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hms: The Violin Sonatas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集)

Brahms: The Violin Sonatas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集)

简介

捷克小提琴家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929年出生于布拉格、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族——他的祖父老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874-1935)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捷克民族音乐精神的杰出代表;早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德沃夏克。非凡的音乐才能不但受到老师的赏识,还赢得了德沃夏克的女儿奥蒂卡的芳心,苏克的祖父最终成为德沃夏克的乘龙快婿。 约瑟夫·苏克就是在这样一个优越的音乐环境中成长。他不仅延续了家族的血脉,也秉承了前辈对音乐的无比热爱和超乎常人的才华。他自幼师从捷克著名小提琴家柯契安,成年后以独奏家的身份活跃在古典乐坛。其演奏技巧精湛,音乐中往往让聆者联想其非同寻常的出身、渊源的家学。苏克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独奏家,也是一位富于协作精神的室内乐演奏家。1951年,22岁创建了苏克三重奏(Suk Trio),他还是布拉格四重奏(Prague Quartet)的成员,与钢琴家帕年卡(Jan Panenka)、大键琴演奏家鲁日奇科娃(Zuzana Ruzickova)和斯梅塔娜四重奏(Smetana Quartet)有过多年合作。1974年,苏克创建了由十三位成员组成的苏克室内乐团(Suk Chamber Orchestra),并担任指挥。苏克的演奏精确优雅、理解力深刻,富于抒情性。既得益于曾外祖父德沃夏克与祖父老约瑟夫·苏克的音乐天赋,辉煌的演奏技巧、将高贵典雅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苏克的演奏音色华美,有人形容他的琴声像蓝水晶一样澄澈明亮而又不失深邃。苏克在指挥上取得的成就,如同他的演奏一般卓越。 ● 苏克一门三杰——苏克的音乐家族介绍 在音乐史中,三代同享盛名的情形并不多,而祖孙三代完全同名的情形更属罕见,出生于捷克的苏克一家,就是如此,三代之中的祖父,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827-1913)是波西米亚一处名为克里克维齐(Krecovice)村的学校校长、合唱团指挥,也擅长演奏小提琴、钢琴、管风琴。 第二代的约瑟夫·苏克,于1874年出生于克里克维齐,1935年逝于班尼索夫(Benesov),是小提琴家及作曲家。 第四代约瑟夫·苏克(1929- )是前者的孙子,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著名小提琴家,布拉格弦乐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偶尔也在史麦塔纳四重奏中担任中提琴,1952年创立苏克三重奏,时常出国旅行演奏,成为世界知名的三重奏之一,1964年获得代表捷克最高荣誉的国家奖,1970年获选为杰出艺术家,1977年获国家艺术家荣誉。 三人中以第二代的苏克最具重要性,幼年时由父亲亲自教他小提琴、钢琴、及管风琴,十一岁时就获准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及室内乐,在校五年,除学习之外也致力于作曲,1891年以一首钢琴四重奏而准予毕业,但他又自行留校一年,继续学习室内乐,并随德沃夏克学习作曲,1892年,以一首《戏剧序曲》而正式毕业。1892年,著名的捷克四重奏成立,苏克担任第二小提琴,至1933年他退休为止,他们演奏的场次高达四千余首。他是德沃夏克最得意的一位门生,并且在1898年和他的女儿奥蒂卡(Otylka Dvorak)成婚,奥蒂卡是一位美少女,虽然苏克认识她时,她只有十四岁,却已为她的美貌所倾倒。在她的影响下,完成《弦乐小夜曲》,立时就成为在捷克国内最受欢迎的一首作品,也是他得以享誉世界的第一首成功之作,足以与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的弦乐小夜曲齐名,苏克也被认为是捷克近代乐派的领导者。 苏克长于写作弦乐曲,虽然身为四重奏的演奏家,但是完成的室内乐作品并不多,声乐作品更是很少涉及,只有早期的一首弥撒,及少数歌曲,四重奏旅行演奏的机会非常多,足迹遍及欧陆各地,不过他的作曲风格并没有受到影响,始终保持过人的气质,由于他精于管弦配器,对音色的控制有其独到之处,作品中会出现施特劳斯以及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但整体上仍然追随自己固有的路线,由抒情的浪漫走向复杂的多调。 1904年德沃夏克去世,次年苏克的爱妻也不幸病逝,,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同时失去两位敬爱的人,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严重的影响到他的生活与人生观,悲痛的心情之下,他写出了一首巨大的交响曲《Asrael》,成为当时最巨大、最精致的一首管弦乐曲,在结构与情感的表达上,可以比美马勒,但不是马勒的悲观气质。1922年苏克应聘出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培育出不少优秀的年轻音乐家,他也曾两度出任学院的主任,全心尽力于提高学院的音乐水平,对于捷克音乐教育的贡献,也不亚于作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