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的前半张完全摆脱了李荣浩过往音乐的路数,充满着Indie Rock、Alternative Rock和迷幻音乐的气息,尤其是《乐团》和《我知道是你》,吉他和贝斯的编曲路数让人不禁想起草东没有派对,而提前发行的《王牌冤家》则贡献了非常抓耳的hook。
专辑的后半张由两首浩式情歌和两首旋律同样颇优的Pop Rock以及一首朋友圈刷屏的四秒神曲构成。除了已经逐渐开始烂街的《年少有为》,《耳朵》是另一首会走红的歌曲,李荣浩已经做到了5张专辑每张都有hit的战绩,这样的成绩在如今的男歌手中已经找不出第二个,几乎是可以与当年巅峰时期的陶喆和王力宏流行程度相媲美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新专辑的songwriting又回到了他前两专的水准,差不多是今年华语乐坛的顶尖水平。
虽然这张专辑有颇多的亮点,但在填词方面依然和以往一样拖后腿,李荣浩包揽了专辑的大部分歌词,虽然像《年少有为》和《成长之重量》都不禁让人心生共鸣,但不得不说很多词作只能说中规中矩,李荣浩还是需要一个类似方文山之于周杰伦这样的御用填词人来保驾护航,要不他很多优秀的创作都离成为传世经典差那么一口气。
从今年目前为止的华语流行乐坛来看,《耳朵》无论从创作、制作和演唱都位于金字塔尖,李荣浩已经握稳了明年的金曲奖的入场券。
乐团
李荣浩
我知道是你
李荣浩
李荣浩的品味介于流行与民谣之间,他偏爱的歌曲没有生离死别的大气,轰轰烈烈的爱恋。让人听来总是细腻绵长的情感纠葛,对佛家七苦中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遗憾和释然。无论是他自己的原创还是他选择的歌词,在创作上都相对婉约,某些歌词在字里行间容纳的情感丰富上甚至不亚于知名民谣作品,但场景又充斥着都市的喧嚣和遗弃感,从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流行音乐中的赛博朋克风格。这是他独特的标签,也是成名的利器。
特别推荐《耳朵》这首歌,词作者文旻不愧才子之名,全篇写的是听觉和感伤,营造了一个极致细腻的感官世界。一个静态的画面,定格在一个人的晚餐上。全词最巧妙的是“谁的脚步近了?谁的脚步远了?我都竖起 耳朵,听着楼道里,还是空空荡荡的。”作者用听觉勾勒出一个充满回忆伤心欲绝的故事。直到最后一句“左右耳朵也埋怨着,最近少一个人好寂寞……”才点出词的主旨——失恋。歌词构思精妙,诗意盎然,意境隽永,实数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
李荣浩的歌曲风格和当下的青年人心态是无比契合的。陈奕迅唱到自己“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他亦是如此,用叙述的技巧去感动人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人们经历过热火朝天的口号时代,又走过了榨干梦想的创业时代,疲惫的我们缺少的只是倾听和说服。大家需要这样一个感同身受的声音,分享挫折和失败带来的虚脱。于是,李荣浩被大家喜爱了,自然地如同偶遇了一位年轻的邻居。
耳朵
李荣浩
《耳朵》最受关注的当属专辑收场曲目4秒钟的《贝贝》,这首歌曲可谓是给予大众以发现宝藏般的狂欢,但其实,对于李荣浩而言,这并不算什么。因为,这就是属于他的常规操作。
通过制作出一首4秒钟的歌曲并且坚持将其放置于完整专辑里,李荣浩想告诉市场的是,他不一样。
