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球

吴天球

中文名:吴天球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省同安县石浔村 生日:1934年6月12日 职业:农民工、低音歌唱家 代表作:《伏尔加船夫曲》、《跳蚤之歌》 星座:双子座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三等奖 简介:吴天球,1934年6月12日诞生在福建省同安县石浔村。这是一个濒临东明港的海滨大村落,可是,地少人多,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微,许多人不得不跑到厦门的码头当“苦力”。吴天球一岁多的时候,父亲便因病去世了,连跑码头的份儿也赶不上,一家人几乎陷入了绝境。勤劳的母亲拖着三个孩子——吴天球和比他大9岁的哥哥、大5岁的姐姐,硬是把他们拉扯大。她毅然解开裹脚布,赤着脚上山下田。 荣誉记录: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三等奖 人物生平:童年: “家无老父哥当爹”,母亲、哥哥和姐姐看到天球天资聪颖,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当“睁睛瞎”,再苦再累也要送他上学校。吴天球在村里念完小学,考进县里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为了求学,他离家借住在亲戚家里,每星期回家一次,挑着柴米油盐,走十几里的田间小路才到学校。暴雨时节,小溪张水,哥哥让弟弟骑在自己的肩膀上,趟过溪水,放下弟弟,再返回对岸,将柴米油盐顶在头上,趟了过来。小天球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它饱含着母亲和兄长的汗水与心血啊!他总是以最佳的成绩作回报,寒暑假全力在家里干农活、犁田、耕地、播种、插秧、锄草和收割,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活样样都会。 1949年9月19日,同安解放了,天球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热情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宣传队,唱歌、跳舞、打腰鼓、扭秧歌,初步培养了对文艺的兴趣。 青少年: 初中毕业,天球考上集美中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升上高中,便在家里务农,成了地地道道的“放牛娃”。这时候,石浔村为了配合土改运动,组织剧团,排演了歌剧《白毛女》、《赤叶河》片段,到邻村、区县演出。具有“初中毕业生”头衔的秀才吴天球,自然是数得上的角色。这些活动,不但锻炼和培养了他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且使他那洪亮优美的声音,初露锋芒。 1951年秋,天球考进了厦门师范学校。这是一所食宿全包的中等专业学校,对家境贫寒的学生,无疑是一个福音;况且,寒暑假还能回家干农活。学校设在风景如画的鼓浪屿田尾海滨,这使天球的学习干劲倍增;他虽打着赤脚念书,可功课成绩优良,尤其是数理化特别突出。他平时话语不多,因为一张口,声音便“嗡嗡嗡”直响,同学们都笑他像个“大酒瓮”。敬业而又细心的音乐老师江吼先生,立即发现他是一棵男低音的好苗子。吴天球参加了学生合唱团,江老师就有意识地让他独唱、领唱,教他更多的音乐知识,培养歌唱能力。 青年: 1954年夏天,吴天球从厦师毕业,照例应该分配到小学任教。学校考虑到他的成绩优异,又有特长,便推荐他报考高等师范院校,以便进一步深造。他自己报考了物理系,并胸有成竹,稳操胜券。江吼老师得知,大吃一惊,连忙找到吴天球:“你数理化成绩很好,在班上和学校里都很突出;但在全国范围内,数理化学得好的学生,何止千万!而有你这种声音素质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为了国家,为了你的发展前景,你应该报考音乐专业!”吴天球一下子愣住了,他根本没有报考音乐专业的思想准备。他想:报考音乐专业,需要有音乐知识和技能,光会唱唱歌是不行的;况且,平时自己的爱好在数理化,对音乐知之甚少,贸然报考,有把握吗? 报考音乐专业: 吴天球去请教学校教导主任漆竟余老师,说出自己的苦衷和想法。没想到,漆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我完全赞成江吼老师的意见。我们推荐你报考大学,也是希望你发挥特长,培养成高水平的歌唱家,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漆老师望着吴天球那双光脚丫,笑着说:“啊,天球,你瞧,你说话的声音就好听极了,像这样的料子。