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 Solti

Georg Solti

中文名:乔治·索尔蒂 外文名:Georg Solti 别名:Sir Georg Solti 出生地:匈牙利布达佩斯 国 籍:英国(匈裔)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21日 逝世日期:1997年9月5日 毕业院校:李斯特音乐学院 著 作:索尔蒂回忆录 所获奖项:肯尼迪中心荣誉奖, 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职 业:指挥家 简介:乔治·索尔蒂爵士(英语:Sir Georg Solti,1912年10月21日-1997年9月5日),英籍匈裔指挥家。 索尔蒂生于布达佩斯,幼年学习钢琴,还于布达佩斯在贝拉·巴托克,杜南依和柯达伊门下学习过音乐。1930年他成为布达佩斯歌剧院的教练。1935-37年他到萨尔斯堡在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旁边当助手。索尔蒂1938年首度作为指挥演出。但当时在匈牙利的犹太人作公开场合演出,并不是很受欢迎。 索尔蒂在瑞士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到卢塞恩当过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42年在日内瓦一个钢琴比赛中胜出。战后索尔蒂到百废待兴的德国去寻找工作。联军指派他到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接替被禁止演出的克莱门兹·克劳斯,担任指挥一职。 从1947年起索尔蒂便与DECCA唱片公司合作,两者的关系维持到索尔蒂逝世,长达50年。1952年索尔蒂调职到法兰克福歌剧院,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大乐团和大歌剧院合作。 1961年起他开始了与皇家柯芬园歌剧院长达10年的合作。1972年他成为英国公民,并受封为爵士。 索尔蒂最伟大的成就是于1958年开始动工的浩大工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时至今日,这套录音被奉为录音史上的里程碑。1969年起,索尔蒂事业的第二阶段,就是与芝加哥交响乐团22年的合作,直至1991年。同时,1971-1975年他还是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1979年-1983年伦敦爱乐乐团的艺术指导。索尔蒂于1997年在睡梦中过世,没有任何先兆。 索尔蒂是20世纪后半叶重要的歌剧指挥家。他所录制的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威尔第的歌剧至今被认为是珍品。他的交响乐录音也很受欢迎。那里有着托斯卡尼尼式的直率、准确、迅猛、客观、流光溢彩且极具张力。在其漫长的录音生涯造就了一批示范级录音,首先是马勒的交响曲全集。还有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人物简介: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1912年10月21日生于布达佩斯─1997年9月5日),是匈牙利的世界级指挥大师。 索尔蒂幼年学习钢琴,还于布达佩斯在贝拉·巴托克,杜南依和柯达伊门下学习过音乐。1930年他成为布达佩斯歌剧院的教练。1935-37年他到萨尔斯堡在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旁边当助手。索尔蒂1938年首度作为指挥演出。但当时在匈牙利的犹太人作公开场合演出,并不是很受欢迎。 索尔蒂在瑞士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到卢塞恩当过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42年在日内瓦一个钢琴比赛中胜出。战后索尔第到百废待兴的德国去寻找工作。联军指派他到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接替被禁之演出的克莱门兹·克劳斯,担任指挥一职。 从1947年起索尔蒂便与DECCA唱片公司合作,两者的关系维持到索尔蒂逝世,长达50年。1952年索尔蒂调职到法兰克福歌剧院,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愈大乐团大歌剧院合作。 1961年起他开始了与皇家柯文特花园长达10年的合作。1972年他成为英国公民,并受封为爵士。 索尔蒂最伟大的成就是于1958年开始动工的浩大工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时至今日,这套录音被奉为录音史上的里程碑。1969年起,索尔蒂事业的第二阶段,就是与芝加哥交响乐团22年的合作,直至1991年。同时,1971-1975年他还是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1979年-1983年伦敦爱乐乐团的艺术指导。索尔蒂于1997年猝死,没有任何先兆。 索尔蒂是20世纪后半叶重要的歌剧指挥家。他所录制的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威尔第的歌剧至今被认为是珍品。