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ler: Symphony No. 3 (马勒第三交响曲)

Mahler: Symphony No. 3 (马勒第三交响曲)

简介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有十部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康塔塔及一些钢琴伴奏的歌曲传世。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他的音乐是通向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桥梁,在音乐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先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与通俗、个性与民族性、浪漫与现代的音乐糅合在一起。马勒的交响乐作品规模宏大,长度和乐队的编制方面都是空前的,使他的交响曲具有更多表现自己情感想法的空间。庞大的乐队,有时还包括场外乐队和大规模的合唱队。马勒把合唱加入交响乐之中,以充分表现他的音乐中的哲理思想。 艾度·迪华特(Edo de Waart),荷兰指挥家,1941年生于阿姆斯特丹。起初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RCO)演奏双簧管,后转向指挥。20岁出头时曾任伯恩斯坦、海汀克的助理指挥,历任荷兰管乐团指挥以及鹿特丹爱乐乐团、荷兰歌剧院、悉尼交响乐团、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现任香港管弦乐团(HKPO)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迪华特擅长于提升乐团的艺术水平,被乐界誉为“乐团建造者”。2004年接管HKPO后,迪华特开始每年指挥一到两部马勒交响曲,目前仅第八交响曲没有演出。他也推行了一些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如在1985年3月21日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首演了约翰·亚当斯的《Harmonieleh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