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94年,由北大学生创作结集出版的《没有围墙的校园》这张唱片,是校园民谣风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音乐先锋找到这张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当年的北大校园歌手许秋汉,跟着他的回忆,去窥探十年前校园民谣在北大这座最高学府里的风景。 一切从围墙说起 在中关村的太平洋和中海电子市场之间,有一条并不宽的街——海淀南路。曾几何时,这里是一条通往海淀图书城的商业街,也是假证件和盗版光盘贩子的聚集地。但很多年前,街的北边是一堵并不高大的围墙。跨过这堵墙,北边就是诗人、学者、文化精英聚集的、包含了燕园和未名湖这两个文化标志的北大校园。11年前,也就是1994年,在北大师生一片喧闹的争论声中,这堵围墙被轰然推倒,在原来的墙基上,建起现在人们所能看见的这条商业街。也就是在这一年,北大的学生们推出了一盘名叫《没有围墙的校园》的磁带,虽然几乎是同时制作的,但由于出版的时间比另一张主要由清华学生创作的校园民谣合辑《校园民谣1》稍晚了一点,于是这盘磁带便被很多人归入了校园民谣歌曲的跟风之作中。 当这座围墙被推倒11年以后,当初这张专辑的出品人,82级的北大学生渠万春与辞去了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的职务、回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当客座教授的83级学生许晓峰,又在紧锣密鼓地捣鼓一张《未名湖是个海洋——北大原创音乐20年纪念》的专辑。而《未名湖是个海洋》这首歌的作者,就是当初《没有围墙的校园》的主力创作者之一的许秋汉。 1991年进入北大社会学系的许秋汉,直接参与了《没有围墙的校园》的制作,也是1994年北大推倒围墙的见证者之一。这座不起眼的围墙的倒下,在一些北大人的心目中,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当时柏林墙之于德国人。围绕着这堵墙的激烈争论从北大延续到了社会上。相对于清华的实干传统来说,北大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正是这样的传统,注定了北大的音乐也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摇摇滚滚的道路”。 北大:在校园民谣中缺位? 在校园民谣还没有大规模地以音像制品的形式出现以前,北大原创的校园歌曲在数量上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而且之前像徐小平的《星期天》、池永强《摇摇滚滚的道路》(均作于1987年)等一批歌曲散落在各种合辑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以学校作单位来比较,北大学生曾经发表的歌曲数量和质量并不输于后来一夜之间成为校园民谣旗帜的出身于清华大学的那些作者。但说起校园民谣,几乎所有人第一个联想到的人不是高晓松就是老狼,而在三辑《校园民谣》里,也很难找到北大人的身影。 许秋汉谈起那时合辑制作的情形:“本来制作人打算出一个我的专辑,那时候我写的歌数量已经足够,但我自己觉得品质还是不够好,不是从市场的角度,而是以我自己的标准。后来就改成了出北大学生的合辑。但那时候其他的北大学生也大多都像我这样想,觉得音乐的创作,应该像王洛宾那样,积累几十年,等到五、六十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再把它写出来。” 风花雪月与家国天下 许秋汉很坦率地承认:“这张唱片做得不好,其实是必然的。最关键是北大人的理念造成的,其次才是那时的一些机缘巧合。外部的原因是那时候中途换了策划人,而且制作的想法落实得比较晚,但归根到底还是北大的学生不像清华的那么上心。清华无论是歌手,还是策划人,都比较务实,他们是把发行音乐作为一件实事来做,结果人家就开创了市场。我们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压根就没打算要让它广泛流行。录《未名湖是个海洋》的那天,我白天还要考试,晚上就在录音室里一边捧着笔记复习,一边录音。” 不过,如果仅仅把《没有围墙的校园》当成一张失败的校园民谣跟风之作,北大的故事就没什么意义了。实际上,这张唱片是否应该划入和《校园民谣》系列相承的一堆作品中,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切还得再往前倒推个十年。高晓松从清华退学,写出了《同桌的你》,这是1992年的事了。我们记忆中的这些校园民谣,大都是那几年间的作品。但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地冒出来的。酝酿成这一切的乃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0、1991年之间的“草地音乐会”风潮。据高晓松回忆,北大、清华的草坪,经常有诗朗诵结合吉他弹唱的聚会,草地是开放性的,于是一圈一圈的人围上来,便成了一个大歌会。那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种歌会清华北大的人都是凑在一起的,但另外有一些聚会是只有北大人才热衷于参加的,那就是1989年以前的探讨时事、诗歌、音乐、文化的有组织的学生聚会。 北大人与清华人在情怀上的不同最后直接体现在音乐上面,清华的学生中,风花雪月的小情调占了大部分。翻开唱片的宣传文案,《没有围墙的校园》就用了“新校园歌曲”这个概念来区别于《校园民谣1》,后来北大的一个校园DJ写道:“‘新校园歌曲’摆脱风花雪月的个人情感,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直面人生。”刨去为了宣传而标新立异的因素,至少可以看到北大人在心底里是不愿把自己的歌曲和校园民谣归于同一类的。 后来的情况更加证明了这一点。1989年以后,由于外部原因的影响,校园里面那股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豪气逐渐降温,风花雪月的东西开始占主流地位,于是许秋汉们号称心怀天下的作品反而成了小众趣味,“我们的东西都是少数人写少数人听,”许秋汉如是说,“到了1993年黄小茂策划校园民谣合辑选歌的时候,北大的、清华的和其他学校的东西都摆在他面前,但是为什么人家就选了清华而没选北大的,不管是从市场,还是从审美趣味的角度出发,都是自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