他的交响乐录音也很受欢迎。那里有着托斯卡尼尼式的直率,准确,迅猛,客观,流光溢彩且极具张力。在其漫长的录音生涯造就了一批示范级录音,首先是马勒的交响曲全集。还有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人物经历:1933-1939年任布达佩斯国立歌剧院专职指挥。1942年在日内瓦国际比赛中获得钢琴优胜。1946年被驻德美军聘为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指导,由于指挥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成功而任拜仑歌剧院的指挥。曾加入德国籍。1953年始,先后在旧金山歌剧院及交响乐团、芝加哥抒情歌剧院、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在布鲁诺·瓦尔特的鼓励下受聘,并委以延续歌剧演出传统的重任)任指挥或音乐指导。他录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使其名声大振。1971年获得爵士称号后入英国籍。从1969年始,他任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兼常任指挥,还任过巴黎交响乐团与巴黎歌剧院、伦敦爱乐团的音乐指导及指挥。他早期的指挥虽给人以严谨拘束之感,但后期却逐渐转化为宏伟而具有魅力Sir Georg Solti 傲慢而且专横,性情暴躁但坚强而毫不气馁,他被认为是最后一个超越生命的领导者。他有力、激动的个性铸就了音乐的神髓,并以自己高超的技艺驾御了所有演员和音乐人投入演出。Solti 出生于匈牙利,最后定居英格兰。他一生工作于很多地方,无论在巴黎还是芝加哥,他都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想象力的人。在他80年的艺术生涯中,所获殊荣众多。1962年,他50岁时获得了葛莱美最佳歌剧奖,1992年80岁时再度获此奖项,其余的奖项均为歌剧和交响乐奖。 他是本世纪最有才气的指挥家及欧美音乐文化领导人之一。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 1947 年在 Decca 唱片公司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50多年来,他为我们留下了250多张伟大的唱片--包括了45部完整的歌剧--主要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芝加哥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他的唱片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大奖,包括32个葛莱美奖--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流行或古典音乐家。 Sir Georg 在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尽管他在首场演出上弹奏的是钢琴,但很快他就被布达佩斯歌剧院聘为指挥。1937年,他被托斯卡尼尼在 Salzburg 音乐节上选为助手。二战爆发前,他作为难民来到了瑞士,为了生计,又开始练习钢琴,1942年,他在日内瓦的国际大赛上首次获奖。 1946年,他受美国政府邀请指挥了在慕尼黑举行的贝多芬作品演奏会。演奏会非常成功, Sir Georg 本人也被指定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音乐主管,他在六年里使得歌剧院的演出质量和名誉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他在慕尼黑的这段时间里, saerzibao 音乐节又重新举行了,Sir Georg 出席了音乐节。后来他还曾参加了在维也纳、柏林、巴黎、罗马、佛罗伦萨等地举行的那几届。 1952年,这位艺术大师接受了法兰克福歌剧院艺术及音乐主管的职务,并在那里住了九年。61年到71年,他担任了皇家歌剧院的音乐主管。这段时间里,他成功的演出了 Die Frau ohne Schatten、Ring 等作品,闻名全球。他还和 Decca 合作,用七年时间录制了 Ring 全剧。这也是第一个完整的录音室版本。 Solti 大师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令人难忘的合作开始于1954年的 Ravinia 音乐节。1956年,他回到芝加哥,在歌剧团担任职务。他在芝加哥管弦乐厅的首场演出是1965年12月9日,而作为音乐主管的首次音乐会则是在1969年9月。Solti 大师从1969年到1991年的22年里,为扩大管弦乐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乐团1971年的首次国外巡回演出就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音乐主管,他有责任管理乐团从10月份开始的1000场演出。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Sir Georg 的演出时间表还被安排到和只有他一半年纪大的人一样紧密,而他的预约则一直被安排到了21世纪。 Decca 唱片最近重新录制了 Sir Georg 的两张古典唱片--97年重新发行了传奇的 Ring,98年秋天,发行了歌剧 Strauss。 