺带引出了专辑中段以“dirty”为主的内容。
专辑中段聚集了这张专辑的所有主打歌,是全专的最高潮,有趣的是这几首主打歌曲风格有trap,有funk,有R&B,还有Tribal,几乎没有一首歌是完全相同的,专辑音乐丰富性可见一斑。其中《Pynk》和《I Got the Juice》把标题中的“dirty”发挥到极致,也许看过前者mv的朋友都猜得到,“pynk”是贝塔的隐喻,看单曲封面上Monae裙子的形状你就懂了。这首主题与歌词如此大胆露骨的歌曲实则是借此意向讨论女性自我意识的认同与崛起,她倡导女性要为自己的独特性征而骄傲,无论你是什么宗族、信仰和性取向都要勇敢爱自己。《I Got The Juice》顺眼着这个话题,聚焦在女性sex方面的内容,“juice”象征着什么,大家都懂的。《I Like That》不再像前面几首歌的表达那样隐晦,而是直截了当的唱出“I was just the only one, I never follow, I like that”,这是一首对个体差异的自我选择、自信与自爱的赞歌,跟撸主开头说的“computer”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概念。专辑的这个主体部分完美的阐述了整张专辑的主题概念,详细又不失聪明的阐述将这张专辑的段位推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随着interlude《Steve's Dream》褪去(对应开场的《Jane's Dream》),专辑来到了尾声段落。音乐风格也由前面典型的黑人音乐变得非常70s的迷幻、根源与摇滚气息,其中的《So Afraid》几乎可以放进PJ Harvey近两年的专辑中了。这个章节中的《I'm Afraid》仿佛把听众从前面美丽梦境拉进了现实的泥沼深渊,前面那些的种种愉快的幻想面对现实世界的压力,主人公的内心其实是“afraid”的,这首歌瞬间将这张专辑跟近年来很多宣扬平权的专辑拉开了差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是如此赤裸,结尾这处神来之笔简直如当头一棒,相当真实的惊醒了听众,路漫漫其修远兮。结尾曲《Americans》再次呼应开头,对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进行了采样,但有趣的是比起开头原封不动的引用,Monae借用原文演讲的句式把其中的内容都改成了当今美国的热点议题,包括黑人平民被白人警察枪杀,男女员工职场待遇差距,同志平权受阻,特朗普在墨西哥建围墙等社会与政治事件等。《Americans》之于《Dirty Computer》犹如《Formation》之于《Lemonade》,都是动员普罗大众的去直面当前社会的顽疾,是整张专辑的政治意义的升华。
最后说回这张专辑的音乐形态,很多人说Monae在这张专辑的音乐Prince的痕迹太深,撸主私以为不尽然。虽然《Make Me Feel》可以说是《Kiss》的2.0版本了,我们也知道Monae小姐对Prince的喜爱,但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仍然是Monae前两张专辑的延续,在管弦乐的宏大铺陈以及电子元素的灵性点缀下,R&B、Funk与Rap音乐的结合,只不过这次的元素更加丰富,迷幻乐、摇滚乐、Tribal、Trap等元素琳琅满目。当然,这个fusion能力可以说是师从Prince了,但单论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专辑的大部分还是与王子有着一定差别的。总之,《Dirty Computer》是今年乐坛的最大惊喜,这无疑是一张会被载入史册的精品。
So Afraid
Janelle Monáe
Americans
Janelle Monáe
Monae的歌曲有一股浓浓的上个世纪遗风,这可能跟她歌舞剧演员的出身有关。细细的听她的作品你可以发现,每首歌的讲述都有头有尾、言之有物,故事感和讲述感都是十足的。而且演唱技巧的丰富性让她的歌曲感染力十足,配乐也偏向舞台风。《Screwed》的掌声伴奏和节奏会让你莫名想起杰克逊,仿佛回到了那个黄金的年代,音乐一起听众就会跟着节奏跳起来。
她的品位是偏向传统的,虽然我们也可以听出编曲中的时尚元素,可是内核还是80后记忆中的审美取向。在遍地听GAGA的美国青年人里,这种品味能否得到认同尚不可知。虽然她09年就有过格莱美的提名,但是毕竟还是与大奖擦身而过。不过这种遗憾也无所谓,因为有我们懂她就足够了,坚持风格是需要一点傲气的。
Crazy, Classic, Life
Janelle Monáe
Take A Byte
Janelle Monáe
在《Dirty Computer》里Janelle Monáe 展示出Beyoncé的气质。最直观的,此刻Janelle Monáe兼具音乐层面的野心以及意识层面的强势。
从这角度来讲,《Dirty Computer》对于Janelle Monáe的意义,就是《Beyoncé》、《Lemonade》对于Beyoncé的意义。都属于,通过立体的概念专辑,来完成自我升级。直接简洁告诉世界,我是谁以及我将能成为谁。如此划分,《Dirty Computer》实际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反思,第二部分是确认,第三部分则是开拓。