不要说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就是一万个、十万个人当中也很难挑得出一个来啊。也许,将来你就是中国的罗伯逊!”漆老师的话,如同沙漠中的甘露,点点滴滴注入吴天球的心田,他信服了,毅然报考了音乐专业。漆竟余老师又以学校名义,专门给福建师范学院招生委员会写了一封信:“吴天球同学数理化成绩优异,考上数理化系科相信没有问题。鉴于该生嗓音条件很好,所以,我们动员他报考音乐专业。如因其音乐基础知识较差未能考上,请准予按数理化专业的标准录取。”厦师老师和领导考虑周到,无微不至,这对年轻的学子是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呀! 无锡华东艺专: 1954年8月底,吴天球到无锡华东艺专报到。晚上8时,火车到达无锡站,旧生前来欢迎新生,那股热情劲儿就甭提了,因为吴天球来到,声名已播:“我们的柯笳和老师招到了一名‘赤脚男低音’!”同学们带吴天球到食堂吃饭,他脱了球鞋光着脚丫就往外跑,老同学们一看就乐了,不便指责,便婉言相劝:“这里大家都穿鞋,路上常有玻璃、铁钉什么的,光着脚丫容易被扎伤!”吴天球只好把鞋子又穿上:“哎呀,这回真是害苦了我,我的脚丫子已经自由了20年,这下子要被套住了。”他只能苦笑。 在这里学习,费用全免,还发给甲等助学金,额外有被褥、帐子;有什么困难,老师、同学马上伸出友谊之手。这真出乎吴天球意外。招考时为他弹伴奏的就是主科老师柯笳和先生,他更是如兄长一般,对吴天球精心培养,成为他的第一位声乐专业老师。他知道吴天球家境困难,经常给一些零花钱,请自己的得意门生看电影,将自己手抄的五线谱送他……一个放牛娃,经历过失学的痛苦,此时,更从内心感到这深情的暖意,他暗暗刻苦自励,进步很快。1956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央音乐学院: 1956年秋,柯笳和老师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华东艺专也正在酝酿院校合并。为了吴天球有更理想的学习环境,学校支持、柯老师出面联系,让吴天球于1957年2月转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杨比德老师。杨比德老师像对待家人一样地对待吴天球,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夏天的天津,热不可耐,小平房里更像个大蒸笼,师生俩竟然都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但却琴声悠扬,歌声嘹亮,笑语喧天。 留学: 1959年4月,吴天球以品学兼优的资格,被中央文化部选送到保加利亚留学。中央文化部还决定,派遣吴天球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参加1959年7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第7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国际赛事。吴天球于4月底到达索菲亚,7月份要参赛,时间非常紧迫。他在保加利亚著名声乐家契尔金教授教导下,6月初完成曲目的准备,便加入保加利亚参赛团的集训,同优秀的歌唱家们一道,夜以继日地练习,又获得保加利亚著名教授勃伦巴诺夫等的悉心指导,进步很快。参加集训的保加利亚籍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尼古拉·加乌诺夫,听了吴天球的演唱,大为赞赏,认为吴是一位嗓音条件极好、富于感情、唱歌动人、非常难得的男低音,只要好好努力,得奖绝非问题。 学成归国: 1961年秋,吴天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他和其他几位留保学生归国,立即受到当时中国声乐界的瞩目,掀起了探讨研究意大利学派美声唱法的高潮;他们的演唱,保留了保加利亚的声乐特色,传送着玫瑰花的芬芳。 吴天球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一直到担任教授、声乐系副主任。 声乐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对学生训练技能和培养习惯。