1998年十月,Sir Georg Solti 逝世一年多后,在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音乐会,Mstislav Rostropovich, Angela Gheorghiu, Anne Sofie von Otter, Maxim Vengerov 和 Zubin Mehta 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在音乐会上为新成立的 Solti 基金会募集资金。该基金会是 Georg Solti 逝世前开始构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音乐教育,并帮助全世界年轻的音乐天才们。 已经年逾八旬的乔治·索尔蒂是当代国际乐坛上年龄最大、威望最高、资历最老的一位指挥大师。他的指挥生涯就是本世纪音乐会历史的缩影和写照。把他指挥过的那些王牌乐团罗列成串,你就会发现,索尔蒂手中的那根指挥棒是多么地耀眼和不凡。 索尔蒂原籍是匈牙利,18岁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毕业后,便成了当地歌剧院的指挥。由于才华出众,受到指挥大师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的赏识,多次应邀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并做了前二位大师的助理指挥。 二战爆发后,索尔蒂流亡瑞士。其间,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上,他又拿了个首奖,可见,索尔蒂的功夫不仅仅限于指挥。 战后,索尔蒂应邀担任德国慕尼黑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和音乐总监。他努力工作,排演了许多传统和现代的歌剧,并兼任了柏林爱乐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客座指挥。 50年代始,索尔蒂的指挥势头突飞猛进,不仅挥棒于欧洲几个最著名的音乐节,还身兼不下5个国家的一流乐团的客席指挥,如柏林交响乐力、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等。在美国,索尔蒂的身影亦每每闪现,旧金山歌剧院、旧金山交响乐团、芝加哥歌剧院均是常客。同时,也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乐团和洛杉矶交响乐团的演出中担纲。 1969年,他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正式常任指挥,并在位达22年,直至1991年,在芝加哥交响乐团建团100周年的音乐会后,才将该团的第一把交椅交给了丹尼尔·巴伦伯依姆。 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的指挥,索尔蒂的指挥风格严整而精密,他可以将整个乐队的各个声部尽情发挥,同时又能完美体现作品的内涵和意境,非常富于结构美。他训练乐队十分认真而严厉,但人缘却很好。每到一国一地,他工作的地方都视他为自己人。在德奥两地工作期间,德国政府力邀他加入了德国籍。70年代中,他又被英国政府封为爵士,并邀他做了英国公民。而美国人也多次诚邀他入籍。"我的祖国只有一个,护照却有好几本。其实,我真正的国籍是音乐。"索尔蒂对《时代周刊》如是说。索尔帝1912年10月21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1935年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曾协助瓦尔特的指挥演出工作,1937年也曾协助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莫扎特《魔笛》和威尔第《安魂曲》的工作,并得到托斯卡尼尼的称赞. 1938年3月11日在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出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这是他初露才华之作,也是他音乐一生的转捩点,经过了8年的指挥学徒生活,从此开始了他光辉的指挥生涯. 1958年在维也纳,索尔蒂展开了他事业上最光辉的一页,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灌录了瓦格纳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 1969年,57岁的索尔蒂想当交响乐指挥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了,就任芝加哥交响乐团(CSO)音乐总监兼指挥,这是他一生事业中鼎盛时期.他还兼任巴黎管弦乐团指挥(1972-1975) 、伦敦爱乐乐团指挥(1979-1984). 1991年索尔蒂选择《奥赛罗》(威尔蒂曲)作为告别CSO音乐总监的音乐会演出,这是他指挥现场演出实况录音的第一部歌剧,还是他指挥CSO录制的第100张唱片,也是CSO创建100周年,很有历史意义. DECCA资料显示,索尔蒂是有史以来获得最多格林美奖的指挥家,自1962年以来共得32个奖项,加上其他唱片公司的7个奖项总共有39个奖项,这在现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人物事迹:“匈牙利虽小,却是个伟大的国度。