第一部分包括《Crazy, Classic, Life》以及《Jane's Dream》等歌曲,均是在对自己进行剖析,关于形象,关于思想,关于关系,如此种种都是将自己放置于社会以及世界的语境里,完成自我审视。第二部分包括《Make Me Feel》、《I Got the Juice》等歌曲,这段落是在反思基础上对于自我的认可。即,作为歌手,Janelle Monáe热衷于“能力圈”内的创作,专辑里在Funk、R&B、Pop等多种乐风领域都有涉足。作为明星,Janelle Monáe则是坚定的“女力”卫士,如同Beyoncé在作品里持续表达出强势,此番的Janelle Monáe同样展示能量。
第三部分则是由《Don't Judge Me》以及《Americans》等组成,这部分属于展望未来,即坚定开拓前路的决心。其中重点是维护两方面特质,首先自然是“女力”,未来Janelle Monáe必定将继续坚持拓展这方面的表现力。其次是“美国”,在音乐方面在意识方面,这种种族辨识度都是必须强化的关键。
作为概念专辑,《Dirty Computer》足够立体,音乐维度以及内容维度的支撑都足够。凭借这部强势作品,Janelle Monáe的音乐型格进阶升级。
Jane's Dream
Janelle Monáe
Screwed
Janelle Monáe
这是一张下了血本的概念专辑,据说在听之前一定要看一下电影,通过48分钟的音乐电影清晰的了解专辑所要表达的全新概念;可以说这是一张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开场的同名曲《Dirty Computer》以人声作为铺垫,配以强劲有力的鼓点,加上Janelle Monáe沉稳大气的演唱,听起来十分舒心;整首歌旋律简洁流畅,朗朗上口,只需一遍便再也挥之不去,非常洗脑。另外推荐《Make Me Feel》,歌曲融合多重元素,节奏轻快带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Janelle Monáe演唱收放自如,肆意张扬。Janelle Monáe声音略带沙哑,发声点把握的很不错,演唱时消耗比较小,爆发力十足。善于用较小的力量爆发出最大的能量,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Django Jane
Janelle Monáe
Pynk
Janelle Monáe
Dirty Computer依然继承了Janelle Monáe的灵动曲风,专辑整体制作在看完音乐电影后脉络越发明显,尤其感慨化繁为简的功力,专辑前半篇音乐跳跃俏皮很心水,而旋律层次愈发激进直至奢华史诗,做到了黑白大融合。Grimes这样的小魔女加入,更加增添几分灵气。而贯穿整张的黑人节奏多样古怪,整体概念性极强,先行单曲里评价较低的Django Jane放在专辑里显得异常配套,而Make Me Feel简直要高能了,而到最后的So Afraid直接嘶吼出来格外出挑。PS:弹舌头打出的节奏真的很COOL。
Make Me Feel
Janelle Monáe
I Got The Juice
Janelle Monáe
我当然知道Janelle Monáe的这张新专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附件,那就是《Emotion Picture》,即以解读的方式,为专辑所制作的一部超长音乐电影。很多人会说不看这部电影,就不知道这张专辑的意义,甚至还有人干脆把这张专辑,当成了这部音乐电影的原声。
对于这些,我是不太同意的。比如说这张专辑是音乐电影的OST,那简直就是本末倒置。至于说不看电影就理解不了音乐,那么错的往往不是歌迷,而是专辑本身。
其实,《Dirty Computer》的基础概念并不复杂,就是在这个越来越有人工智能趋势的时代,用具有想象力的创作,呈现出人类本色的温情、私情、欲望、族类等等,一方面写出了现实,一方面也有点反智能的意思。这种概念,很多人文性的音乐人都有,而Janelle Monáe只是在这张专辑里,把概念做的很科幻、很统一。当然,也很堆砌。
当然,从音乐的角度来讲,《Dirty Computer》这张专辑确实可挑剔的不多。毕竟,它还是Prince生前一手掌控的专辑,在很大程度上,《Dirty Computer》这张专辑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七十年代的那种音色、氛围及感觉,恰恰就在于Prince坐镇。
Disco、Soul、Glam Rock,都是Prince的特质,也是Prince所处时代的特色,即使加入了一些时下的电音或者Rap,也改变不了专辑的音乐本质。
不过问题也出在这张专辑实在是太Prince了,反而让Janelle Monáe在其中的存在意义,更多只是人声歌手。甚至就连她的创作本身,也快被Prince的制作给盖住了。
另一方面,这张专辑固然有柔和、耐听、舒服的一面,但作为一张在概念主题上其实很激进的专辑,专辑在音乐上却还是缺少一点锐角和锋芒,不像历史上的许多经典专辑那样,一出现就给人大杀四方、无比惊艳的感觉。
