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aikovsky & Brahms - Violin Concertos

  • 语种:纯音乐
  • 发行时间:2009-07-25
  • 类型:录音室专辑

简介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 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 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Fritz Reiner莱纳 1888年12月19日,莱纳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商人家庭。 莱纳第一个指挥职务是1909年(21岁)担任布达佩斯喜歌剧院合唱指挥。1910-1914年他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演出,使他名声鹊起。1914-1922年,莱纳出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38年,莱纳重新回到指挥台,主理匹兹堡交响乐团长达10年。从1948年开始,莱纳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了5年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其间于1953年指挥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历程》得到作曲家的称赞。在莱纳一生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任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把处于低落的CSO恢复了元气,与托斯卡尼尼、比彻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门盖尔伯格并称为20世纪指挥巨头。1963年11月15日,莱纳在纽约为大都会歌剧院排练瓦格纳《神界的黄昏》时不幸逝世,终年75岁。 他的指挥忠于原作,结构清晰,速度精确,Rubato得体,色彩华丽,音响光洁,音乐热情。以最小的动作来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他的指挥理念,也是他的指挥特色。 莱纳对录音不是很感兴趣,却为RCA录有不少优质唱片。 Jascha Heifetz海菲兹(1901-1987) 俄裔美国小提琴家。又译“海费茨”、“海飞兹”。1901年2月2日生于俄罗斯的维尔纽斯(Vilnius,属立陶宛)。3岁开始从父学习小提琴。1905年进入维尔纽斯音乐学校(Vilnius Music School),师从伊利亚·马尔金(Ilya Malkin)学习。1907年首次公开登台演出,在俄国考纳斯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10年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随莱奥波德·奥尔(Leopold Auer)学习小提琴。 1912年首次在柏林登台,与尼基什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至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巡回演出。1917年十月革命后随家迁居美国,同年在美国首次登台,并首次录制唱片。1920年在伦敦和巴黎首次登台演出。1921年在澳州、1923年在亚州首次登台演出。1925年加入美国国籍。1934年在苏联巡回演出,17天中举办了13场音乐会。1936年与美国男中音独唱家劳伦斯·蒂贝特创建美国音乐艺术家协会。1937年担任美国广播艺术家联合会第一副会长。1942-1944年以美军慰问协会的名义为美国军方作巡回演出,其中包括于8周内在意大利和北非前线所进行的45场音乐会演出。1958-1959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音乐评论教授。1961年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小提琴教授。1987年12月10日逝世于洛杉矶西奈山医学中心。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芝加哥交响乐团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891年创建于芝加哥,由西奥多·托马斯(Theodore Thomas)任指挥,并取名为“西奥多·托马斯管弦乐团”,1912年改用现名。1905年托马斯去世,由出生在德国的弗雷德里克·施托克(Frederick Stock)任音乐总监和指挥,达37年之久。他使乐团具有德国音乐传统的某些优点。他去世后,乐团一蹶不振。1953年莱纳接任,他强化了乐队的训练,终于使乐团成为美国最出色的唱片公司留下了许多一流的录音。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