19 至20 世纪,这里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天才。”索尔蒂逝世10 周年之际,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音乐学院教授巴拉斯?索科莱正在上海,担任第8 届弗兰兹?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亚太区选拔赛的评委。对记者提及索尔蒂时,他显得非常自豪。他将索尔蒂的成就跟匈牙利音乐史上的巨匠巴托克、柯达伊等人相提并论:“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身为匈牙利人,是一种极大的骄傲。” 犹太人中的幸存者 索尔蒂曾说自己的故乡匈牙利是一个“人们生活和呼吸在音乐中”的国度。他的家族原姓“斯特恩”,直到父亲这一辈,大部分人都是农民、面包师和磨房工人。具有音乐细胞的母亲,在索尔蒂6 岁时发现他“唱得很清楚而准确”,就此为培养他而奉献全部精力。 1877 至1890 年间,是匈牙利音乐界“群星闪耀”的时期。巴托克、柯达伊、利奥?威纳、艾尔侬?多纳伊,这些现代音乐史上响亮的名字,正是索尔蒂12岁考入李斯特音乐学院时的各科老师。“直到今天,李斯特音乐学院仍延续着严谨传统的校风,成百上千的学子进入这个殿堂,接受的都是最严格苛刻的训练。”身为教授的巴拉斯?索科莱说。索尔蒂十多岁时,曾现场聆听拉赫马尼诺夫、霍洛维茨等人的音乐会,那时候,这些大师也不过二十出头。14 岁时,他被艾利希?克莱伯指挥的一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所震撼,“就像被雷电击中一样”,这个夜晚,他感觉“自己的命运被决定了”。 19 岁从音乐学院毕业后,索尔蒂先是到布达佩斯歌剧院做排练指挥。直到晚年,他仍认为这8 年历练是他走上职业指挥家生涯的最佳途径。这段“打杂”经历,让他见识到什么是好的音乐演绎。1932 年,索尔蒂刚转到德国卡尔思鲁厄的剧院即被解雇。他黝黑的皮肤和浓密的头发决定了他的命运——作为一名来自东欧的犹太人,德国反犹情绪的滋长使得他不可能站上指挥台。次年,希特勒的上台使大量犹太籍音乐家相继失业,沦落至欧洲其他城市。 二战阴云将索尔蒂的未来推向深渊。德国吞并狂潮席卷欧洲,数十万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索尔蒂流亡到了瑞士。因为饥饿,他顾不上饭店门口“犹太人禁止入内”告示的威慑,用生平最快的速度解决午饭;坐火车穿越德国时,他因为担心纳粹上车查出他的犹太身份,“始终处于极度恐惧中”。 “如果我在战争初期回到匈牙利,我会像大多数匈牙利犹太人一样,不到战争结束就死了。”二战最后14 个月,他在匈牙利的家庭确实是一幅恐怖景象:父亲病逝,母亲常年藏于地下室导致精神失常,姐姐远躲他乡,被迫参军的姐夫暴毙于战场的严寒中。这段时间内,仅匈牙利就有60 万犹太人被屠杀。“在那些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希特勒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屠杀和成百万上千万各民族颠沛流离的无辜黎民百姓当中,我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了。”在回忆录的后记里,临近生命终点的索尔蒂对60 年前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无国籍者的流浪史 对于“如何取得指挥经验”这种问题,索尔蒂给年轻人的答案总是“缠住他们,直到有人给你机会为止”。1942 年,索尔蒂靠这种方法取得了在日内瓦大剧院指挥的机会,但却感觉糟糕——不懂法语,没时间研究总谱,排练时间少,使得歌剧的演出成为他“一生都在试图忘掉”的经历。让他声名鹊起的反倒是1942 年日内瓦钢琴大赛。虽然拿了冠军,但这次经历却使他坚信自己无法当一名钢琴家——比赛当天,他在上场前将贝多芬奏鸣曲中的一段赋格忘得精光,急得他想要退出比赛,却被工作人员推上了舞台。他的记忆空白在台上奇迹般消失了,但直到捧起奖杯,他仍惊魂未定。 1945 年二战结束,索尔蒂无法回匈牙利,那儿尚处于水深火热中;他也无法去美国,那儿有太多的欧洲指挥家在“抢饭碗”。要当指挥,他只有去德国,处于战争废墟中的德国人渴望恢复家园和他们的音乐生活。面对这个曾残忍屠杀自己同胞的国家,晚年的索尔蒂说: “我想我就像浮士德,为了能当指挥,与魔鬼签订协议,随他下到地狱。” 他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待了6 年,在法兰克福歌剧院待了9 年,为战后德国音乐生活的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获得了德国国籍,却始终无法摆脱颠沛流离的异乡客的感觉。1960 年,当伦敦皇家歌剧院向他发出邀请时,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告诉他:“我们老一代的指挥,指挥不了歌剧了。你们年轻一代必须肩负起传统并把它传给下一代。你就是纽带。”事实证明,索尔蒂这根“纽带”不仅传承了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老一代指挥家,也提携起了当今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指挥家,如祖宾?