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文

王鹤文

简介: 人物履历:1957年3月,由京胡大家黄金陆先生力荐,年仅18岁的王鹤文即成为中国戏曲学校(现为 中国戏曲学院)最年轻的京胡、京二胡和演唱教师,并得到了徐兰沅等诸多名家的赏识和器重。著名京胡大师杨宝忠先生收其为弟子,倾力授艺、爱护备至。他深得恩师真传琴艺猛进,名声大振。从艺从教60年来,他从未离开舞台和教学第一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益求精,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被誉为继杨宝忠之后的“京胡圣手”、一代演奏大师。 成就及荣誉:他技艺广博、精湛,不论是老生、小生、青衣、花脸等各种行当的伴奏样样精通,集诸伴奏名家之长于一身。他还精通各大流派的特色,拉杨派戏,深得其恩师杨宝忠之神韵,刚柔并济、舒展流畅;拉余派戏,极具李佩卿的气派,稳如泰山;拉马派戏,深得李慕良之精髓,琴音似语,韵味隽永,楚楚感人;拉梅派戏更有徐兰沅大师华丽醇美的大家风范。60年来他先后为童祥苓、尚长荣、姜妙香、叶盛兰、雪艳琴、杨荣环、张学津、马长礼、谭元寿、李鸣盛、梅葆玖等诸多名家操琴伴奏,驰骋京剧舞台,尽展才华,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京剧样板戏时期,王鹤文先生还担任大型管弦乐队指挥八年,使其音乐艺术造诣更趋炉火纯青,他一直遵循恩师杨宝忠先生将西洋乐法洋为中用的教诲,如小提琴的弓法及指法,使其京胡演奏技艺更加娴熟,琴音铿锵悦耳。1986年,王鹤文先生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演出,成为中国演奏京胡协奏曲第一人。 <br/> 换弓无迹、换指无痕,他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已经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在梨园界享有 “严、足、帅、博”的盛誉。 <br/> “严” 细密严谨、无懈可击,琴音与人物共鸣。该阴之处如虫潜行,该阳之时大有拆琴之势; <br/>“足” 气韵生动、浑厚饱满,推拉之间张弛有度,似行云流水,苍劲沉雄; <br/> “帅” 豪爽不拘、洒脱飘逸、不同凡响,自然驾驭乐器的个性与灵气,宛如一座古式楼台,彰显大师风范; <br/> “博’’ 广博精深、兼容并蓄,汲取前辈名家的艺术精华,荟萃诸家之长,撮其精要,由博返约。 <br/> 王鹤文大师艺德高尚,儒雅谦逊,他常说无论琴师的技艺多么高妙,但决不能单纯卖弄技巧、喧宾夺主,最终都要落在一个“伴”字上,无论技法多么花哨,都要结合剧情人物的需要,即要生动地展现剧目氛围的意境,又要充分烘托出“角儿”的唱腔韵味,为戏增辉。他这样评价:“一等琴师是引领,二等琴师是跟随,三等琴师是拖坠。”经过数十年的千锤百炼,王鹤文先生的京剧艺术造诣和传授,不仅引领着众多的青年演员走进艺术殿堂,使他们惊叹于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并深深沉醉于京剧的百花园中,更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技艺在王老师的提携下进步迅速;在与当今京剧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合作中,王鹤文先生的伴奏使他们的演唱更加是如鱼得水,充分地发挥展现出各自流派的特色与技艺,淋漓尽致地衬托出他们的辉煌成就。王鹤文先生与四大须生现今传人都有合作,特别是与谭派代表人物谭元寿先生默契合作至今近三十年,为谭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二人以兄弟相敬,对艺术共同探索,琴师与演员合作时间如此之长,实为少有,被当今梨园界传为佳话。 <br/> 社会评价:王鹤文先生虽已进入古稀之年,可他依旧在为传承京剧艺术而忙碌,除了经常参加舞台演出以外,还为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授课,更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专业工作者以及京剧爱好者慕名而来、登门求教,王鹤文先生都欣然传授。他希望把多年来积累的京剧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让国粹京剧代代相传。 <br/> 德艺双馨的京胡大师王鹤文先生,用他对艺术的赤诚大爱,奏出华夏民族的盛世华章! <br/>
[更多][举报]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专辑

全部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