Stevie's Dream
Janelle Monáe
Don't Judge Me
Janelle Monáe
现代感极强的专辑,Janelle的这张专辑的主要创意,是她用最具音乐多样性来展示脆弱却也强大的部分,用强大的自我方式,传递了具有挑衅的欢愉。她表明了巧妙的抵抗和流行音乐并不是相互排斥的。Janelle在“Django Jane”中添加了一个纯粹的说唱曲目,宣称“我们不再隐藏”,并提升了“高度的自我意识”,令人惊叹,同时在专辑中也增加了非常流行的“Pynk”。总的来说,《Dirty Computer》一张值得等待的专辑。
听这张专辑之前一定要先看电影,长达48分钟的音乐电影将专辑《Dirty Computer》里蕴含的概念全盘托出。此前这种下血本制作概念专辑的有Michael Jackson和大导演Martin Scorsese合作的《BAD》,所以Janelle Monáe所带来的《Dirty Computer》无疑是歌迷不可多得的视觉+听觉享受。
专辑由Prince参与制作,曲风走向囊括了Funk、Hip-Hop、R&B等经典元素,所有流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以Janelle Monáe的特质作为伏笔,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同时从跳跃的电影构图模式里你也可以捕捉到从科幻到现实,从淳朴到时尚的让你脑洞大开的画面。另外Janelle Monáe对歌词的领悟力,以及对全专概念的倾注力可以说是十分用心了。
印象最深的是同名主打《Dirty Computer》。如果单纯提炼出主旋律来说,这首歌非常简单,但是被 Janelle Monae以自己最适合的key 低声吟唱的时候,就突然有了一种魔力。熟悉歌唱的人都知道,对于演唱而言,大部分人的中高音相对比较好控制,掌握一定技巧和熟练度配合少许的天赋,演唱中高音歌曲都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而往往重低音的表现就更多的依靠个人天赋了,低音发音时虽然并非什么难事,但是低音想要表现稳定,变化丰富且音色独特就难上加难了。然而Janelle Monae在这首歌的重低音方面就发挥了个人独有的天赋,浑厚且细腻演绎出了最简单的乐句,不紧不慢的情绪控制,让歌曲有着独特惬意的听觉享受,至少不会显得那么狂躁野蛮。
新科技带来的福利和烦恼交织在一起令人又爱又恨,似乎《Dirty Computer》也看出了这一点。《Take A Byte》 以电脑传递信息的方式为比喻,谈及了关于男女私情、社会现象等话题。在电影中闪烁着用来窥探的监控镜头,看似是出于最新的科技时代,实际是被绳索捆绑束缚着的。《Django Jane》带着自嘲和宣泄,讽刺着社会的浮夸,就算是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们依然还很难摒弃内心的欲望,只不过我们从原有的环境踏入了二进制的名利场。
其实像《Dirty Computer》这样的专辑是我一直很期待的,这类音乐专辑通常有概念、有主题、有抓耳、还有创新,可以说它可以在有限的限定条件内最大程度做到令多数人满意,这是很难的事情。
例如第一首同名歌曲《Dirty Computer》,它的起始句便勾勒出欧美独有的合声线条,给人一种教会R&B的既视感。副歌反复重复的“Dirty Computer”以及副歌进入前和声处理都非常专业讲究,在编曲的层次上也充分给予歌手人声更多的空间感,所以不论是伴唱还是Janelle Monae的人声,都会产生一种声线交织的未来感,很妙也很酷。
继续向下切换曲目会发现,《I Like That》与《Dirty Computer》是存在主题首尾呼应的,同样的人声合声伴唱,《I Like That》的主唱人声明显跟紧凑密集,编曲层也放大了电子合成音色的占比,这种很富有未来感的专辑,很容易使我联想到如今热门的“AI智能”。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专辑,在听专辑之前,最好先看一遍音乐录影带,里面有很多镜头都在致敬经典电影,折射出了政治和女权的现象。《Dirty Computer》这张专辑单曲的歌词不一般,都有寓意,有她自己深刻的想法。
《Make Me Feel》、《PYNK》、《Don’t Judge Me》……几乎每首歌都是她在强烈的表达内心对事物的一个态度。从歌曲可听度的角度来说,也自然属于优质级别,保持了她的水准,听完只有两个字:带感,每首歌的编曲不会让你腻,保证新鲜感的同时也耐听。
又双叒恋爱了!小女友梦幻上线
第308期 2018-05-12
挑战听觉习惯的TIA能有多前卫?
第307期 2018-05-01
混搭玩的溜,还得听猴子
第306期 2018-04-17
盆栽情伤多重?扎心新作了解下
第305期 2018-04-14
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专辑长这样
第304期 2018-04-10
统筹 |孙腾 策划|包子 责编|包子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