梅塔(1960 年由其推荐至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巴伦博伊姆(1973 年由其推荐至巴黎交响乐团)。 他以喘不过气来的日程,规划了皇家歌剧院未来3 年的演出季。83 岁的世界著名男高音卡洛?贝尔贡齐前不久来上海举行大师班时,用“从未见过的精益求精”来形容索尔蒂。贝尔贡齐曾与这个“一生都充满激情的人”多次合作,并曾“联手”在皇家歌剧院闹出一次著名“笑话”。当时,索尔蒂邀贝尔贡齐演出威尔的歌剧《命运之力》里的男主角,但不尽如人意的服装和布景,使贝尔贡齐在演出中意外弄落了假发,引得满堂倒彩。贝尔贡齐说:“索尔蒂是一位容不得半点差错的人。他对艺术的要求之高,在指挥家中也是罕见的。”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索尔蒂喜欢跑去台下坐着,像观众那样聆听,“而其他大多数指挥家都认为,只要站在乐队前就够了”。 世界主义者的激情与梦想 在索尔蒂铺陈出一份宏大计划时,关于他“傲慢、专横”,“性情暴躁”的评价也同时涌来。国人可能一厢情愿地认为那些世界知名的大歌剧院都很“艺术”,观众都很“高雅”。但就算是在皇家歌剧院,反对索尔蒂的拆白党照样坐在顶楼喝倒彩,向他扔白菜,在他的车位上写“索尔蒂滚蛋”。 索尔蒂也不否认他跟乐团之间的糟糕关系。他用“非常不愉快”来形容自己跟纽约爱乐的相处;在维也纳爱乐,他精力充沛的个性也跟漫不经心而又心高气傲的演奏家们格格不入,甚至有小提琴手在排练中以离席来与他对抗。上个月访华的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指挥家佐尔坦?柯切什(Zoltan Kocsis)曾与索尔蒂交往多年,他告诉记者:“索尔蒂是个话少而精简的人,很少流露自己的感情??像索尔蒂那样能把任何一个乐团的水平发挥到极致,没有强硬的手段,几乎是做不到的。”巴拉斯?索科莱则指出:“做一名指挥,既要有音乐天才,又要懂得组织人才,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时候这种心血比在音乐上付出的还要多。”他认为,索尔蒂的倔强脾气实际上只针对艺术:“他以艺术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而把人情放在第二位。” 索尔蒂把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视为“残酷的伤害”,但他们却共同为唱片工业史留下了一部巨作——世界上第一套历时15 小时的完整版立体声《尼伯龙根的指环》。直到今天,这套唱片仍被全球爱乐者奉为至宝。 索尔蒂曾说:“10 年的皇家歌剧院生涯,使我从一个中欧来的音乐家变为一个世界主义者。”1971 年,当他正式离开科文特花园前往芝加哥时,皇家歌剧院正如他就职时宣称的那样,以33部歌剧演出的辉煌数字成为世界歌剧院的翘楚。最初憎恨他的人们向他表示感激和敬意,英国授予他“大英帝国爵士”和英国公民身份。在此之前,索尔蒂保持了20 年德国公民身份。他对《时代周刊》说:“我的祖国只有一个,护照却有好几本。其实,我真正的国籍是音乐。” 索尔蒂接手时的芝加哥交响乐团负债50 万美元,士气低落,内部矛盾激烈。第一年,他就开始全力复苏广播音乐会、寻找赞助、提高乐手薪资,把马勒、布鲁克纳、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的作品带到美国人中间,开发美国唱片市场。他每天都在疯狂工作,一周演出4 场音乐会,排练4 次新曲目,还要大量研究。他的到来,使乐团成为“一个马戏团或古代的军团”。18 个月之内,他们走遍欧洲10 个城市,并延伸及亚洲。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上演马勒《第五交响曲》之后,“观众全部都站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热呼喊,就像在摇滚音乐会上一样”。索尔蒂说,那是他一生从未经历过的眩晕场面。 芝加哥的岁月把索尔蒂的事业推向顶点。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欢呼和爆棚。澳大利亚建国200 周年庆典时,悉尼人以“两百年的企盼”横幅来迎接索尔蒂。乐团成员在他75 岁时送他的礼物,是有每个人签名的镜框,里面写了一句让索尔蒂感觉自豪的话:“你不仅是我们的大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1991 年,79 岁的索尔蒂发着高烧,举行了告别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跟他合作的是帕瓦罗蒂。退休后的索尔蒂生命力更加旺盛,不但继续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还多年担任萨尔斯堡音乐节总监,并持续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柏林、科文特花园等世界顶级乐团和歌剧院合作演出。70 岁之后,他总是把自己多年前的录音拿出来,一边听,一边对着放大复印的总谱,一句句研究。他说:“从这时起,对话在我们之间展开,仆人和主人。我感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人物荣誉:资料显示,索尔蒂是有史以来获得最多格林美奖的指挥家,自1962年以来共得32个奖项,加上其他唱片公司的7个奖项总共有39个奖项,这在现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除了创下格莱美获奖次数最多的记录之外,索尔蒂还获得了很多其他的国际大奖。