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的狂欢🎼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 歌曲
  • 歌手
  • 专辑
  • 时长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加载中

简介

    狄俄尼索斯Dionysus,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     1813年12月8日,维也纳大学大厅举行了资助战争中受伤士兵的慈善音乐会。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在音乐会上首演,乐队成员空前豪华,包括许多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如斯波尔、胡梅尔、萨列里、梅耶比尔、低音提琴大师德拉戈奈蒂,据说意大利的吉他大师朱里亚尼在首演时演奏大提琴。指挥由贝多芬亲自担当,每当有突强时,贝多芬都会“剧烈地摇动胳膊”,甚至在进入强奏部分时“跳到空中”。是怎样的魔力让乐圣如此癫狂?     《A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作于1811-1812年间。欧陆持续多年的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贝多芬敏锐的意识到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已是强弩之末,欧战行将结束,和平和胜利的曙光已冲破战争的阴云。在这个背景下贝多芬写出这一部非常灵动壮美的交响曲,它的基本主题是“英雄与人民”。此时在已是超凡入圣的贝多芬心中充满的是人文精神,在他心中权贵的位置远低于人民,所以在第七交响曲中他不用戏剧性的冲突和斗争表达英雄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人民的胜利喜悦和热烈欢庆,贯穿着一种平凡人们狂欢舞蹈的音乐形象。瓦格纳因此评价说它是“舞蹈的颂赞”,乐迷们称它为“舞蹈性的交响曲”。以上背景知识的铺垫,我们可以充分理解为什么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被后世誉为“酒神的狂欢”。     贝七堪称配乐的最爱,“现代舞之母”邓肯以之为配乐,表达自由奔放的舞蹈新观念;爵士音乐家约翰·柯比在他活力十足的《贝多芬的即兴重复》中用了“贝七”第二乐章的主题;贝七还出现在《交响情人梦》《国王的演讲》《这个男人来自地球》《X战警:天启》《神秘代码》《不可撤销》等影视作品中。 这首作品包括4个乐章:(引用美国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的点评) 第一乐章-稍慢速,活泼地,有一种音乐的趋势,一种藏于暗面却又慷慨激昂的律动,贯穿着整个乐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如同出于极简主义音乐家之手。随后是过渡乐段,由长笛独奏引入,不疾不徐,毫不喧哗,附以富有乡村风情的曲调,给听众以一种骑行于田间阡陌的感受。这一乐章似乎钟情于一种十分特别的音乐动机:先是附点八分音符,而后是十六分音符,随即是八分音符。呈式部的主题如同重章叠句,但与一般的奏鸣曲式不同,这一乐章的主题总是会被它的复现所覆盖。此外,在贝多芬的其他交响曲中,交响曲的结构是比较明晰的——某一主题的结束,正对应第二主题的开始;但本乐章就有点不同了,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主题是逐次递进的,且每个主题之间有着一定的重叠。在发展部里,有一小部分的乐段有着主导动机,不过是以一种升调的方式和截然不同的配器编制出现的。这一乐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一种叫“持续音部”的作曲技法(巴赫和亨德尔就曾灵活掌握这个技法),并借此使乐曲集中于一个和弦。而等到听众沉浸于乐曲高涨的热情时,贝多芬突然插入了一段休止——随后,一段单簧管独奏出现,也开始了对全乐章的概述总结。这段乐曲以低鸣半音的低音旋律为背景,小提琴声部交相映叠,音乐动机振奋向前,最后华丽收尾。再现部缓慢轻柔地开始,随即变幻形态,而当听众在乐曲面前卸下所有防备,他们便得以真正全身心投入乐曲之中了。 第二乐章-小快板 A小调。木管乐器组展现出了单动机的和弦,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一乐章与进行曲十分相似,同时也带来了一种争议,也就是到底是应该按照“小快板”的速度进行演奏,还是按照“稍快的行板”的速度进行演奏呢?当然,其实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就是要在每一小节开始之时演奏出重音,以达到庄严肃穆的效果——不过显然,这并非贝多芬在乐谱中所明示的。虽然百年前的乐谱抄录者正是犯了这一错误,但从我们将错就错的演奏方式中,我们也看得出来,我们是如何看待贝多芬的热忱与激情的。这一乐章中,有三种方式去表现两小节的乐句。此外,这一乐章引人注目的原因,就在于“淡化”的作曲手法,比如其中相互对应的一些小节。同时,在木管乐部分中,就有一种管风琴一般的,熠熠生辉的,并有着些许赋格气息的时刻。所有这些加起来,恐怕就让这一乐章“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了。因此我认为,这一个乐章之所以能为人所熟知,正因为它简洁而精悍,如同歌剧里令人铭记的一幕。 第三乐章 急板 谐谑曲,F大调。这一乐章中有一个音乐元素,也即酣畅狂欢,表现出一种“笑”的特质。一系列的音阶下降之后,又再反弹回来,甚至“跳”到了比先前更高的高度。这一个乐章的结构正是特意创作的,它先让你困惑不解,而旋即又带给你“惊喜”;当然,是以一种十分友善的方法吓你一跳的。三重奏部分像是乡下用来饮酒助兴的歌曲——虽说第七交响曲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说是十分“交响乐”的,但这一段乐曲却显示出了十分“炫技”的一面。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有着最令人心振奋的热情。贝多芬在乐谱中用到了“sforzando”(突强)的标记,像是在模仿乡下演奏小提琴的方法。这一乐章的主题像是连它自己也痴迷于乐曲之中一样,不断地循环反复,以进行曲的结构,而如同军队的行进一般,激昂向前。其中,有两个音乐元素发生了变化,一个是配器编制,另一个就是调性的变化——甚至变成了C大调。乐曲的高音部和低音部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虽然这一部分乐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些精巧微妙的的时刻,但是紧接着便是小提琴合力齐奏,鼓声齐鸣,号角纷然而至的时刻。随即,在极具张力的弦乐声部中,低鸣的低音部再次出现,同时小提琴与中提琴相互交换,将原本的旋律概念化为一体;乐曲的活力,也如潮水般达到顶峰,并与第一乐章的结尾遥相照应。

[更多]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