因此,吴天球尽量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逐步补齐学生的不足;教学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感性具体;打破声乐“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让声乐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直观形象,使学生听课时进入状态和情感意境;口传心授,针对性强,让学生听课时目标明确、感受具体,牢固掌握技巧方法,强化演唱能力;强调尊师爱生,建立平等关系,促进教学相长,有时要“互换师生位置”,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向学生“摆谱”,自己不足的地方,敢于坦陈,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自然放松,消除疑虑,不拘泥于太多的“方法”而弄得无所适从,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钻研精神。正如著名音乐家时乐蒙先生所说:“吴天球教授对学生细致、深入、全方位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感情内容的表达和深化。” 声乐作为一门感染力很强的音响艺术,吴天球的教学格言是:“特定的状态,特定的情感,发出特定的声音;只有兴奋的状态,真挚的感情,才能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是在谈“情”、谈“心”,何况唱歌哩!唱歌,就是歌唱者把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迸发出来,以震撼听众的心灵。 吴天球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吸取其他老师的长处和优点,也经常向喻宜萱、张权、蒋英、沈湘、罗乾贵等老前辈请益;外国专家来华讲学,他一定争取去听。这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暮年盛誉: 为了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自1978年以来,吴天球举办过20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准备曲目时,他从声音技巧上,也从乐曲内涵的理解和表达上,字、句、段反复推敲,精益求精。通过录音、录像、征求同事意见,来发现演唱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充实自己。1978年夏季,他在群众音乐基础良好的哈尔滨举行首次个人独唱音乐会,4场的入门券一天内全部被抢购一空。一般个人的多场独唱音乐会,是隔天举行一场,而吴天球的独唱音乐会,后两场连续举行,而且一场更比一场强,令听众叹服不已。4场唱下来,吴天球的嗓音没有疲劳感。紧接着,他又在北京举行3场独唱音乐会,后两场又是连着开。演出受到北京声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兴奋地对他说:“天球,你进步很多!一般的独唱会我很难听进去,今天,你的演唱我全听进去了。你的声音很好,唱得也很好,吐字清楚,歌曲处理得细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达到了顶峰!” 1979年初,吴天球回到福建,在福州举行了2场独唱音乐会,全部爆满。在厦门原定2场,应听众要求,一再增加,结果共举行了5场,突破厦门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的历史纪录。他用歌声向故乡的父老乡亲汇报,向母校的师生同学汇报。他用闽南话演唱了《我爱我的台湾》,改动了其中的歌词:我爱我的台湾啊,台湾是我家乡,骨肉同胞情意深,分开不应该!统一祖国的共同愿望,时机已经到来,兄弟啊,姐妹啊,不要再等待。 大事记:1989年,在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江吼先生70寿辰之际,吴天球写信祝贺:“您用音乐陶冶了一个农村青年的心灵,使我从一个音盲变成一个强烈的音乐爱好者。您的音乐课堂,就是我走进这神圣殿堂的第一道阶梯。35年来,我在学业上每前进一步,都融合着您的心血……” 1994年6月,新加坡同安会馆举办世界同安联谊会成立大典暨第3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吴天球和夫人黄湄莹应邀举行了两场独唱音乐会,还为李金泉先生作词的世界同安联谊会会歌《同安颂》谱曲并演唱。 1994年12月17日——1995年1月11日,吴天球夫妇应邀访问台湾,在台北音乐厅举行独唱音乐会,与台湾音乐界学者探讨音乐教学及两岸音乐交流问题,还在台湾声乐家协会举行专题演讲和示范。华航董事长蒋洪彝先生赞许说:“这样优秀的男低音,为我平生所仅见。” 1995年7——10月,吴天球夫妇应邀访问新、马、泰。他们应马来西亚《光华日报》之聘,担任“旧曲重温华语歌曲比赛”总评判并举行讲座。 在马来西亚,吴天球应邀到《南洋商报》社接受采访,他当场低吟了作曲家谭盾为历史巨片《南京大屠杀》所写的主题歌《不要哭吧,南京!》:“不要哭吧,南京!