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评审团9~11期

《煎饼侠》是《屌丝男士》的大电影,《屌丝男士》又是德国《屌丝女士》的模仿版,不过到了最后,大鹏居然能把原版女主角请来和自己同台表演,于是“山寨”大王倒是有了名正言顺的“压寨夫人”……就是这么乱七八糟、土洋结合、热血摇滚的屌丝之路,从网络剧变成了大电影,连带着鼓捣出的这张原声带,也充满了强烈的恶搞、戏谑、大杂烩味道,以及一股不可思议的魔幻魅力!
我几乎就要把这张原声带当做华语乐坛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概念专辑了,而幕后最大功臣是赵英俊,《煎饼侠》的词曲编曲制作者,可以说,他是音乐里的另一个大鹏,用混搭和解构的灵感,尽情地用不正经形式来表达正经到骨子里的态度——谭维维、胡彦斌、二手玫瑰及赵英俊自己的不同版本《煎饼侠》,恰似小人物到大英雄的成长之路,饱含着希望、悲怆、麻木、迷惘,但还是要相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谁写的诗和我有什么关系?”每一个版本其实都是在解答这个问题。MC Hotdog的《Watch me do it》以及和岳云鹏合作的魔性神曲《五环之歌》,则证明了小苹果之外另一种更有逼格的可能性。即便脱离电影,这张专辑也看做一张真正具有摇滚精神的独立音乐作品存在。
电影《煎饼侠》同名主题曲专辑所收录的五首歌,可以看作对同一首歌五种不同的理解、改编和诠释。其中,在唱片里排序最后的,由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赵英俊演唱的那首无论在编曲还是演唱上都最为简洁、朴直的版本,可以视为最初的模板,然后分别由胡彦斌、谭维维、MC Hotdog(以及他合作的两位饶舌同行,MJ116和Double J)和二手玫瑰对其进行或大刀阔斧,或自以为是的改造。以上做法为这张唱片——以及一切以Remix为形式的单曲唱片提供了一种颇具戏剧性的听法,那就是请听众去琢磨一番,一首歌是通过怎样的审美伦理和音乐手术而变形为完全不同的几首歌的。进而,这些对同一首歌泾渭分明的翻唱也令这张唱片可被喻为一个擂台似的场所,各位歌手所争抢的似乎首先已不是谁将这首歌演绎得更好听,而是更为与众不同,更为显耀其个体风格,更出风头。
二手玫瑰也同样将原作翻了一个个儿,这倒不是首先体现在他们对自我风格的强调之上——如其一贯地在前奏或间奏部分对一些经典流行曲目的戏拟(这首的前奏没有令你想起《男儿当自强》?),以及主唱梁龙那一嘴浓郁的二人转味道,而是体现在副歌部分背景人声对原歌词一句不拉的呛声,这种对原作励志鸡汤腔调的嘲弄反驳,贯彻了乐队一直以来的态度。
不管你怎么评价这个电影主题曲,反正我是感受到了一股热火朝天拼命的劲头。谭维维、胡彦斌、MChotdog、二手玫瑰、赵英俊、岳云鹏、大鹏……谁能想到让这些人放在一起做一件事?更况且,这些人的表情各异、姿态各有不同,就连普通话的标准程度都千差万别,他们来共同演绎一部电影的主题曲,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感。胡彦斌、MChotdog的本色发挥不必多说,倒是大鹏的深情款款让人略觉不同,跟他一贯的插科打诨不一样,这一次大鹏像一位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拿腔拿调、装模作样地演唱,算是《煎饼侠》这样的屌丝大电影真正的点睛之笔。正经地高亢、卑微地低吟、小心翼翼地求生存,看别人起起落落、跌倒再爬起,听者观者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