“不一样”具体表现在,首先他处于主流市场里,但他对于音乐的创造跟工业化不同。比如,《耳朵》整张专辑基本算是李荣浩的作坊式产出,他独自完成贯穿创作、制作、演唱等多环程序。这种全覆盖的全能表现就是标准的反工业。他,更像是这个时代的手艺人。其次他擅长制造流行歌曲,但总习惯在细节处保持“另类”取向,《耳朵》里诸多歌曲都符合标准的流行质感,《王牌冤家》、《念念又不忘》、《年少有为》等歌曲就都属于最明显的“抓耳”作品。而《贝贝》这样的歌曲有能一秒钟来证明,李荣浩不是常规的流行歌手,他有自己的思考,他不会磨灭这种“另类”型格。
关于“另类”,其实《耳朵》整张专辑就是区隔于市场潮流的作品,这是倚重吉他音乐的专辑,单纯这个立足点就足够跟诸多EDM、Hip-hop逻辑的音乐彻底区分。这属于李荣浩的坚持,因为他作为音乐人对于传统的吉他音乐格外看中。并且,这是他的“能力圈”所在,在吉他的逻辑中,他能够创造出远胜过电子音乐的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讲,李荣浩是在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跟整个潮流进行“对抗”,这种诉求值得肯定。而他细节处所表达出的“另类”其实是一道风景,提醒着我们,世界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各位都可看到,专辑封面上那奇怪的“补丁”跟“线条”,简直就是属于反时代的艺术创作。
贫穷或富有
李荣浩
在前两张专辑接连大热之后,听得出李荣浩在努力寻找自我和改变的平衡,但在《有理想》和《嗯》这两张专辑中做的似乎都不太成功,前者与过往作品的重叠度很高,略显保守,后者又有些用力过猛的做了一些另类的风格尝试。
包办创作的音乐人的优势,不只在于词曲鲜明的个性化风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在他们个人音乐人设的延续性。李荣浩的新专辑《耳朵》从首支双单曲曝光便打出“复古”概念,随着前期主打单曲一首首的曝光,让听众越来越确定,这一次的李荣浩,可以让整张专辑回归到水准之上。
李荣浩式个人风格强烈的旋律无论是辨识度还是流行度都已经反复被时长验证,而复古概念和他本人性格的契合点,首先就在于一种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沉默与念旧。像《念念又不忘》、《年少有为》这么草根又坦诚的歌,既是最李荣浩的表达,也势必会引发无数听众共鸣成为专辑里的传唱作品。
专辑里像是《王牌冤家》、《我知道是你》等几首歌,在保留他个人性格特质的同时,在编曲上又花了心思去雕琢,呈现出各不相框架与面貌,从第一直感上说,是区别于他过往作品的。这样的改变让人喜闻乐见,也自然的避免了整体旋律线条过于规整缺乏惊喜的问题。再加上收尾一首意想不到的4秒超短创意话题曲《贝贝》,让这张专辑真正做到了有保留、有改变,有惊喜。
念念又不忘
李荣浩
王牌冤家
李荣浩
我知道是你
李荣浩
李荣浩这次的新专辑,焦点集中在最后一首《贝贝》,因为它只有四秒。这在但求新颖的娱乐时代来讲,必然会因为体裁的特殊,成为一时的焦点。但在独立音乐、摇滚音乐领域,却经常会有艺术家,去创造诸如此类的创意。这种创意,对于创作者来讲,可能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甚至是创作者自己,都要在过后去补充不同的含义。而对于大多数歌迷来讲,则对解读的过程更感兴趣,比如为什么叫贝贝?为什么只有四秒?
