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特文格勒B小调钢琴交响协奏曲

  • 语种:纯音乐
  • 发行时间:1990-07-01
  • 类型:录音室专辑

简介

不象贝多芬交响乐那样有无数个版本可以比较,深入了解富特文格勒的音乐的机会实在不多————1939年富特文格勒曾经和Fischer合作留下了一个现场演出和一个“柔板”的录音室录音,但是音质很差,技术缺陷明显,如此朦胧的唱片实在难于作为这首曲子的演绎典范。 梅塔1967年的演出录音据我所知至今未发行过CD版本。 Alferd Walter的这张唱片似乎是可以了解这首钢琴交响协奏曲的唯一依据。 富特文格勒的曲作有显而易见的共同特征:她们都循环性质强,由下行的旋律花式构成。这一协奏曲有气势宽宏,意念深沉的显着特点,巴伦勃伊姆称赞她为“BRAHMS之后真正的后浪漫主义钢协作品”。 但瑕疵在这一曲目中同样明显:大师所有曲作都存在着乐句之间奇特而且非常生硬的转折————她似乎是一种试图互相联结的分段式结构。但和一些布鲁克纳的作品一样,“一气呵成”和“循环花式”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并且不可调和。我把之归属于曲作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演出的手法问题。 对于他的曲作“内容异常丰富”的称赞是理所当然的:富特文格勒显然为自己的作品准备了大量的素材,里面基本上你可以找到所有他喜爱的作曲家的影响所在,配器的瓦格纳特色简直就明显得失衡。但是这样一来作品不但显得结构格外复杂,主题不明确,对听众而言也存在着“专注聆听一场紧凑的演出但仍然无法掌握其轮廓”的可能。 这一特点的产生根源应该在于他由于从事指挥事业而过分低产,导致大量信息的积累堆砌而缺乏筛选意识。按照这一钢协里面现有的素材起码可以扩展到三至四首完整的钢协作品,这当然也是作品面貌显得格外庞大的缘故。尤为奇怪的是三个乐章乃是同一个大主题的变奏,而不是象大多数的钢协作品那样各乐章有各自明显的副题。如果有可能的话把这一作品象拼图板一般重新整理一番很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质量。毕竟这一作品的主题是十分优美,独特而且不弄虚作假的。 这是一首典型到有些极端的“酒神”风格的曲作,由于她非常突兀的分段式结构使她绝对不能用“相对平衡”的手法来表现,乐段之间的色彩区分必须分明,而且转折处需要钢琴家,指挥家和整个乐团的大胆处理默契配合才不至于使作品显得太勉强。 显然,Alferd Walter做不到这一点。 此场演出中的若乾问题基本是因为“速度和节奏的把握”有误引起,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速度和节奏的把握”试图。Alferd Walter低估了作品本身的能量而采取一种类似处理奏鸣曲的手法均衡处理,无论是活板还是柔板,指挥和钢琴从音乐色彩上几乎完全没有区别。这一举措使作品的结构尤显模糊,内在结构的联结也更加薄弱和牵强。整场演出的节奏过分拖拉,因此总谱中弱强之间的突变显得尤其让人不舒服。 回过头去再听1939年富特文格勒和Fischer合作演出的版本令我有欣慰之感:虽然录音非常差,但这是一场强劲矫健的演出。Fischer的钢琴演奏掷地有声,乐段转折处理流畅,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推进意识。反倒是大师的指挥显得还是太过保守(当然比起Alferd Walter是大大地放开了),乐团表现仍然显得太过均衡,相对缺乏凝聚力,但曲目中的若乾热点是非常自如的。 虽然事后非议作曲家不可取,但我觉得从纯粹探讨音乐角度其实这样也无妨:我个人觉得总谱仍然有非常大的问题————结构需要调整,素材也需要适当重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第一乐章的尾声处有两对主题和弦的反复:我尝试着哼唱的时候发现其实乐句是在顺畅地提升,但在两场演出里听起来却都是错误的变调。类似错误我曾经在听一些音乐学院的学生作品的时候感觉到过,这显然是一种缺乏经验导致的创作错觉,犹如画家不了解我们的眼睛会产生错觉而没有对之加于克服的道理一样。 即使旋律结构部分保持原状,总谱上的速度标记也需要修改。就现在的两场演出来判断,这一作品几乎必须用强制性的变速和变调标记来强制演出者遵循作品的精神和固有结构。相对刻板的任何手法都是不可取的。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