不要哭吧,宝贝……”他饱含泪水地唱着,他为这场浩劫流泪,他为中华民族哭泣;那发自内心的歌声低回荡漾,象征着不屈民族的国魂。在场的编辑、记者,无不为之动容。 1995年8月13日和20日,他们应泰国曼谷知音歌友会之邀,在曼谷比里研究院礼堂,举行了两场泰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男低音独唱音乐会,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最妙的是发生了一件吴天球“歌唱生涯四十载,观众点歌第一回”的韵事。8月20日,恰逢泰皇蒲密蓬陛下登基50周年,泰华朋友建议他演唱泰皇陛下御作《雨丝》,并很快找来有中、泰、英文译词的合唱谱、独唱谱、五线谱以至简谱。经试唱之后,吴天球感到原译稿中文语词与旋律配合不太通顺,不易演唱,便在绝对忠于原译文意思的前提下,亲自修改译词,力图使之更具有艺术性和歌唱性,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意境。有一位王绍麟先生则对吴天球说:“你能不能唱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里的华人都很喜欢唱这首歌,我希望你能演唱给大家听。”吴天球夫妇听了惊叹不已,万万没想到,这首颂扬中国繁荣昌盛的歌曲,在泰国会这么流行。可见,泰国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却无时不在关注着祖邦的情况。 于是,吴天球在8月20日的独唱音乐会上,带着非常崇敬的心情,首先演唱了《雨丝》这首泰国人民最为喜爱的歌曲,表达全体泰国华人的心声。音乐会最后,他邀请王绍麟先生上台,一起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顿时,台上台下,声浪澎湃,人们含着热泪,从内心深处发出对中国的祝福。泰国华人,既是忠实的泰国公民,又是赤诚的炎黄子孙。听众们看到吴天球的风度、风格和风趣,听到他的歌声、话声和笑声,感到他“真不知把岁月隐藏到哪里去?”“美妙的歌声充实了我们的生活。” 音乐会在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歌唱家指挥全场大合唱,将晚会推向高潮,歌声、笑声、琴声、掌声交织成不朽的友谊乐章。吴天球激动不已,连夜执笔写了《中泰友谊长,献歌表深情》一文,在泰国报刊上发表,记下这毕生难忘的场面。 1997年,在瑞典的“水节”上,吴天球用中文演唱了莫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赢得了满场喝彩。一位瑞典歌唱家向他竖起大拇指说:“你是世界级的男低音!感谢你精妙地诠释了莫索尔斯基的作品。” 同年,吴天球应邀在我国驻维也纳多边大使官邸演唱;1998年2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演唱;1998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南海艺术中心举行讲座和独唱音乐会;1999年5月,应香港管弦乐团之邀,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唱谭盾的作品…… 吴天球、黄湄莹两位教授,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女弹男歌,珠联璧合,就是在异国他乡,也传为美谈。真的,夫人是吴天球的第一位听众,第一个伴奏,第一个“挑剔者”,用吴天球的话是“第一个艺术指导”。 1999年5月,“片冰心学生音乐会”在福州举行。吴天球闻讯,特地从北京赶来参与其盛。 中央电视台历年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吴天球都是评委,他以严谨、公正的作风深受好评。1998年8月举行的第8届,他在点评发言中,由于讲得具体、深刻,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句句讲到选手心上,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颁奖晚会直播现场,主持人刘璐径直走到吴天球面前问道:“吴老师,您敢不敢代表评委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演唱一首《跳蚤之歌》?”吴天球先是一愣,紧接着风趣地答道:“老年人与青年人交流嘛,没什么敢不敢的,那我就‘跳’一下吧!”那一晚,全国各地所有观看晚会直播的观众,都有幸欣赏到他精彩的演唱,给年轻的歌手们起了示范、指导作用。 2001年元宵节,吴天球再次回到故乡厦门,参加“新世纪迎新春中外著名歌曲独唱音乐会”。