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悦Ⅱ

胤悦Ⅱ

简介

重新认识心中的孩子,为自由再定义——2018新专辑之序 记得在上一张专辑《胤悦》发行的时候,我为专辑写了一篇十年一剑的序文。今年,我还在莱比锡录音的时候,工作室的同事就在提醒我给新专辑写序文的事,而我总是一句“录完了才会有感受。”是的,因为这一次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演奏者对这个职业的理解与追求。作为一名70后,也许论技巧不如18岁少年,论阅历不如80岁老翁,但论情感、论深度、论思想交杂、论人生历练不如当下。   有一天晚餐,我的孩子跟我探讨“自由”的话题,他问我:“爸爸,自由是什么?”他仰着头,眼睛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烁着光芒,奕奕的神采透着对自由的向往。我不禁想起自己十几岁时,连续拿下数个国际大赛一等奖,心中那份满满的自信与踌躇满志。   我说:“自由是有选择的权力,是权力,而非权利。当你的选择代表一种力量时,你需要为自己的力量负责,为这力量可能造成的影响与结果负责。”     “自由”,通常会被认为是艺术的Muse,娴熟的技巧,全面的音乐修养,丰富的演奏经验,让一些演奏家可以在舞台这片天空中随意翱翔。而大众,甚至是苛刻的乐评人,有时也会对演奏家的“自由”格外大度,鲜花和掌声,一样都不会少。   但是在我看来,每一位音乐家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名叫“自由”的孩子,音乐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自由的追求,看似肆意调皮,却绝不可任性妄为。音乐中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凭借一己之能随心所欲,反而更强调演奏者在精神层面对自我强有力的控制。   伟大的作曲家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会克制自己内心的“自由”,他们有着无穷的创新,期待突破,但是会尊重音乐的理念与传统,在结构上贯穿一致。比如贝多芬,作为横跨古典与浪漫两大乐派且承上启下的作曲家,规则重组、技法升级本来便是他创作的主体。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德奥古典音乐的传统及其严谨的曲式结构,依然是流淌在贝多芬血液里、呈现在五线谱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伟大的作品面前,演奏家很容易因为作品的精彩和自身全情投入,达到“忘我”的状态,而陷入到绝对的“自由”当中,变成只为自己演奏。如同一个孤身闯入糖果店的孩子,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一位杰出的演奏家,首先是客观的聆听者,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弹奏并非用来取悦自己,而是要感动观众;他们不能忘乎所以的展现自己的技巧、对音乐的理解,不能陷入自我陶醉,而要在艺术的殿堂中保留一线清醒、一丝客观、灵台清明,在演奏过程中有意识的收敛身心,把音乐作品及作曲家的思想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一次,我携手欧洲最古老的乐团之一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共同演绎贝多芬的经典作品。我们将秉持着对艺术的严谨追求,在音乐中完成大众与伟大艺术家横跨时空的对话,邀大家一起,提一壶酒,迎一轮月,话一段人生五味杂陈,赏一曲跌宕乐章。 以胤之承,续音之悦。 赵胤胤 2018.08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