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
- 时长
简介
《月球时代的白日梦》取自大卫鲍伊最具代表性的专辑《Ziggy Stardust》中的同名歌曲《Moonage Daydream》,在专辑概念和叙事上,相较于上两张非正式专辑,即《復活計劃》的“逃离现实世界”主题和《It's Answer You Want》的“触碰现实世界”主题,这一张的整体指向转变成为“重构自我内心秩序”的主题,聚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了“内部世界”。作为“非正式三部曲”的最终章,《月球时代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两张前作的基础元素(主要是复古基调、社会视角、爱情观的讨论以及悲观主义),同时将它们以更加明确且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张专辑之中。另一方面,这张专辑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结束,整体的感情基调也一改前作的暗淡,开始趋向于更加明亮的情感色彩,尽管它并不是一个Happy Ending,也仍然以悲观主义作为叙事基础,但与前作不同的是,它的悲观并不是消极暗淡的,而是蕴含着超越当下的潜质在其中的悲观主义,是对于内心秩序与自我的强调,而这也就是整张专辑中,对于尼采的哲学最强烈的呼应。 整张专辑的概念主体实际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尼采的哲学思想、以大卫鲍伊为代表的另类音乐浪潮、Lana Del Rey的音乐哲学。 其中尼采的哲学思想主导了整张专辑的概念走向。包括整体的叙事基础——悲观主义,来自于尼采哲学中的悲剧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酒神精神),其内涵是在明晰一切并无意义的基础上,如何面对一切,如何完成自我的价值实现;其次是永恒回归——将一切视作一个由因果链主导永恒的循环,也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当下,以及更加慎重的做出一切抉择,即是否愿意在永恒的循环中一遍遍重复由抉择延伸的因果链,体现在专辑中,一方面是所有的歌曲并不是以流变的视角,而是以定格的视角在叙事,另一方面,整张的大部分的歌曲都做了前后两首首尾相接的处理,而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又与第一首首尾相接,使整张专辑完成了形式上循环,但这个不是原创的,平克弗洛伊德七十年代就已经玩过了;再其次,权力意志和超人学说,转化在专辑中即是在抵抗虚无主义,抵抗消极的悲观主义以及直面现实世界与生命无意义性之后对于当下自我的超越,并以此重构起新的自我与内心秩序,重新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在现代性危机之下的自我意志的觉醒,专辑的首尾衔接同时也是暗喻超越的连续性、非单一性和永恒性。 另类音乐浪潮主要体现在音乐风格的布局上,而打雷的音乐哲学则主要表现为探讨当代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因此歌词中含有大量的直叙与隐喻,探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过度智能化、控制论、种族主义与性别主义危机、现代病、存在虚无主义、爱情观、后疫情时代、后真相时代。 另外,这张专辑中使用大量的采样,比如在第一首Intro中采样的《太空漫游:2001》中戴维关闭失控反叛的人工智能Hal 9000时的桥段,象征着整张专辑对于智能化时代下人与智能的关系的反思,同时也对应反对过度智能化的概念,也由此开启整张专辑的内心探索。除此之外,《Days We Live In》中采样大卫鲍伊的《Five Years》将当下的种族问题、环境问题加入后者中的世界末日倒数表现这一类问题的紧迫性;《否认》采样The Weeknd的《After Hours》、《Love For Life》采样FINNEAS的《How It Ends》都有这样的设计。 专辑被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另类复古和复古R&B为主,主要讲述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与冲突;第二部分以另类流行为主,主题是处于当代社会中的我们,以及对于感情破灭的反思;第三部分加入了配乐元素以及另类R&B元素,主题与前一部分相同,但色彩更为悲观;第四部分主要为迷幻电子与复古电子,抽象的讲述内心旧的自我杀死自己,再到新的自我复活,即重新构建自我和内心秩序;最后一部分整体风格以另类为主,加入了大量的管弦乐元素,主题为新生的自我对世界更加强有力的反馈,以及自我超越的阶段性完结。 总的来说,这张专辑在细节、难度、概念的完整度和丰富性上都远远超过我以往的所有(非正式)单曲、EP、专辑,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张合格且经得起考验的承前启后的专辑,但如果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的话,我也希望它会是一个华丽的终章。我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会以何种方式继续前行,但就像这张专辑的内在基调——人将永远处于不断地超越之中,也许今后的某一天我将不再相信我今天写下的这一切,但此刻,尚且与这张专辑步调一致的我,就是最真实的存在。而你也一样,最真实的你,不在于逝去的回忆,也不在于遥不可及的未来,更不在于因果链的永久循环,而是在于当下此刻,最自由的你。 写给 最伟大时代里最真实的你 专辑概念 by 唐鑫 制作人 by 唐鑫 封面设计 by 孟鑫 致谢——Pan 孟鑫 王思博 Tutus 陶椿良 喵桑 Sorah xian 歪歪t_ktu 小想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