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圈自称“高手”,这话换别人说可能有些狂,但放在胡彦斌身上,却还真是无可指摘。毕竟,经历18年积累,胡彦斌的音乐实力的确配得上“高手”这个俩字。
从1999年算起,胡彦斌在音乐界出道至今刚好18年。对他的音乐来说,此刻已然“成年”。他的最新单曲《高手》就像是一个“成人礼”,让人看得出胡彦斌音乐鲜明的内涵和外延。
高手
胡彦斌
内涵无疑就是R&B。从《我是歌狂》充满灵气的初试啼声,到《文武双全》不像新人表现的天生乐感,在那个刚刚嗅得到R&B大潮开端的千禧年初,胡彦斌就已经开始展现出玩儿转R&B的架势。此后,随着《文武双全升级版》《MUSIC混合体》《音乐密码》创作、制作比重的加大,胡彦斌为自己奠定了内地R&B第一人的称号,也影响了一大批内地R&B乐迷。
有梦好甜蜜
胡彦斌
进行式
萧亚轩
外延则是流行融合。在R&B的基底之上,胡彦斌在音乐创作和现场表演中,都将最流行的配料纳为己用。哪怕是在一些情歌中,也能听到最时新的元素闪现:2007年至2009年的《男人歌》《失业情歌》,有着Urban-Pop和中国风的印记;2011年后的《Who Cares?》《大一号》《X》,则加入Electronic/Rock/Dance元素,不落潮流。
男人KTV
胡彦斌
小半
胡彦斌
这些专辑都显示出胡彦斌灵敏的音乐嗅觉和很强的音乐改造能力——他总能把各种元素用得很恰切,加上独有的唱腔,共同形成很“胡彦斌”的音乐。
本月发行的上一首单曲《Give me a chance》就是如此,胡彦斌把原本应该挺R&B构架的创作,改造成一首时下流行的Future Bass舞曲,再次呈现出音乐高手的求新求变之心。
Give me a chance
胡彦斌
最新单曲《高手》则更像是一种“进化式的回归”:胡彦斌重返R&B的舒适领域,却拿不同的合成器采样和编曲,重构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听感的R&B作品。
“冷感”大概是最直接的感受。歌曲开头冰冷回荡的键盘、压缩采样的人声,好像跌落在一个午夜压抑的梦境空间。直到胡彦斌主歌声线的出现,才把人从梦境中叫醒,迎来歌词打造的清醒时刻:“我是高手面子该丢就要丢/信用积分不能失守”。
高手
胡彦斌
事实上,这种冷感氛围的营造,或许也应和了胡彦斌创作这首歌的情感初衷——在一段感情降至冰点后,梦中人往往才后知后觉获得清醒,所以才能写出“有些人你认识了很久/做的事你却看不懂”这样的歌词。更像是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无情感慨:“深爱的感觉会被利用/善良的人无法走到最后”。
可以听出来,这首歌音轨虽不多,编曲虽不繁复,但每种合成器音色的选择都颇为讲究。因为对于电子音乐来说,通常大家说的“俗气”与“洋气”,往往就在合成器音色选择的微妙差别。《高手》所打造的音场,其实已经和国外制作的感觉并无太大差异了。
所以,编曲已经从侧面印证了胡彦斌“高手”的主题。但唱的部分胡彦斌还是再秀了一把“高手”招式:“我是高手你不是我的对手/我在热搜你在走丢/有的路千万不能回头/有的人见了也别再招手/In the end/you will forget my name”。
说唱节奏对比急剧强烈,六连音的唱法也是气息与节奏的双重考验,胡彦斌依然可以精准把握,游刃有余完成真假音转换。这是他的“大招”,也竖起他“高手”的主题,即不管感情如何纷扰,都可以用优质的音乐去一吐不快、回应质疑。这是“高手”的行事方式。
就像他自己说的:可以调素琴,玩电音。无爆料之乱耳,无营销之劳形。词曲编配录,悉数胡彦斌。(完)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
申请开通音乐号,发表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