但《贝贝》肯定不是李荣浩新专辑的音乐重点,《贝贝》的创意有一种老摇滚音乐人的嬉皮士精神,而作为过来人的李荣浩,其实在这张专辑上真正的创作支点,应该还是一首叫《乐团》的歌曲。
直到EDM已经开始成为主流,数字化制作已经成为习惯,那些最真实、原始的Band Sound,也开始成为一种过去式。如果说摇滚老兵,还不得不延续三大件、四大件的传统,那么流行新人,就显然早已经舍弃了这样一种创作逻辑。
但李荣浩的这张《耳朵》,依然是一张用摇滚及一些布鲁斯元素,所创作并制作的流行专辑。专辑整体上保持了李荣浩的旋律线Flow,《念念又不忘》里的深情款款,《贫穷与富有》里自弹自唱的洒脱,以及《年少有为》循序渐进的释放,都保持了李荣浩创作悦耳动听,又不失一些自我的格调。这种格调,其实就是从《李白》、《模特》到《歌谣》等作品形成的Flow。
但李荣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既匠心又有巧思,尤其是在保持个人创作特色的同时,也会引入一些新的元素,来让自己的作品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比如上张专辑《嗯》里,对EDM元素恰到好处的引用,以及这张专辑的《王牌冤家》,用复古色彩的电子乐去体现音乐,就很容易给人一种特别的新颖感。
再比如说这张专辑的《乐团》,确实是一首回首青春乐团往事的歌曲,但实际上整首歌曲副歌的律动,李荣浩是在用一种近似House的方式在创作,也让乐团的故事变得崭新。
乐团
李荣浩
自《模特》之后,李荣浩已经相继推出了5张专辑,此次《耳朵》的发行,为他的音乐生涯再添自信和突破。
说到自信,作为有着多年幕后创作经验的李荣浩,从一专开始就在乐坛里崭露头角;说到突破,李荣浩这几年一直全方位尝试各种音乐风格,简单说在陆续寻找更能被大众接受的旋律调调。或编曲,或作词,或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他一直试图超越在听众脑海里扎根的首专《模特》。可以说,在创作、演唱这条路上,李荣浩最想超越的是他自己,换言之是超越《模特》里的那个自己。
这次带来的《耳朵》,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与《模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可听性和概念性都很强,但相对于《模特》,《耳朵》则显得更为大胆、新意。
10首歌曲李荣浩担任了大部分的词曲工作,藏在专辑中有关他的个性、特点、习惯并没有过多的改变,倒是略带复古风的编曲让专辑呈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情怀。讨巧的是李荣浩还从中加入了摇滚、R&B、爵士等音乐元素,使得整张专辑保留了自己特色的同时,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熟悉又新鲜,走心又抓耳。
当然这也是一张从侧面彰显李荣浩才华的专辑。特别是《贫穷或富有》里木吉他和电吉他之间的转换,让歌曲呈现出清新自由的气息。这首歌里李荣浩不仅包揽了词曲,同时吉他、贝斯部分也亲自上阵,搭配荒井十一的鼓点,以及自带故事性的嗓音,让歌曲在清新自由上又多了一层画面感。另外同名主打《耳朵》前奏的钢琴声响起时,就像为歌曲的情绪铺垫出寂寞的讯号。文炅的填词,同时编曲里加入的长号、小号、萨克斯和弦乐营造出的爵式风颇有瞬间回到8、90年代华语乐坛巅峰时期。
另外《年少有为》蔓延而来的气息就如同当年听《不将就》时的感觉。两首同为描述情感经历的歌曲,只是《不将就》听到了一丝纠结,而《年少有为》则将更多的执着写进歌词里。特别是曲子中大量弦乐的运用,以及李荣浩本人精湛的吉他技法,包括唱腔里自然收放的情绪,甚至MV里根据歌词拍摄出的小故事,都让这首歌呈现出了淡淡的美好感。这也和歌词“在婚礼上多喝几杯\祝我年少有为”不谋而合。
听着专辑,不禁想起李荣浩说过的一句话:歌和生活是一个道理,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比起大红大紫、讨好听众,李荣浩更愿意做自己,我想这也是专辑为什么叫《耳朵》的原因之一吧。专辑是不是流行,是不是复古,复了谁的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的李荣浩显然很努力地从音乐中找回了自我。
