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唱科恩的人很多,最好听的还是这10个

关注

莱昂纳德·科恩的创作完美地契合了他那简单直接的节奏和干燥低沉的音色。他的作品简单且坚固,所以其他演奏者无需费力就可以将科恩的作品改编成适合自己的风格。以下是10首经典的科恩作品改编。
歌单 翻唱科恩的人很多,最好听还是这10个

1 / 10
Nina Simone《Suzanne》 (1969)

Suzanne Nina Simone - To Love Somebody
Suzanne Leonard Cohen - 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
Judy Collins是第一位在1966年演唱科恩作品的歌手,她朴实、导引诉说式的唱法给主角Suzanne戴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第二年,科恩亲自演唱的版本作为其首支单曲发布,唱出了一位男子在女性的温柔和自我意愿之间的艰难抉择。
但是1969年Nina Simone演唱的版本给了Suzanne立体的生命。Suzanne是迷人的,歌者唱出了她和她仰慕者之间有趣的“互动”。编曲激活了前几版平稳的旋律,黑白键欢快地跳跃,鼓点击打出爵士的韵律。
当Simone欢快的歌声唱到那句“for you've touched her perfect body with your mind”时,一个假音转换将最后两个音节(your mind)唱得与整段隔离,这大概是你可以想象到的最不科恩式的唱法了。

2 / 10
Joe Cocker《Bird on a Wire》 (1969)
Bird On A Wire Joe Cocker - Joe Cocker!
Bird On A Wire Leonard Cohen - Live Songs
Bird On A Wire Johnny Cash - American Recordings
1994年,Johnny Cash将科恩的《Bird on a Wire》收录进American Recordings专辑中,在保留了科恩的自由灵魂基础上,Johnny Cash乡村音乐腔的漫不经心让《Bird on a Wire》成为一首骄傲的孤独者赞歌。
但是Joe Cocker彻底颠覆了《Bird on a Wire》情绪承载,他的歌声被悲伤压得战战兢兢。有时候,Cocker对情感演绎的过度追求会让人忽略掉他本身是一个聪明的歌手,但是,歌曲中他小心地压制着每一个唱词,积蓄情感,只待合适的时机脱口而出,在情感节奏把控上,确属大师级别。

3 / 10
Roberta Flack《Hey, That's No Way to Say Goodbye》 (1969)
Hey, That's No Way To Say Goodby Roberta Flack - First Take
Hey, That's No Way To Say Goodbye Leonard Cohen - 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
“你的发垂在枕上,像一场平息的金色风暴”,Roberta Flack是华丽诗篇的天生歌者。科恩轻盈的旋律搭配Flack清晰徐缓的嗓音,堪称完美。
Flack将这首歌收录在首支专辑《First Take》中,放在首支单曲唱片的B面发行。编曲很讨喜,先是Flack的独自阿卡贝拉,而后舒缓的吉他弹奏进入,继而是柔和的钢琴和弦点缀,到呲呲嚓嚓的脚镲声加入后,整首歌已经升华向更高的逼格了。

4 / 10
Concrete Blonde《Everybody Knows》(1990)
Everybody Knows Concrete Blonde - Still In Hollywood
Everybody Knows Leonard Cohen - More Best Of
科恩的《Everybody Knows》作为电影《Pump up the Volume》的主题曲显然是代表剧中反抗的少年男主而唱,而剧中闪放如Concrete Blonde乐队这样的另类音乐人演唱的版本同样极具魅力。
Concrete Blonde演唱的这首《Everybody Knows》是上世纪90年代Modern Rock重击和曙光中的一个转折,Johnette Napolitano阴郁的唱法完美地阐释了科恩歌词里的警示。

