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横跨三十多年的歌曲创作,诗词作者包括余光中、痖弦、席慕蓉、陈育虹、罗门 ★从 1975 年举办首场演唱会以来,至今已迈入现代民歌五十周年 ★透过这张专辑中的歌曲,让我们共同迎接更遥远的旅程 这张专辑的歌曲名为【乡.旅.诗.歌】,因为这些歌曲是在我家乡台湾以及在美国的居住旅途中创作和录制。90年代的录音大多是在美国的录音室完成,而2010年以后录制的部分歌曲则是在我每两三年回台湾休假时录制的。2016年5月底,我参加了由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主办、台北中山堂协办的【杨弦-游子归乡41年诗歌作品回顾演唱会】。当时协会邀请了我与许多歌手、叙述者陶晓清,以及乐手和舞者团体共同举办了一场包含24首歌曲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也算是我整个舞台演出的一个圆满结束。 在1992年至2024年间,我逐步完成了后来创作的歌曲录制,并将几首早期未曾发表的作品纳入其中,其中包括2016年时对部分曲调的修改及词句的增添。最终,我共收录了十三首歌曲。这些歌曲的出版恰逢民歌50的到来,对我早年推广现代民歌运动而言,算是一个交代。这些作品中,包含了我创作的多首诗词,以及其他诗人的诗作,如余光中、痖弦、席慕蓉、陈育虹和罗门的诗词。部分诗词我根据自己的朗读感受,加入了和声和间奏,谱写成音乐作品并完成录音。许多诗歌中蕴含着疗愈和安抚的情感,希望能在这个纷乱与忧伤的时代,为听众和自己带来一份内心的感动。 这些作品或许与一般流行歌曲的强烈情感有所不同,让一些较为淡然悠怀的诗歌,归类于现代民歌的范畴。我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作词作曲者,能够在现代民歌的广阔道路上继续前行。这张专辑的录音时间跨越了数十年,从青壮年到老年的演唱,像是这首曲子《关于诗》,听者或许能够听出岁月对嗓音的变化。此次专辑的出版,特别邀请了风潮音乐作为发行单位。他们近四十年的音乐出版事业,在心灵音乐和特殊渠道音乐的推广上,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这张专辑,将在纪念民歌50周年之际推出。这也是我在50年前发表民歌专辑后,再次将过去三十多年来创作的歌曲进行新录音或重新录制的选集,希望能给予不同年龄层次的听众们一个较为完整的介绍呈现。 01.两相惜 这首歌曲是诗人余光中教授于1980年11月写就。他在这首两段二十二行的〈两相惜〉,诗末有「附注」,自陈此诗「纯为谱歌而作」。又云:「近日诗坛,格法律诗似有渐兴之势,加以民歌日盛,也需要比较工整的歌词。」「每句八字三节,句末三字自成一节,通篇如此。」我在后来完成写曲后,在 2004 年《美诗歌演唱会》中演唱过一次,当时还有舞者卓庭竹女士的舞蹈配合。后于2016年台北录音编曲完成此曲。(诗的英文翻译由余光中教授的女儿,珊珊和幼珊翻译,特此感谢。) 02.一棵开花的树 写这首歌的缘起,要回到1980年底,记得我当时已经谱了席慕蓉写的一首诗《渡口》,后来她写了这首诗,好像写好不久就从陶晓清女士那里转给我读到了。我在1980年尾写好了乐曲,但是很少公开演唱这首歌。我曾前后谱了席慕蓉三首诗包括《渡口》和《祈祷词》。我写的这首歌,旋律虽然简单,但是有些高亢,当时觉得我不容易唱好,加上写好后我来年就出国创业,因此就搁置下来。三十多年后,我把它拿出来,重新修饰节奏间奏合声与诗句结合再唱,就觉得有一份特别的感动。所以就把它交给美国的音乐配乐团体,请钢琴家,大提琴演奏家和贝斯乐手伴奏编曲,我负责演唱与一部份和声,呈现给大家是一首我觉得满意的录音版本。 03.异乡重逢 原来较短词谱在1979年美国留学回台时初步写就为二段歌词。2016年一月重新改写三段歌词谱和声和录音。前后吉他和弦弹奏此曲。 04.地层吟 这首歌的歌词是诗人痖弦在1955年三月写就的一首好及有深度的诗,我却是在2014年二月初才有缘从他的诗集中读到。可能就是要等到这个年岁,我才能稍微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吧。相信我们人生中都会经历一些落寞和寂寥时光。