累了的时候我闭上了眼睛,难过的时候我闭上了眼睛,害怕的时候我闭上眼睛…可是耳朵永远都不会关起来,即使周围一片死寂,我还是能听到心里的那些声音。音乐也许才是留到心底最好的声音。
我们也许不能选择看到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听到什么。有些爱,看不到,但听得到。请保护好你的耳朵。
这一次请不要注意李荣浩的小眼睛,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一个只有音乐和声音的李荣浩。依然是一个可以带给你片刻安宁的李荣浩。他偶尔的小幽默藏在《我知道是你》,他偶尔的小炫技在《成长的重量》里跳了几节,他偶尔的小甜蜜充斥在《张家明和婉君》的小细节里,他偶尔的小调皮就是4秒的《贝贝》,他偶尔的小神秘散落在《王牌冤家》,他偶尔的李白诗态在《年少有为》里可以撞到。
对于李荣浩我们期待他首首是《李白》,倘若真那样了,那还叫有生命的创作吗?音乐是有血肉有模样的,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李荣浩轻松就可以抵达流行的终极意义,像是音乐的某个区间里的神童,不需努力,无需多余付出,也没有太多的动作,就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某个标准。
《耳朵》作为一张唱作人的唱片,里面有太多的骄傲,但事实上李荣浩并没有太在意这些异想天开灵光一现的东西,而是将之打磨成了一种淡然且完整的唱片。《耳朵》《王牌冤家》《年少有为》等等歌曲,是见证李荣浩成为罕见的在作词上非常有感觉的音乐家的例证。
李荣浩轻松地打量着周遭生活,不动声色地成为生活和感情的观察者,他没有太用力,就已经敏感到让很多乐迷长吁一口气——这才是我的心里话啊。那些可以让一名创作者感到骄傲的东西,在这张《耳朵》中好像是被李荣浩刻意隐藏了起来,至少它们没有太外漏,李荣浩一身轻般地上路了,得到和看到了更远的远方。
知不觉距离李荣浩的上一张《嗯》已经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李荣浩除了上通告、开演唱会、帮其他歌手写歌之外,还潜心筹备着自己的新专辑《耳朵》。这张专辑颇令我意外的是李荣浩竟然在专辑中收录了其他人创作的歌曲,并且将《耳朵》设为专辑名称,这对于以「唱作音乐人」为人设标签的李荣浩,属于非常罕见的。这就像周杰伦这类音乐人,几乎不会在专辑里收录别人的作品。
然而李荣浩这么做也不是没原因的,一来是李荣浩很喜欢这首《耳朵》,二来从专辑概念传承的角度,「耳朵」是一个很妙的专辑立意,可以传达李荣浩对「听觉想象」的音乐思维,这种名称层面的暗示会让听众不时地提醒自己:我一定要仔细听完它,因为我和李荣浩是在用耳朵交流,不是在用八卦交流、也不是在用眼睛交流。当我们坦诚地用听觉聚焦内心的时候,耳朵所交互的信息,才是真正的心有灵犀,才是音乐人独有的听觉默契。至于贝贝的梗,还是少玩为好,否则真是给李荣浩招黑呀。
李荣浩的歌总会给人一种非常真切的痛,不愿妥协于世俗的倔强,往往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
此次李荣浩带着他一手包办的第五张创作大碟《耳朵》归来,也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惊喜和感动,大胆的用“耳朵”寓意着李荣浩的用心。希望通过听觉,感官到另外的一个音乐世界。新专中《王牌冤家》《念念不忘》《年少有为》都是大热的单曲,无论是编曲的多样化,还是“李荣浩式”的独有配词,无一不在向大众宣布,那个熟悉的李荣浩又回来了,摒弃了前传的“突破自我”,回归了自己的本心,继续用他懒懒的声音和随意的调调,给这个物质的世界中,被寂寞填满的人们带来了些许的温暖和感动。
21飞行员的「超风格」神专
第336期 2018-10-05
心灵捕手LANY,一张心碎之作,既绝美又疗愈。
第335期 2018-10-05
Lady Gaga联手Bradley Cooper 带你感受明星的诞生
第334期 2018-10-05
许茹芸在突破的繁花中绽放
第333期 2018-09-20
GOT7给鸟宝宝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第332期 2018-09-17
统筹 |孙腾 策划|severide 责编|severide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