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自选辑

罗大佑自选辑

  • 流派:Folk 民谣
  • 语种:国语 粤语
  • 发行时间:1995-12-08
  • 类型:录音室专辑
  • 歌曲
  • 歌手
  • 时长

简介

罗大佑的作品在这二十年中,曾经以专辑,选辑,现场录音或着其他歌手演唱的多种型式出版,所使用的语言广及国、台、粤及英语,其中某些歌仅在香港发行,某些却只在台湾发行,许多由其他歌手演唱的作品更散诸不同的专辑中少部份早期的歌曲因以笔名创作,也鲜为人知,在自选辑中将这些创作重新整理编辑,罗大佑自选其中曲目,并做最新母带处理,这应是为罗大佑,所做首次系列性的深入探索,而罗大佑作品中清晰呈现的社会与人文讯息,歌词与旋律中的自由与关怀,在在使我们在音乐之外,有一个更开阔而诚实的视野。 尝试替某些歌下定义、论述莫可名状的音乐和旋律,等于要强行介入别人私密的记忆,永远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尤其当我们论述的主题是罗大佑这么一个集众多争议于一身的人物时,这件差事显得格外困难。纵观整个台湾流行音乐史,大概没有任何人像罗大佑这样既承受这么多的景仰和膜拜,又遭遇那么多的唾骂和质疑。即使到了今日,他的作为仍然不断引来许多错愕的眼神。寻找出公允适切的论述角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有几个问题:罗大佑到底透过音乐做到了些什么?在九Ο年代的今天回头去听这些作品,除了怀旧、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对七Ο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世代而言罗大佑的音乐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九Ο年代以来,罗大佑的作品一度使不少人摸不清楚他在想些什么,“妥协”、“商业”、“投机”之类字眼不时出现在老歌迷的脑海。我们能否透过创作者自己的陈述,试着重新体会他埋藏在这些作品中的种种企图?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假如没有罗大佑,这十几年来的乐坛会清冷、失色许多。他独立闯开了一片全新的领域,替华语流行歌曲在主题的拓展、旋律编曲的经营、以及整体制作的概念上都树立了新的标竿,成为无数后辈亟欲追寻超越的典范;十几年来在音乐型态和内容诉求上不停的扩张,也使他影响的层面更加复杂。在面对罗大佑为数庞大的作品时,我们发现他的创作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几个时期,而每段时期推出的作品,前后之间都可以找出内在的连结。当聆听者面对这些涵盖了二十年历程的作品时,我们若能藉此爬梳出它们彼此之间的理路,相信对了解这些歌曲会有一定的帮助。 负责这次文字撰写的两个人,都是不满二十五岁的年轻小伙子。当年罗大佑的“黑色旋风”对他们来说只是童年依稀的回忆,谈不上什么震撼跟省思。这样的身分使他们在论述罗大佑的时候会拉开一段“历史的距离”,并且格外在意这些作品摆在今天仍然能够呈现出来的意义。他们对罗大佑许多后来的作品有着和多数人一样的困惑,在和创作者本人进行冗长的访谈之后,这些疑惑才得到一部分解决。所以在呈现这部分的论述时,撰稿者将尽量重现罗大佑自己口中的企图,而不是做太多直觉的臆测与论断。 历史上许多艺术作品的最终评价,是在作者死后数十年,甚至一两百年才获确认的。短短二十年就要替罗大佑这个目前仍在继续创作的音乐工作者判定历史地位,是失之卤莽了。我们不妨把这个自选辑看作一份音乐史料,它告诉我们罗大佑自认最有资格传世的是哪些作品。也不妨想像一下:多年之后,假如我们孙辈的孙辈凑巧找到这套古董唱片,而当他通过未来的音响聆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却流下和我们相同的眼泪,那么这段路就真的是没有白走了。

[更多]

此歌手的其他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