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评审团第7期

王若琳以前在康熙上跟父亲王治平吵架,委屈得当场掉泪,委屈的原因是,唱片公司让她做她不喜欢的音乐类型,父亲居然没有站在她这边。那是在她出前两张专辑的时候。几年过去了,那次节目上的公开“控诉”起了作用,自那之后,她彻底“洗白”自己,做自己确定要做的事,玩她要玩的音乐,她终于有恃无恐,一张接一张,用疯狂表达自己。
《BOB MUSIC》按照她的意愿,是有趣的,白痴的,热血的,非KTV的,只适合在房间里开大声跟你作伴的。单一的听觉阅读不够,还是要看她的MV,读读歌词和访问,了解一下她设定的这个穿制服的女高中生脑子里还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
如果腹黑也是种美学,那王若琳玩得很好。她有才华,不乖,性格细腻,情绪丰富,视角独特,所以不管是喜欢去认识乐团团员的疯狂粉丝人物设定,还是就喜欢去超市买打折产品的少女设定,还是穿制服在镜头前扮丑唱歌的女学生设定,女高中生的有趣世界都在她的音乐、MV、和演出里展现,当然,这世界也是想象的,但又如何?从线上到线下,王小姐“O2O”玩得相当成功。
王若琳的新专辑《BOB MUSIC》充满了童趣,当然,相对于其业已27岁的作者来说,也可以说它十分幼稚。其配乐中Old School且毫无城府、平铺直叙的合成器音色,快速、夸张,极具戏剧性的编曲(王若琳的演唱亦如此),以及整张专辑童话剧层面的所谓概念化,还有纯英文演唱,等等,这些都会让你联想到一个沉溺在童年的梦里不愿醒来的大小孩,而这童年是被迪斯尼卡通片、电子游戏和每个周末会被家人领去看的百老汇儿童剧围绕的,屏蔽于自然之外,充斥着不堪推敲的幻想,宅而枯寂的童年。这种童年你也不能称之为不幸福,它反而是标准的,全球化、消费主义社会与数码传播年代联袂养育的现代童年。
联系到王若琳的美国童年和最近的毕节事件,我突然想到“美国华裔留守儿童”这个奇怪的词组。这种梦回童年的童话剧唱片,《BOB MUSIC》并不是她的第一张,此前还有《银河的危机:最奇异的午夜转播》和《博尼的大冒险》。此处的王若琳与她刚出道时给人留下的中国的Norah Jones,及少年老成、专门翻唱爵士乐老歌的名门正宗、大家闺秀的印象截然相反,简直是两个人。据说她曾哭着说那个爵士乐的自己是被利欲熏心的唱片公司逼迫与包装而成的,现在这个拒绝长大的才是真自己。可惜,无论对于其绝大多数粉丝还是目前的主流审美来说,人们更愿将她的这个所谓“真自己”赶得越远越好,并将之看做终会痊愈的耍性子与少女病。唉,这真是一个离奇并令人悲伤的童话。
与Beatles的经典专辑《Yellow Submarine》一样,王若琳这张形式感十足、充满二次元童趣的《BOB MUSIC》就像夏日里的一罐冰汽水,16首主题怪诞的单曲共同组成一个专属于小女孩王若琳的异想世界——原来那个一直用性感声线唱爵士的早熟少女的内心竟如此二次元!这里有在特卖会疯狂抢东西的少女(《Simply Nothing You Can Do》)、絮叨又幽默的卡车司机(《Truckin’ Everyday》)、发表离家出走宣言的叛逆小男孩(《Teenager Statement》)、去鞋店买鞋却被变态恋足癖跟踪的女孩(《Feet》)……16件诙谐、恶搞的生活小事加上卡通电玩式的编曲和随意、多元的演唱方式(唱诗班、爵士、音乐剧等),让专辑呈现出波普式的俏皮,在自导自演的MV中颜艺力全开的王若琳更向人们展示了自己文艺少女的KUSO灵魂。
即使《Whip Out The Shampoo》等歌曲中依旧滑出她一贯擅长的性感“爵士嗓”和完美中音,但16首单曲营造出的如比约克般天马行空的童梦世界和二次元少女王若琳那种进击的KUSO精神令笔者只想说两个字,激萌!
