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Knappertsbusch

Hans Knappertsbusch

中文名: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外文名:Hans Knappertsbusch 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伍珀塔尔埃尔伯费尔德 生日:1888 年 3 月 12 日 职业:指挥家 逝世:1965 年 10 月 25 日 简介:汉斯·克纳佩茨布施(1888年3月12日-1965年10月25日),著名的德国指挥家,被誉为指挥界的凯撒,瓦格纳作品的权威。在老一辈指挥大师中,汉斯·克纳佩茨布施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德奥音乐艺术家。这不仅因为他几乎只指挥德奥作品,而且他的指挥艺术,是后来者指挥德奥音乐的一座里程碑。 1888年3月12日,克纳佩茨布施出生于德国埃尔伯菲尔德,他毕业于波恩大学哲学系。1909年,他进入意大利科罗纳音乐学院跟随弗里茨·施坦巴赫教授学习指挥。他的指挥生涯于1911年在曼海姆开始。1913至1918年在波鸿和埃尔伯菲尔德广泛地指挥音乐会和歌剧的演出。1914年5月,他应邀前往鹿特丹大剧院指挥了两场《帕西法尔》,正是在这次演出中他出色的才能和严谨规范的德奥艺术功底得到了广泛认同,也正是从此,他与瓦格纳的歌剧、特别是《帕西法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32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正式的任命——鹿特丹大剧院音乐总指导。 1922年,克纳佩茨布施接替布鲁诺·瓦尔特出任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常任指挥,在这个职位上他一直工作了14年。一场接一场获得巨大成功的歌剧演出,使他的名字很快被广大的观众所熟悉——他指挥的,都是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大型歌剧。1936年,他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担任客席指挥,指挥曲目仍然是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1937年,由于他指挥德奥歌剧获得高度成功而得到的良好声誉,英国大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爵士邀请他访问了伦敦皇家歌剧院(科汶特花园),他在那里成功指挥了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从此他的名声遍及整个欧洲。 二战期间,他受到纳粹政权一定程度的压制和排挤,但他还是坚持在德国境内各歌剧院演出。1940年4月和11月,虽然条件很不完善,他还是在柏林德意志国家歌剧院上演了几次《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1942年5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歌剧院,他再次指挥上演了全剧《指环》。 1951年战后举行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当时克纳佩茨布施已经63岁了。应理查德·瓦格纳两位孙公子维兰德和沃尔夫冈兄弟的邀请,他在音乐节上指挥了《帕西法尔》,并且和卡拉扬一起指挥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在这次最有纪念意义的演出中的很多景象我们今天已经不能够想象了——其中,克纳佩茨布施的《帕西法尔》的晨曦中的苍穹下圣杯城堡与森林的情景、在黄昏的光晕中闪闪发亮的“圣杯神殿”的大柱子、还有空气清新爽朗的耶稣受难日清晨,一定是当时最令观众感动的景象吧。 一直到1964年,每年克纳佩茨布施都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演出。在他执棒拜罗伊特期间,他还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巴伐利亚歌剧院的指挥台,功力更加深厚的大师对歌剧艺术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民献上了莫扎特、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他被艺术王国的臣民们尊为“指挥台上的皇帝”! 从艺历程:911年于曼海姆首次上台指挥,翌年参加荷兰瓦格纳音乐节指挥演出。他先在博赫姆市正式担任指挥,然后即调任故乡艾尔伯非尔德(1913-18)、莱比锡(1918)、德骚(1919-22)等地。1922年他接替瓦尔特擢升为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终身指挥,在这里他开始以指挥瓦格纳、斯特劳斯和莫札特而崭露才华。他对纳粹恨之入骨,坚决不加入纳粹党,导致他因希特勒的口授旨意而告退休。侨居维也纳后,他常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及维也纳爱乐的音乐会上指挥。但是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再次被迫放弃演出,在欧洲的几个非法西斯国家作客席指挥。此前于1936年比彻姆曾邀请他赴高文花园指挥。德国当局迟迟不给他出国护照,后来他终于到了伦敦并指挥演出了《莎乐美》。战后他重返德国,不久便建立了自己在贝多芬、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和斯特劳斯作品表现上的稳固地位。1951年他于拜鲁依特演出的《帕西法尔》有口皆碑,成为传奇轶闻。虽然他对战后的许多演出很不满意,但仍继续在拜鲁依特指挥。1954年他重新被任命为慕尼黑歌剧院指挥,但是整整一年他都缺席以抗议市政当局拖延重修国家剧院。米兰及巴黎上演瓦格纳时,都曾请他客席指挥。 乐坛成就:说来也怪,他在录音室里做的唱片几乎都是成功之作,但最佳唱片还是1951年在拜鲁依特演出的《帕西法尔》,由Decca录音师录下排练及现场演出实况。按罗森塔尔的权威说法,大众普遍认为这次演出是本世纪最优美的,唱片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它捕捉住这次饱富魔力的演出,且一直成为瓦格纳歌剧的最佳唱片之一。克纳佩兹布什于1962年和1963年仍在拜鲁依特演出《帕西法尔》,由Philips分别录制。虽然音效较佳,但仍无法与第一张媲美。他因为不能适应录音环境,终于被索尔提1961年为Decca录制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所超越。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曾指挥柏林爱乐为Polydor、HMV和其他公司录制过许多七十八转唱片,包括贝多芬第三、七号交响曲。战后他大多为Decca录制,第一批天皇巨作为全本《名歌手》(维也纳爱乐等),早先是分幕灌录发行,第二幕是Decca发行的第一批LP唱片。其他LP唱片还有布鲁克纳第三、四、五及七号交响曲(维也纳爱乐,Decca)以及八号(慕尼黑爱乐, Westminster)。但是这些唱片仍然无法再现他在录音室里的那种魔力。
[更多][举报]

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客户端

立即下载
举报反馈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