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l; Varese; Bowles; Martinu(黑胶版)

Weill; Varese; Bowles; Martinu(黑胶版)

  • 歌曲
  • 歌手
  • 时长

简介

在伦敦观看完一场约翰·盖(John Gay)首创于1728年的轻歌剧《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的演出之后,作曲家科特·维尔(Kurt Weill)与自己长时间的合作者——剧作家及填词家波尔托特·布兰奇(Bertolt Brecht)萌发了创作一部类似音乐作品的动机,他们也希望通过在作品中加入大量时下流行音乐的元素,来打破歌剧这种艺术形式长久以来的套路,以及艺术背后对于阶层的影射。当时维尔已经从德国落户美帝,并已经为百老汇创作了几部舞台剧作品,无论是“锡盘巷”(Tin Pan Alley)或是“波德兰德”俱乐部(Birdland),彼时的维尔正在与爵士时刻发生着亲密的关系,于是,从世纪之交的柏林“卡巴莱”文化以及美式摇摆爵士场景汲取了大量灵感的维尔,联手布兰奇创作出了这部《三便士歌剧》("Threepenny Opera"),从某种角度上说,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有着深厚古典音乐根基的欧洲音乐家,对于比如说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这种纯美式作曲家以及《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这种作品的一种呼应,《三便士歌剧》一反歌剧情节总是聚焦在宫廷皇室、权贵阶级或历史故事上的传统,将关注点对准了底层人民日常的酸甜苦辣,而配乐则完全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街头音乐的缩影,其中的《匕首迈克的柔板》("Moritat Of Mack The Knife")——也就是本碟第二曲,后来差不多成为了爵士圈儿的标准曲之一,包括艾拉·菲兹杰拉德(Ella Fitzgerald)、刘易斯·臂死壮(Louis Armstrong)和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等大拿都复刻过它,甚至连斯汀(Sting)也cover过这首作品。在本张大碟中,芝加哥职业乐团(Chicago Pro Musica)便带来的这部歌剧的音乐,此外,我们还可以听到法国作曲家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ese)创作于1923年的现代派室内乐作品《八棱体》("Octandre"),美国作曲家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创作于1938年的《为一出闹剧而作的音乐》("Music For A Farce")以及捷克现代派作曲家鲍胡斯拉夫·马蒂努(Bohuslav Martinu)创作于1927年的独幕芭蕾舞剧《后厨检查》("La Revue de Cuisin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