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琴、颤音琴协奏曲与法国组曲
- 流派:Classical 古典
- 语种:德语
- 发行时间:1998-01-01
- 类型:录音室专辑
- 歌曲
- 时长
简介
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年),法国作曲家。1892年9月4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1974年6月22日卒于日内瓦。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他结交了许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尤其是诗人P.克洛代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克洛代尔公使的秘书于1916年到巴西任职。在南美居住了近两年,巴西的气氛和音乐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18年回巴黎,受E.萨蒂的影响成为“六人团”中的一员,并写了不少作品。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他转道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大学任教。1947年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47年回法国,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以后经常往返法、美之间。1971年退休,定居日内瓦。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其作品编号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的创作有鲜明的个性,早期强调节奏、力度,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喜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他特具古典气质,但又善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与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一样,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进行创作实验。形式变异的多样化是米约音乐作品的显着特点,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或采用中古调式,或模仿巴洛克风格,或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多用双调性,有的则是多调迭置,而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则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1954年6月1日在耶路撒冷首演的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是米约特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3000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此外,在“六人团”时期重要作品有声乐套曲《花名录》(1920)、芭蕾《屋顶上的牛》(1919)、《创世记》(1923)等。30年代写了许多电影配乐。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第四交响曲》(1947)是纪念1848年革命100周年的,康塔塔《火的城堡》(1954)是悼念在法西斯迫害下的牺牲者的。 法国作曲家阿尔贝·鲁塞尔在1869年4月5日生于图科英城一个大企业主家庭,因双亲早死,七岁便成为孤儿,由其祖父抚养.鲁塞尔的音乐天赋从小已有显露,早在他进海军学校预备班时,便向一位管风琴师学习音乐课.1889年,他在海军供职,并在巡洋舰"冥河"号服役;他像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一样,到过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许多国家,海与天空的繁复变化以及异国的情调唤醒了他的艺术想象,这些印象在他后来的一些创作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例如三幅交响素描《追忆》和歌剧《帕德玛伐蒂》等).1894年,鲁塞尔辞去海军职务,认真学习和声、对位与赋格;1897年,他的习作《两首无伴奏牧歌》在作曲家协会举办的竞赛中获一等奖;1898年,鲁塞尔进丹第新近创办的歌唱学校学习;1902年毕业后留校教授对位法到1914年为止,在他的学生当中后来成为着名作曲家的有萨蒂和捷克的马蒂努(B.Martinu,1890-1959)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退居乡下,继续他自1897年以来一直在断续进行的创作.1937年8月23日,鲁塞尔因心脏病逝世于罗因(Royan). 鲁塞尔的作品有: 歌剧芭蕾舞剧(包括《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蜘蛛的盛宴》) 四部交响曲、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以弗朗克和丹第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为起点(如1908年的第一交响曲《森林的诗》),他的音乐经过一个印象主义阶段而发展到动人的成熟作品《诗篇第八十篇》(合唱的乐队,1928)和第三交响曲(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