2013年,王若琳用一张《银河的危机:最奇异的午夜转播》撕掉贴在身上的小清新、爵士乐标签。这一次,她通过《鲍伯音乐》再次向听者确认了不走回头路的决心。这真是一张又可爱,又混蛋的专辑啊。8Bit拼贴出宅在家里的电玩儿童胡闹有理的内心起伏,略神经的歌词与无厘头的演绎方式为听者拓宽着想象空间。不喜欢,随便你;喜欢,一起来疯。“我就是一直没变,才可以等到今天。”这是她的宣言。忘掉那个爵士小清新范儿的王若琳吧,她任性的本体其实更可爱呢。
王若琳这张韩国电视儿童节目的音乐专辑,如果想借此放松下心情的你,可以尝试听听这张专辑,充满欢乐、轻松以及惬意。这种偏电子的爵士乐,王若琳演唱的得心应手,但是整张听下来,却也有些乏味,作品单一,旋律都似乎每首歌之前都听过似的,但是对于一个儿歌专辑来说,这样也好。
这张王若琳的“异想世界”里的专辑,王若琳肆意的疯玩着音乐,幻想各种的场景,带领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幻想开来,有时想想,童年真幸福。
从《博尼的大冒险》,到《银河的危机》,再到如今的《Bob Music》,王若琳是铁了心的一条道要走到黑。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固执的王八蛋”,她明明可以有方法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中国版诺拉·琼斯”(其实诺拉·琼斯新专辑也挺叛逆的),可她偏偏要在任天堂式的8bit像素音乐中执迷不悔。
从音乐的旋律性来说,《Bob Music》甚至比不上前两张专辑,因为这张专辑想要强调的点本就不在这儿。王若琳就是要好玩,就是要放肆,就是要任性,都这么多年了,还不懂她吗?于是,不妨把这张专辑当做概念作品对待就好。如果有你喜欢的段落,欢迎把它设成手机铃声,必定让你在办公室中鹤立鸡群。
这一次,印象中唱着慵懒jazz的王若琳被完全推翻。《BOB?MUSIC》,卡通配乐+另类摇滚+8-bit,像是太妹放学后玩Band一样,任性、有趣、放很开、又混蛋又可爱。当然,有些歌放得太开,难免怕被扯到;有些歌氛围刚刚好,会忍不住跟着一起玩。
“我就是一个固执的王八蛋!”,王若琳曾这样评价自己。新专辑里《I?Don‘t?Give?A?Hoot》这首歌,则将这种固执和自我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同属自我星球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唱到心里。外界的喧嚣也好口水也罢,也许会让情绪受影响,但终究不会改变她的决定。
听完整张专辑,突然想起了她曾跟她爸王治平一起上《康熙来了》,说起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音乐,为商业妥协,她泪洒摄影棚的一幕。再到如今的《BOB?MUSIC》,她终于做到了想要的音乐。音乐并非有一种可能性,唱歌的人是快乐的,听歌的人你随意。
王若琳有两个。一个是《Start From Here》、《Joanna & 王若琳》和《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里的爵士小清新天后;另一个则是《银河的危机:最奇异的午夜转播》和《博尼的大冒险》里自说自话、活在童话世界里、习惯用电子元素表现音乐的独立唱作人,这一次的《Bob Music》明显就属于后者那个版本的王若琳。当然,这一次的《Bob Music》专辑,王若琳在任性的方式上则要走得更远,以更Kuso的方式做成了一张完全呈现自我生活方式和状态的唱片。
由韩国双人制作组合Coach & Sendo操刀的这张专辑,从音乐上来讲,还是以很多人熟悉的8 Bit元素为主要结构。8 Bit音色特有的颗粒感,也让专辑在节奏上显得非常轻盈,相比主流流行乐标准化的鼓点,从节奏的层面上,还能体现出自由、飘逸,不受束缚的音乐态度。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8 Bit音乐或者轻电子的类型。除了音乐的编曲和制作之外,不得不说,王若琳可塑性很强的声线,同样起到了一种乐器发声的效果,并且因为其中创造性的发挥,起到体现音乐层次性,以及不同作品差异性的作用。《The Scientific Method》里的戏剧唱腔与“皇后乐团”的经典作品《波西米亚狂想曲》,在技巧运用上也是理念相通;《Everything Anything》里用古灵精灵和西雅图之声那样的颓废相结合,更算是用朋克之道还朋克之身。
从《博尼的大冒险》到《银河的危机》再到这一张《鲍伯音乐》,卡通配乐+另类摇滚+8-bit。无可厚非《BOB MUSIC》保持了前两张的水准,依旧是制作精良的创意专辑,但是仅限于制作精良的创意,它会很快被市场淡忘,哪怕歌曲频繁出现在一些儿童节目、亲子节目的配乐中。再者游戏音乐仅仅只是音乐,在烘托游戏氛围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独出现除了载体具有超高人气外,并无太多抓耳的元素。
王若琳的新专辑如果需要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任性!她用自己的才华把游戏化的视觉、异想中的童年、实验音乐的追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是一张相当值得尊重的专辑,但却是无法大量传世的专辑。在她的童趣当中,我们听到了一丝浮躁,一丝喧嚣;在她的欢乐转折中,我们听出了点滴的刻意,点滴的做作。一脉相承的电子+黑暗游乐风,整体性的凌乱让人很难抓住主线,听众并非是在幻想中旅行,而是在一辆由于刹车失灵而停不下来的过山车上,反反复复颠三倒四。她的音乐语言,儿童听不懂,大人不明白,果然是专属王若琳的异想世界。

我来说两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