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禅修 | 云在青天水在瓶

简介

古琴是最中国的乐器之一,他是君子之风,最能表达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与人文情怀。琴音有力却是有度,情感有放却是有节。悲壮而不颓废,极致而不极端。大量搓揉拈抹的留白,涩涩琴音,却是情感最细腻动人,这是西方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地方。在琴音中,我们不经意地开始沉思、整理、放松或者凝神当下,调息养静。 或许您听了万千乐音,但可能就在某曲古琴惊心动魄的一声弹拨中,醍醐灌顶,脑洞大开,当下即悟。那种感悟的深度与力度,往往是其它乐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古琴,从来就不会停留在娱乐器具的层面,而是一种灵性的存在,他是能与主人精神共鸣,纵贯古今,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法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唐 王维)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更是历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道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古琴融合了儒释道文化“中和”、“清远”、“觉照”的思想底蕴,宁静而入心,是现代人的心灵伴侣,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抚琴之路,是一条修身养性之路。让我们回归身体的松静自然,回归内心的清净觉照,与天地之气相和,与自然之道相应。 古琴的魅力,在耐听! 尤其是经典名曲,似 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 古琴之音,天地之音。这种名琴,琴弦大多是丝弦,选用上等苏绣蚕丝线,经过至少七道工序完成。古琴木料一般都要百年以上的老木,一张古琴完成,也要历时一年,这使得古琴琴音只要一弹拨,就有那种悠悠古韵。整张古琴,从材质上就承接天地自然精华,这是为何古琴的声音那么独特,那么直达人心深处的原因之一。 古琴大师,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的修炼,特别强调内在修为的锤炼,古代大琴师往往也是国学大师,医道高手。在松静淡远之间,演绎人间情怀,沟通天地乾坤。 古琴也叙事,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往往用极其简单的琴音,以及滑音的节奏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故事与情感变化。是属于声音的“大写意”,要完全听懂弹奏者的意图,这对听者的文化底蕴的也有较高要求。两者必须在同一能量层级才能真正听懂,所以就有“知音难觅”一说。知音,就是知古琴之音。 清幽淡远, 恬淡如月。 闲适中满是禅意, 雅致里尽是佛心。 弹、压、搓、揉,浮世绽放莲花。 剔、挑、抹、勾,红尘演绎净心。 一声散音,澹若洞泉,雪其躁气,释其竞心! 一声泛音,宁静致远,心无挂碍,指有余弦!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个人,即使形单影只, 生命却丰盈饱满,平静喜悦, 无所期,无所待,无所依…… 那是人生的大自在啊! 那种从容、优雅、超然之气, 如水雾蒸腾,袅袅升起。 让我感动得鸡皮疙瘩一层一层的起, 没办法,这就是古琴的魅力。 千秋万世,这种声音都将传递下去。 《终南别业》 中岁颇有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 译文如下,值得细细品读: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 以上转载,感谢网友曾的推荐,传递美好,手留余香。 中国艺术最高处均讲究极简 极淡,其高明处在于虚空,寥寥几笔,寥寥几声之外的飞白,留给欣赏者想象空间,开启对话之门,这与灌你一脑子浆糊的西方艺术不同。 我常常感叹:那简简单单的七根弦,为何能表达那么深沉复杂的情感。而且独成曲调,无需伴奏,就能上达天际,下化万民。雅音传播,绵绵千年。 “女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单身还是有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厨房与书房绝对需要有控制权,话语权与支配权。身上要有油烟味和书香味才能称得上有女人味。即要慬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会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可惜啊,大多数女人只拥有厨房没有书房,身上只有油烟味没有书卷味儿。”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