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maninov: 3 Symphonies & The Rock
- 流派:Classical 古典
- 语种:纯音乐
- 发行时间:1998-02-01
- 类型:录音室专辑
- 歌曲
- 时长
Disc1
Disc2
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D小调,Op.3,作于1895年,1896年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共计4个乐章:1、最缓板导入部,转主部后,在弦乐轻快的节奏下,单簧管呈现第一主题,若干动机作小发展后,转为中板,在发展小提琴的曲调下,双簧管呈现第二主题。发展部仍以第一主题变形而成的音型,精炼后构成尾声。2、生气勃勃的快板,F大调,回旋曲式。据第一乐章导入部动机构成短小导入部后,第一小提琴奏回旋曲主题,A-B-A-C-A-B-A结尾结构。3、小广板,三段体。仍由曲首动机导入,单簧管呈示第一主题,按双簧管、长笛、第一小提琴的顺序承接,构成极富表情的优美旋律。第二主题由圆号切分音与弦乐动机构成纠缠。成为中段核心。4、热烈的快板,D大调,三段体。导入部仍以曲首动机为主导,进入主部后,据导入部首动机而成的主题,纠缠前各乐章因素,多姿多彩地展开。中段用第二、第三乐章出现过的素材作各种发展,第三段为主部再现,结尾处回想第一主题,通过力度与色彩变化来作收尾。 第二交响曲,E小调,Op.27,作于1906-1907年,在德累斯顿期间,1908年1月27日在圣彼得堡首演。共4个乐章:1、广板,导入部转主部中庸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导入部藏着几个将在全曲中担任重要任务的动机,比如低音弦乐所表现的略带灰暗的片段,木管和圆号所奏的动机,第一小提琴8分音符所奏的细微动态。主部先由小提琴呈现第一主题,扩大化,出现含三连音节奏的推移句,上行的单簧管独奏后,木管与弦乐用G大调奏第二主题。发展部由导入部动机变形而插入,第一主题出现于英国管,发展后由钢琴高扬,进入2个主题再现后,用导入部小提琴动机素材而成结尾部。2、极快的快板,A小调。圆号承接开头节奏,表达主题后移交给弦乐,然后又通过铜管高扬。速度转为中板,以小提琴为中心奏柔和优雅的曲调,它被谐谑节奏打断。中段以谐谑部主题为基础,以对位方式进行,回到谐谑曲部而结束。3、慢板,A大调。小提琴先以斯拉夫风格的优美情调歌唱,单簧管接替,速度稍快一点,出现第一乐章导入部小提琴所奏变形动机,由双簧管再予变形,回到最初速度,将3个素材做组合发展。4、活泼的快板,E大调。中间部转为慢板,回顾第一乐章导入部动机后,又返回原速度。由第二主题冲向高潮后,以第一主题节奏为中心构成结尾部,华丽地结束。 第三交响曲,A小调,Op.44,作于1935-1936年,在瑞士琉森附近别墅生活期间,1936年11月6日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首演。共3个乐章:1、缓板序曲,转为中部中庸的快板,第一主题含有序奏因素。在第二小提琴呈示的重要音型移至管乐时,大提琴表现第二主题,小提琴继承后转交圆号。以第一主题要素而成为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第一主题要素材发展时,插进若干新动机。再现部平凡地复现2个主题,最后是回想性的尾奏。2、不太慢的慢板,变相的复合三段体。第一段为不太慢的慢板,充满幻想性抒情气氛。在竖琴神秘的拨奏上,圆号奏与第一乐章开头有关的旋律,引出小提琴独奏情意绵绵的主题。通过G弦上小提琴推移进入中段,长笛平静地走出主题,低音单簧管继承,这一主题衍生出的2个动机有弦乐和管乐追逐,长笛回想第一段。然后进入活泼的快板,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新动机,弦乐奏C大调主题后以细微的三连音动态引出F大调主题。不久,速度恢复原速,进入第三段,对第一段再现。以慢板平静地结束。3、快板,单一主题的奏鸣曲曲式。导入句式后,由弦乐呈现主要主题,谐谑地推进。在主要主题为要素的推移后,进入相当于发展部的第二段,主要主题交替,使用赋格发展,转调与插入嬉游曲式乐句进行对位。赋格方式与奏鸣曲方式各再现一次后进入再现部,简洁地再现呈示部要素,进入终结部加快加速,最后从较快的快板转为活泼的快板,强有力地结束。 交响诗《岩石》,Op.7,作于1893年,1894年3月20日在莫斯科首演,乐谱前引雷蒙多的同名诗作题引:“在岩石的胸脯上,遮蔽了黄金般的云朵。”作品构思来自柴霍夫的小说《旅途中》,在这篇小说中引用了雷蒙多的两句题诗。《旅途中》的故事情节为一名年轻的女郎与一名中年男子在驿站相遇,等马车时,男子说给女郎听自己经历的各种悲剧,两人产生倾慕之情,但都没有表明。马车来到,两人离别而各奔东西。这首交响诗以3个主题为基础,第一主题为乐曲开头,由低音乐器表现的岩石,上行小六度跳跃与下行半音阶音型,曲调没有希望的痛苦。第二主题为谐谑形态,描写朵朵深云在天空飘荡的景象。第三主题描写的是雷蒙多诗的第二节:“在年老的岩石裂缝上,有雨水滴穿的痕迹。在荒凉的旷野中,只有它独自兀立,一边深深地沉思,一边静静地浸淫在泪水里。”拉赫玛尼诺夫以第二小提琴反复奏D音,表现像雨水般滴穿岩石的眼泪。此曲以奏鸣曲式,终结部先强调第一主题,最后以圆号表达悲伤的离别后结束。 听拉赫玛尼诺夫,人们也许会首先联想到柴科夫斯基。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你要么被一种哀伤完全压倒,要么和他一起去“啜泣”,但往往并不是为了那高于一切的“美”,而是为了命运的打击或不幸。但拉赫玛尼诺夫不是这样。他同样有着一个痛苦的灵魂,但却很少铺陈,而是“克制陈述”。1906年,拉赫玛尼诺夫在俄国政治动荡的大背景下举家离开俄国而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在这种动荡不安期间他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乐》。一种柴科夫斯基式的抒情在这里一再被深化或抑制,不仅更纯粹,也具有了某种出乎意外的“迸发性”。这种被抑制或深化的悲剧性,更具一种致命的力量。当人们被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或华彩乐章所淹没时,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却透出了某种空间,或“迸发”出了某种更为本质、纯粹、震动灵魂的音质。专辑中的另一首曲目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质的交响诗《岩石》中可以体现出一种从肉体的伤痛中产生的光芒。一种突然的明亮感,这种光明在提升着作为倾听者的我们——把我们从峰回路转中导向了一个神恩笼罩的境界,虽然它又会在转瞬间消失。有人说他的音乐不属于20世纪音乐的“主流”,他一生下来,就已经注定成为音乐中的流亡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