1989年,他获皇家爱乐乐团金奖——英国的音乐最高奖(以前的获奖人包括了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和现代派音乐祖师斯特拉文斯基)。他还成为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名誉会员。1985年9月,他在德国被授予 二级爵士十字章(Knight Commander’s Cross)。1987年,他又被授予芝加哥的最高奖(Medal of Merit),林肯公园里也树立起他的铜像。匈牙利共和国授予他 旗帜奖章,美国音乐协会则授予他"年度最佳音乐家(MUsician of the Year)"。 1988年,芝加哥的 Union League Cicic and Arts 基金会授予他 Edward Moss Martin 奖。1992年,他获丹麦的 Leonie Sonning 音乐奖。1993年,获匈牙利共和国 Middle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和德国的最高奖--Grosses Verdienstskreuz mit Stern und Schulterband。同一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了庆祝他80岁生日及合作40年,赠予他 Hans Richter 奖章。1993年12月,他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及比利时 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eopold 称号。1994年,他被葡萄牙总统授予 Ordem Militar De Santiago De Espada --该国最高荣誉(上一个获此荣誉的音乐家是1954年的 Stravinsky)。他还获得了法国的 L间ion d’Honneur 及1995年的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1996年,他在巴黎被授予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Italy 荣誉称号,同时还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Solti 奖,每年用来奖励表现突出的年轻歌手。 1998年十月,索尔蒂爵士逝世一年多后,在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音乐会,罗斯特罗波维奇以及祖宾·梅塔 等音乐大师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在音乐会上为新成立的索尔蒂基金会募集资金。该基金会是其本人在逝世前不久开始构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音乐教育,并帮助全世界年轻的音乐天才们。 指挥风格:尽管经常被人评价为傲慢而专横且性情暴躁,但索尔蒂棒下的音乐显得顽强而毫不气馁,他被认为是最后一个超越生命的领导者,他有力、 激动的个性铸就了音乐的神髓,并以自己高超的技艺驾御了所有演员和音乐人投入演出,无论在巴黎还是芝加哥,他都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想象力的人。在他80年的艺术生涯中,所获殊荣众多。1962年,他50岁时获得了葛莱美最佳歌剧奖,1992年80岁时再度获此奖项,其余的奖项均为歌剧和交响乐奖。 作品评价:他是本世纪最有才气的指挥家及欧美音乐文化领导人之一。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1947 年在 Decca 唱片公司 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50多年来,他为我们留下了250多张伟大的唱片--包括了45部完整的歌剧--主要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芝加哥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他的唱片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大奖,包括32个葛莱美奖--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流行或古典音乐家。 个人思想: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的指挥,索尔蒂的指挥风格严整而精密,他可以将整个乐队的各个声部尽情发挥,同时又能完美体现作品的内涵和意境,非常富于结构美。他训练乐队十分认真而严厉,但人缘却很好。每到一国一地,他工作的地方都视他为自己人。在德奥两地工作期间,德国政府力邀他加入了德国籍。70年代中,他又被英国政府封为爵士,并邀他做了英国公民。而美国人也多次诚邀他入籍。“我的祖国只有一个,护照却有好几本。其实,我真正的国籍是音乐。”索尔蒂对《时代周刊》曾如是说。
[更多][举报]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