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往昔的追思,灵魂的慰藉

  • 标签:古典
  • 播放量:3.3万
  • 收藏量:202
  • 歌曲
  • 歌手
  • 专辑
  • 时长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加载中

简介

安魂曲,又称“追思曲”“慰灵曲”,来自于神秘力量的圣乐,是为神秘力量礼仪而作的音乐,它的主要结构有: 《进台经》(Introit); 《慈悲经》(Kyrie); 《升阶经》(Gradual); 《继叙咏》(Sequence); 《奉献经》(Offertory); 《圣哉经》(Sanctus); 《降福经》(Benedictus); 《羔羊经》(Agnus Dei); 《圣餐经》(Communion)等。 安魂曲的历史源远流长,15世纪末法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奥克冈创作的安魂曲,是较早的多声部安魂曲。法国作曲家布吕梅尔1500年写的安魂曲,首次在安魂曲中引入震怒之日(Dies Irae)。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于1591年创作的《死者弥撒》,其实就是安魂曲。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安魂曲早已不再局限于服务神秘力量,它所颂诵的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安魂曲具有纯洁、崇高和神圣美感,具有雄伟、庄严的气势,它所表达的对于世间纷争的鄙夷,对光明、和平的向往,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安魂曲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体裁。 以下介绍几部记录的作品: d小调安魂曲,K626,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作品。1791年7月莫扎特接到邀约写一部安魂曲,创作过程中莫扎特感觉自己即将不久于世,所以作品其实是莫扎特在为自己写的安魂曲。莫扎特了完成全曲14个段落中的7个(大部分旋律和配器),以及第8段的开头8小节,第9、10段的声乐部分,其它由他最信任的学生苏斯迈尔(Süssmayr)遵照莫扎特的嘱托完成。这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最真实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在体裁、配器、感情抒发等方面无不展现出莫扎特的天才创造力。另外,根据肖邦的遗嘱,在他的葬礼上演奏了这部作品。 威尔第《安魂曲》Messa da Requiem,作于1873~1874年。这部作品是为纪念好友、意大利诗人及小说家曼佐尼而作。全曲共分七个乐章部分,可谓规模宏伟,气势磅礴,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创作模式和Z教题材的神圣性和严肃性,而且将其在歌剧创作过程中形成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戏剧性创作风格融入其中。勃拉姆斯对威尔第安魂曲这样评价道:“威尔第安魂曲是歌唱性的、优美的。这部作品是他作为作曲家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名作,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威尔第,可以感觉到古罗马教堂音乐的阳光透过威尔第向我们投射,不是惊鸿一瞥,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事实上,剧院比教堂更需要威尔第,悲伤与祈祷、畏惧与忠诚,他用多愁善感的语言与独特的凄美曲调使我们听到了平时在教堂里听不到的东西。” 法国作曲家福雷(Gabriel Fauré)最著名的作品是1887年创作的《安魂曲Requiem》Op. 48。作品在配器风格上清新淡雅,纯洁抒情,甚至回避使用任何鼓,很有古代音乐的遗风。这部作品没有使用传统安魂曲的《震怒之日》(描绘末日审判的情景),而是使用了更加抒情的《天堂经》(In Pardisum),这也是这部作品最著名的一个乐章。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OP.45,开始创作于1857年(时24岁),至1861年作了4个乐章。1865—1866年间,为悼念其母去世,又增加两个乐章,1868年作成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加入,全曲创作历时11年。勃拉姆斯是一个虔诚的新J徒,《德意志安魂曲》的唱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旧约和新约圣经中关于死亡、信仰和永生的段落精心编辑而成。全曲大致分成两部分:在第一至第三乐章的前半部分,与第四至第七乐章的后半部分中以田园诗般的第四乐章分开。前半部分哀悼的情绪与后半部分慰藉与安宁之间,以第三乐章最后的赋格曲巧妙地完成过渡。第一乐章中不用小提琴,用中、低音弦乐与竖琴极好地衬托宁静的哀伤;第二乐章中两个葬礼进行曲管弦乐部分的变化向众赞歌转化;第四乐章木管和圆号以温暖的音色融入合唱和对另一个世界更美好生活的渴望,都表现得极有特色。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安魂曲》Op.5作于1837年,歌词采用罗马天ZJ会确定的为死者作追思弥撒时唱的拉丁文圣诗。这部作品是柏辽兹受法国ZF府委托,为纪念在1830年7月G命中牺牲的烈士们所作。柏辽兹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自己早就对创作一部安魂曲充满兴趣,强烈愿望促使他用了很短时间就完成了作品的重要段落,柏辽兹说自己的奔腾的乐思折腾得他头痛,就象被当头劈开一样,但美妙的乐句却喷涌而出,无法控制。 另外特别收录,乐友推荐的英国作曲家John Foulds为悼念两次世界大战殉难者的《世界安魂曲》,以及中国作曲家关峡和词作家刘麟、宋小明,为悼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与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联合制作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大地安魂曲》。关峡说,这部作品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不久便开始构思,他还与两位词作者一起赶赴灾区,采风创作,亲历了这场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巨大苦难。在抗震救灾中,面对废墟下数以万计无辜的生命和千千万万痛失亲人的家庭,作者心中油然产生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考量,并感到面对生命的善良意志和人间大爱,以及对人生、道德与这里的深刻反思,《大地安魂曲》是对大自然之力的客观对待,对人类贪欲、私心的抨击和对人类大爱的价值观寻求。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