终场时,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跑上舞台,握着他的手说:“天球,你真是宝刀不老啊!” 2001年2月9日,吴天球到叔庄花园参观“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他为家乡有这么一座高雅的博物馆而高兴,挥笔题写“永远感念鼓浪屿故乡培养我走上音乐之路”。他路经田尾路,指着一幢幢楼房,回忆50年前在厦门师范学校读书的情景,哪一座是教学楼,哪一座是宿舍楼,他打着赤脚在海滨沙滩散步,漆竟余老师对他的激励,江吼老师一板一眼地教唱《天下黄河十八湾》…… 5年间,他从放牛娃变成国际音乐比赛获奖者。江吼老师、漆竟余老师以伯乐的眼光,相中了这匹“千里马”;片冰心、曾雨音老师以哲人的智慧,让“千里马”到更广阔的疆场驰骋;柯笳和老师以壮士的胆略,破例录取了这位赤脚男低音,并推荐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培养;中央文化部做出明智的决策,选送他到保加利亚深造,又大胆派遣,逼他上“山”——参加国际比赛;保加利亚教授的无私教诲,使他终身受益……在他的人生路上转折处,站着一个个良师益友,但又贯串着一条红线——他的天分和勤奋。 他每次回到故乡,都要去探望当年的老师,向他们汇报,与他们合影,请他们听他的演唱。 2001年7月16日,厦门师范学校欢度60周年校庆,吴天球又特地从北京赶到厦门,对母校、对恩师表示衷心的祝福。 社会贡献:评价: 吴天球的嗓音深沉、浑厚、洪亮、醇美,独具整体共鸣的特质,富于感人的魅力;他的歌唱语言清晰、灵活、口语化,字正腔圆,如同向听众倾诉情怀;他的舞台风度和蔼亲切,淳朴大方,精神饱满,气息充沛,每唱必动之以情;他的歌唱技巧精湛娴熟,高低声区运用自如,具有3个8度的宽广音域,特别是丰富的低音区,非常罕见,无论说、唱、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深深吸引着听众。 1982年录制的个人专辑唱片中,演唱《伏尔加船夫曲》竟唱出最低音的B,这是世界上的男低音歌唱家中还没有唱过的低音,因而被誉为“国宝”。著名音乐家喻宜萱教授为这专辑写文评价道:“他善于表达歌曲的内在感情,唱得细致、纯朴、诚挚感人。他演唱的俄罗斯歌曲《跳蚤之歌》,在诙谐中表现出对沙皇的辛辣讽刺,他用不同的笑声刻画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及情感,贴切生动,恰如其分。在演唱《杨白劳》时,他真实地塑造了一位深受压榨和欺凌的贫苦农民呼天恸地、悲愤欲绝的形象,感人至深。吴天球的嗓音优美浑厚,音域宽广,声区统一,运用自如,在吐词咬字上颇见功力,听来非常清晰,这对男低音歌者,尤为难能可贵。”难怪,这唱片被送到香港、莫斯科、巴黎等地展销,短时间内便告售罄。 著作: 1992年,他根据自己近40年歌唱生涯的经验教训,写成《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很受读者欢迎,两个月内,书全售罄,出版社破例在一年内第二次重印。 40年间,吴天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声乐人才,有的已经成为教授、副教授,有的成为一级演员,有的成为歌剧院、歌舞团的台柱,他的第一位学生李小护现在是中央歌剧院的主要演员,曾获文化部青年演员一等奖;张庆朗是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又培养出许多学生。 1994年1月,吴天球被中央人事部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部长刘忠德特致信祝贺。吴天球却说:“只有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提高。”他用歌声和演讲不知征服了多少国内外听众,而他却说:“我只是把40多年来歌唱的心得与大家交流,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要求。其他老师各有他们的一套好方法、好经验,千万不要片面地说这位老师的方法是对的,那位老师的方法是错的,应该说“各有千秋”。” 歌如其人,文如其人,语如其人,吴天球永远保持着纯朴、诚挚的本色。 吴天球的歌声响遍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在他的声乐艺术日臻成熟的中年,他有幸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与世界加强了接触与交流,也使他的艺术舞台从中国拓展到世界。他经常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把优美的歌声带给亚、欧、美、澳四大洲十几个国家的人民。
[更多][举报]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