2014年二月中在美国北加州家中完成了这首歌。2014年四月在由美国中华人文砖基金会主办的南加州诗歌艺术节《弦外知音》演唱会中首次以吉他歌唱发表,这也是我第一次谱痖弦的诗。痖弦诗人在场听了也喜欢。他当时和我说:没想到你会特别钟意这首诗谱曲,很少人会特别留意到。他后来谦虚地笑着说:看来这首诗可能要靠你谱写的歌继续流传下去了。为了不负期望,2015年三月中实际录音前决定采用更多的乐器和人声,交给美国的音乐制作公司,请众多乐手伴奏编曲及合声演唱表现出更丰富的呈现。曲调间奏中唱的字母声音原诗没有,是我后来录音前揣摩诗意加上的,大家也可以去联想会意,是否也算是地层下的众生共鸣…?全曲的呈现希望会给大家再一次诗与歌的连结飞翔,分享心灵感动的乐曲。我有把这首歌曲做成一个youtube音乐视频,放在网络上给大家观赏。其中包含了2016年在中山堂演唱这首歌曲的录像。录像中有仁山仁海艺想堂的编舞配合演出。 05.岁月 这首歌是我1989年写的。那时人在美国加州做针灸中医和营养医学工作,工作忙碌,生活有些寂寞。回首前尘,寄望未来,有所感触,写了这首歌。此首歌曲在1991年录音后,曾在1995年民歌二十年《唱过一个时代》演唱会,作为我无法出席演唱,伴随照片在现场播放此歌曲;民歌三十年《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上,作为开头曲配合所有歌手练唱录像影片播放此曲。2024四月加录副歌和声编曲。 06.关于诗 这首歌曲是我在1998年七月从美国回来在台北休假时住在朋友家中完成的。那时朋友介绍陈育虹的这本诗集给我,我读了就喜欢这首【关于诗】的感触。2004年11月在台北中山堂的【美诗歌演唱会】有唱过一次。2020年在美国配乐编曲完成,但是由于疫情和其它因素,一直没有口唱录音。2021年11月回台北准备长住时,因为白天和朋友们在地下室练唱时没有喝到水,晚上去夜市走廊吃东西吹了冷风,回竹围暂时住家时半夜产生缺血性中风。还好隔壁就是马偕医院送去急救,经过两家医院中西医三个月复建和治疗已经恢复正常,唯唱歌嗓音变化不如以前。这首歌曲在2024年3月录音完成。也许可以感觉我的音质和从前有些不同了。(在此特别感谢诗人陈育虹女士,她在录音期间受邀参与歌曲的最后朗诵全诗。为这首歌曲增添了许多情感。此外,也感谢她亲自出资邀请国外语文专家将原诗翻译成英文。) 07.闹区走过 1980年,从美国纽约留学回来后,在台北工作时写就。想象作歌背景是台北西门町的花花世界,人来车往很是热闹喧哗。独自一人,穿梭其间,确有异常寂寥之感。四五十年后的台北西门,已经是较少拥挤不太一样的景观了。这首歌曲有请建筑师音乐家张世儫先生特约AI视频制作团队作成视频,在音乐网址播放。(这首歌曲视频感谢建筑师兼音乐家和编剧导演的张世儫先生,邀请美国的人工智能视频制作团队制作成动画,于音乐网址上播放。在此特别感谢他们的支持。) 08.超越时空的爱 1991三月写就。我想许多人都有这个经验。想念的对象,可以是活着的或是不再世间的亲友,甚至是宠物。缘聚缘散,各有因缘际会。昨日的梦境鲜明景像,可能更胜年前的白日景像。何者为真,何者为假。我们能说清楚吗?我常听比喻:『梦境像是个独立的一出戏,大部份是你的潜意识在自导自演,醒来就落幕了。我们的生命,倒像是个连续的白日梦,作到有一天,两眼一闭,呼出最后一口长气,这一生就告一段落,此生这个大梦就醒了。我们的灵识又忙着去找身体投入,再用累积的觉识去作另一生的梦...』。可惜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如梦遭遇,我们都不觉得,也许我们都是在作梦,要『领悟』这个连续梦境就难了,你们觉得呢? 09.离歌 1981年写就。1972大学毕业后,常受母亲研习中医的启发,我在大学时期,以及在台大海洋化学研究所工作外,和1979-82台北生化外企业界工作多年之余,追随几位中医师,学习中医针灸。母亲在1981年,年过七十立冬过逝后,我已有去国离乡之意,准备1982年赴美国加州,来年参加针灸医师资格考试,考取后从事中医和营养保健品方面工作以及继续研读中医博士学位,写这首歌的缘起即如是。1992年此曲在美国录音。 010.隔水观音 这首歌曲是在1998年,回台湾度假时借住朋友家中写成,另外完成的还有诗人余光中写的【让春天从高雄出发】,【车过枋寮】和诗人陈育虹的【关于诗】等作品,算是多产的一年。 