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德|权威巴洛克与叛逆莫扎特

  • 歌曲
  • 歌手
  • 专辑
  • 时长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加载中

简介

本歌单收录古尔德全部钢琴作品录音。                                                                                                                                                       格伦·古尔德在古典音乐圈,绝对是个异数。 无论是权威古典频道英国Classic FM评选的,史上最伟大钢琴家top 25;还是当代100位钢琴家选出的唱片时代最优秀钢琴家里面,古尔德的名字都是响当当地位列其中。并且,绝无争议。 因为他的音乐是如此与众不同,充满魔性,甚至令人飙升肾上腺素。节奏上的创意、技艺上的卓绝、力量上的精准,令传递出的音质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你永远可以轻易从声音上分辨出这是古尔德弹的,而不是图雷克也不是巴伦博伊姆,更不是郎朗(当然,他们都很顶尖)。并且,他逢曲必“哼”的做派,被人们戏称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古哼哼”。                                             此外,他的形象和行为也是极具魔幻色彩,各种奇奇怪怪发生在他的身上。无论曾亲临其现场,还是通过影像了解,或者与他私交的人,都会获得同一个古尔德形象:无论冬夏,都穿着厚厚外套,戴着围巾和一顶宽沿软帽……他究竟想包裹着什么?哦,还有最特别的御用椅子跟随着他——一张破到屁股几乎无法安放的极矮无比的椅子。在音乐厅或录音室,他都会佝偻着背坐在上面,边弹边唱,沉醉的样子像是一种符号。                                       一切看起来很神奇,就像他1955年以弹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横空出世,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迫不及待在隔天早晨签下他的名场面一样。所有这些构成一个标签:这很“古尔德”。                          1964年4月10日,古尔德在洛杉矶威尔希尔·埃贝尔剧院(Wilshire Ebell Theatre)演奏了七首曲子,其中包括四首赋格曲。事先他没有表示这将是他最后的音乐会。演出结束后,他悠然地离开了钟爱的斯坦威CD 318,呼吸着加州温和的空气。此后,他再也没有演奏过任何一场音乐会。 当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在1971年向他打赌他会回来时,古尔德也下了赌注;11年后,当他50岁去世时,他赢了。 他还把音乐会称为一种“血腥运动”。他尤其蔑视音乐会的社交性。他说:“音乐是应该私下听的东西”。或者说,他认为音乐和他一样,天生带着孤独属性。仿佛音乐不是一群人的狂欢,而是一场孤独的盛宴。 是的,没有人比古尔德更讨厌现场音乐会。对于一名追求极致完美的钢琴家来说,“一次成像”的现场音乐会,无疑是一种虐待。他说,技术让艺术家得到解放,使他有时间和自由,以自己的最高水准构思一部作品的概念,让他在避免了例如紧张、手指错音等诸多焦虑的前提下,达到完美的境地。 有人说,你看到的古尔德,都是他想让你看到的。而事实上,古尔德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在音乐中试图表达什么,他又渴望在生活中获得怎样一种状态呢?                                                    一个被公认的天才,除了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外,也往往被基因与环境共谋的偏执性格裹挟着。 1953年至1955年间,古尔德写过一部弦乐四重奏,作品第一号。他说:“身处对各色先锋运动趋之若鹜的世纪之交,人们是否还可以找到一部‘完美‘的作品:既能在学院派面前拿得出手,合乎时宜地演奏,又没有更大胆地延续瓦格纳、布鲁克纳或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对调性音乐法则的挑战?” 当作品发表后,他却试图反驳,佐证,反驳又佐证。总之,他希望这部作品成为完美,但又在心里不断否定。对于一个追求极度完美的人来说,世间哪有真正的完美。于是他说:“这回不算,古尔德作品第二号才作数!”然而,没有人等到这部作品。                                                                                                                                                   在离开舞台后的九年里,古尔德在录音室中与他的家族成员“那张特殊的椅子”相伴。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很好,不过再来一遍吧。”他的极致完美主义,也包括了他接受的采访、参加的活动。他总是坚持事先要写好问题和答案。在他的个人信条里,绝不出错排在第一位。                                                                                        对于音乐的极致追求也和控制欲分不开。伯恩斯坦与古尔德曾经合作过一场音乐会。伯恩斯坦说:“请注意,这是古尔德先生的音乐会”。因为,伯恩斯坦对于速度和激情的追求,很显然和古尔德的慢条斯理是不同的。然而,古尔德的坚持,伯恩斯坦尊重,却不完全认同。但,古尔德就是古尔德。                                     在音乐上他追求极致完美,体现在生活上,或许成为了一种疑心病。害怕病毒和细菌,甚至害怕任何的血压波动。一次在鲁宾斯坦的独奏会上,他一会在“没有细菌的后台入口”,一会在舞台入口处,正如古尔德自己说的:“我害怕传染上感冒的程度与反感肖邦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音乐会结束,古尔德立马跑到附近一家药店,去买感冒预防药片。 有人称1955年为古尔德元年,这并不为过。 那一年,音乐史上,巴赫的音乐被重新定义,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被重新构建。这一切都源于古尔德在华盛顿菲利普画廊完成的美国首秀。挑剔的《华盛顿邮报》乐评人欣喜若狂地写道:“格伦·古尔德是一位拥有罕见天赋的钢琴家,如他这般年纪的钢琴家我们找不到第二位。全世界将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