5 / 10
Jeff Buckley《Hallelujah》(1994)
Hallelujah Jeff Buckley - Grace
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 The Essential Leonard Cohen
《Hallelujah》是一首传唱度和播放量很高的歌曲。上世纪80年代,科恩备受差评,因此很少有人记得《Hallelujah》是那时科恩鲜为人知的歌单中的一首,直到Jeff Buckley的演唱让它广为人知。
1991年,地下丝绒乐队成员John Cale曾改编过科恩的这首歌。1994年,Buckley在John Cale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改编,吉他声在指尖从容跳动,Buckley歌声时而悠扬回旋,时而迅速复位,旋律韧如蒲苇,声声不断。

6 / 10
Tori Amos《Famous Blue Raincoat》(1995)
Famous Blue Raincoat Tori Amos - Tower Of Song - 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
Famous Blue Raincoat Leonard Cohen - 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
一串串的和弦,随着黑白键高高低低变得起起伏伏,这是一次彻底的改编,甚至在Tori Amos还未开口之前,就已经注定这是一首Tori的歌了。
真听她开口唱时,那歌声像在揭示什么,歌词的发音仿佛比歌词的意义更完美地承载了这首歌的灵魂。时而,你能听到Tori的气息和歌声悬浮在上;时而,她又将辅音深藏于喉;时而,她干脆让不唱某个词,就让它蒸发。

7 / 10
R.E.M. 《First We Take Manhattan》(1995)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R.E.M. - Drive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Leonard Cohen - The Essential Leonard Cohen
1991年,法国音乐杂志《Les Inrockuptibles》(《摇滚怪客》)邀请了一些当时的摇滚巨星们为科恩录制一张致敬专辑 《I'm Your Fan》,R.E.M.乐队改编了这首《First We Take Manhattan》作为致敬。
第一小节在厚重冗长的吉他声笼罩下,伴随着Michael Stipe低沉的歌声,脚镲踩着咔嚓咔嚓的步伐大步前行。第二小节营造了一种军乐的氛围,随着情绪的澎湃,Stipe的歌声也高昂了起来。整首歌与R.E.M.乐队Monster专辑(1994)里的重吉他演奏方式非常契合。

8 / 10
Antony《If It Be Your Will》(2006)
If It Be Your Will Antony - Leonard Cohen: I'm Your Man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If It Be Your Will Leonard Cohen - The Essential Leonard Cohen
2015年在悉尼歌剧院演出时,作为向科恩致敬的一部分,Antony现场演唱了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歌《If It Be Your Will》。
2005年,Lian Lunson为科恩拍摄了纪录片《I’m Your Man》,其中一首影视原声就是Antony演唱的这版《If It Be Your Will》,这直接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
Antony丰富的颤音取代了原版中唱着顺从感的粗哑嗓音,与科恩祈祷般的歌词相得益彰,听众也欣然接受这样的唱法。

9 / 10
Anna Calvi《Joan of Arc》(2009)
Joan of Arc Leonard Cohen - Songs Of Love And Hate
相对而言,诗人的称谓比作曲家更适合科恩,科恩的声誉仰仗于他的诗歌天赋。但他出色的作曲造诣也不应给被忽视。
英国吉他演奏家Anna Calvi将这首歌作为纯音乐作品进行了弹奏,Anna通过改变单个音符微调音高来增强表现力,也对和弦做了改变。
无论怎样调整,抛去了原有的歌词之后,保留的乐器演奏部分让科恩的柔和旋律得以突显。

10 / 10
Lana Del Rey《Chelsea Hotel No. 2》(2013)
Chelsea Hotel No. 2 Leonard Cohen - 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
在这首歌里,Lana Del Ray保持了她一贯的慵懒呢喃风格,情绪在沉重的回响中沉浸,起伏的吉他声伴随着她的歌声,电子弦外音在空旷的回响中仿佛遍布耳际。
整首歌非常吸引人,也很简单直接,诚然,与科恩相比,因为性别不同的原因,那句“你再次告诉我,你更喜欢英俊的男人,但你愿意为我破例”,唱的倒颇是另一番风味。

-END-
本文来源于《Rolling Stone》
翻译/Alan 编辑/叁拾
一个品位不可描述的音乐自媒体
QQ音乐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
申请开通音乐号,发表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