台北淡水河出口的观音山,我在华兴中学读初中时,从位于阳明山半山岭头的二楼教室门外栏杆,几乎每天傍晚均可看到夕阳从远方的淡水河观音山附近沉没,彩霞满天,变化万千,记忆尤深。此歌的诗句较长,意象丰富,对于在现场演唱的歌手,是个不小的挑战,原诗唱完后,加了几句长年持诵转经的观音菩萨六字明咒,像是诗中的愿望,回向给听众和余教授。我大概在2006年在家中用自己的小录音机和音响设备弹吉他现场一次演唱录音成功的。全曲很长,演唱弹琴须要一气呵成。后来觉得背景音乐可以增加鼓音贝斯和电子琴钢琴等配乐会更好。所以在2020年请美国洛杉矶编曲者加入其他乐器录好混音的。感觉上增加了力度和丰富了节奏,听起来更好。(我邀请诗人罗青教授为此长诗进行翻译,他爽快地答应并完成了这首意义深远、意向丰富、很不容易翻译的长诗。我记得在1977年第二张唱片【西出阳关】的封面第二版以后也是罗青亲手绘画的。特此再次感谢。) 011.车过枋寮 这首诗曾经记得在1975年余光中教授在中山堂演唱会后的座谈会曾经提到过。我在1998年谱成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上口。我试着用闽南语和国语一起唱,可以让听众感觉一下不同的唱腔。我曾为第一二段的闽南语音调请教过不同的人,结果发音都有些出入。后来我请当时业务上的朋友,明通制药的张光雄董事长,替我找到一位擅长以闽南语写小说的黄连先生,录了音给我听,我就照他的版本来演唱,希望能够过关。早期录音系用吉他一人弹唱为主,后来在2016年于台北请人编曲录音。 012.黄金年华 《黄金年华》这首歌也是我停笔写歌十多年后的第一首写就的歌曲,歌词凝聚了大学毕业几十年后的一些生活感想,呈献给大家。歌词中<一别数十载>也可改为<一别十数载>;<八方聚集,吾志飞扬,谈笑论江山>,有人老心不老的心态共勉。但是如果有朋友,生活和事业,值逢逆境,这句歌词,可以改为<八方风雨,吾志不移,谈笑定江山>来唱,心里有了有这股豪气,我们确信身心的一切困难都可以逐渐克服的。原歌曲的录音也是为了2012年台大1972同届毕业生40年共聚录唱的,当时许多同学可以在台上合唱,当时我虽回美国没有参与,但在2023年50年重聚大家再上台合唱这首歌曲。2012年前由热心的化工系余宗泽同学相邀提示他的几句毕业感言,我就慢慢写就了三段长的歌词,他也邀请了许多不同大学的校友们一起 练唱录成合唱歌曲发表。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进入人生的后期,大家就一起来为我们的黄金年华讴歌吧!我把这首以吉他弹唱,一次唱完简单录音的歌曲放在CD后面,也就是让听众感受一下,在没有乐队的伴奏情况下,一个当初的民歌手回归到原始独唱的场景,一个简单的咏唱,来表现心中的感觉情怀。第二张CD内有此曲另外合唱录音和配乐,歌曲降半音演唱。(这首歌曲的网上视频由我邀请美国中华人文砖基金会的负责人、建筑师兼诗人画家王晓兰女士制作完成。最后一首歌曲《归程》的英文翻译及视频亦由她负责完成。在此特别致以感谢。) 013.归程 《归程》是我在1977年去美留学前,大致谱就完成罗门诗人的一首诗。当时并没有正式发表和录音。后来一放四十年就过去了。我后来修改了歌曲和增加副歌部份。2015年在六月中在台北,我们录制了这首歌曲,感谢参与的乐手,部份自由发挥了乐器伴奏,加上与我合唱女歌手许景淳一起费心的录下多重多轨的合声,自由发挥的副歌使得全曲有更好的诠释和感动。歌坛上以【归程】作为歌曲的音乐不少,我写的这首歌曲是以比较缓慢的曲式进行,就像是反映诗词作者在人生最后的归途上,一种内心的思索和期望。在2016年五月二十七号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主办和台北中山堂协办的《杨弦-游子归乡诗歌作品回顾演唱会》节目中最后安排大家唱了这首歌,所有歌手自由发挥的副歌一起合唱,一起手舞足蹈的绕着舞台,深情激动地合唱了这首曲子,大家都很感动。这首诗的歌名和内容,似乎象征着诗人灵魂最后的向往,去一个安详如家园的永恒快乐境界里常驻。也希望以此曲能够稍微安慰我们这几年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人们经历了疫情的蹂躏和战火的颠沛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