韩式性感小热曲是一定要结合MV和舞蹈去看的,歌名已经叫《SHAKE IT》了,单刀直入,睡什么睡,起来high,摇起来。韩流隔三差五就会推出全民大热的集体舞,最近比较火的是EXID的《Up down》,sistar的shake舞,从舞蹈设计层面来看,也不是完全没有要再次制造流行的企图心,话说身材无论颀长还是肉肉的女生,在音乐里有节奏扭起来还是又健康又好看的一件事。
韩流借由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输出不遗余力推广韩式审美和标准,也是不错,由此带动的不仅是音乐市场,服饰、美容市场也是照顾到了,把漂亮、好听、健康作为课题好好研究也很值得推崇。说回《SHAKE IT》,目标明确但火力不足,副歌的记忆点普通了些,rap部分其实可以加强,shake部分拉拉队舞蹈感觉过多,舞蹈的记忆点部分有趣和性感都有了,接下来就要看什么样的宣传策略了,当然能不能大火也是命。
《SHAKE IT》发布一周YouTube合计播放近五百万次,登顶韩国各大榜单。女团竞争激烈的KPOP界,SISTAR越来越有存在感。点开《SHAKE IT》,扑面而来满满夏日气息,俏皮小恶魔的一阵风吹开眼帘,脚趾头开始蠢蠢欲动,连耳朵都要舞动起来。作为观感型歌手/艺人团体,音乐作品能在第一瞬间带动听众的身体跟着摇摆,身为track 1的任务已然完成。
然而听第一遍时,接下来的两首并没有留下太深印象,当下预计的分数至少降了0.5。若不是讨巧的R&B节奏始终能营造出舒适的氛围,差点以为夏日氛围就要结束。曲目编排上《别像个孩子》和《GOOD TIME》调换,更贴合EP的整体情绪走向。不过作为空间有限的EP,整张做到了有张有合,在几个情绪点上表现也算淋漓,再过多要求可能就显苛刻了。惊讶的是这张EP会收录《坏家伙》这首歌,画风突换应接不暇。男声RAP略硬,和紧接着衔接上的优柔哀怨的女声呈现鲜明对比,亦为第二段副歌情绪的上扬埋下了伏笔,映衬铺垫全曲情绪的正式喷发。最后一段吟唱中带出女声Rap,画面仿佛是置身于一片灰色的天空下,有飞鸟盘旋的阴霾天气,最后再一句“坏家伙”,便决心卸下过往,再次启程,双手插袋独自走向公路的尽头,就此别过。歌词是永恒的负心情爱的话题,编曲和吟唱却勾勒出孤独凄美意境,有那么一秒钟,脑海闪现过某个后摇乐队的MV画面。
暌违10个月的SISTAR以迷你专辑《SHAKE IT》回归,新歌《SHAKE IT》6月22日在全网首播,以舞曲见长的SISTAR,这首新歌也同样带来了新鲜的律动感,性感中不失可爱,新歌MV以轻松逗趣贯穿,搞怪又性感,随着旋律忍不住的也想跟着SHAKE身体。
少女时代、Girl's Day等人气女团接下来的相继回归,SISTAR能否在这场夏日女团大战中取得不错成绩,还有待观察,对于众多爱好韩国女团的宅男们,这个夏天,还是值得等待的。
在经历前三张专辑所展现的灵气、灵性,以及音乐的野心之后,方大同在第四张专辑《橙月》里,呈现他在将黑人音乐千转百回的和声及技巧淡化后,于旋律谱写上的才华。随后,一切则归于平淡,至少不再有前四张专辑那种后生可畏的锐气与光彩。当然,方大同凭借着他扎实的音乐功底,尤其是对乐器的通晓,对编曲和制作孜孜不倦的钻研,即使造、也会制造出听感出众的作品。
最新的单曲作品《听》。虽然是发烧器材老厂牌KEF的广告宣传曲,却依然非常方大同,而《听》的歌名也是对这个品牌很好的植入,并没有为了广告而广告的牵强。整首作品的元素虽然芜杂,但包括了摇滚、嘻哈、灵魂乐、弦乐、放克等等曲风的这首作品,听来却并不让人感到凌乱。无论是和声的对位,节奏的切分把握,以及从旋律到演唱到编排的无懈可击,方大同都堪称是摩城之声,在华语区最好的代言人,甚至不是有没有之一的问题,而已经到了完全没有对手,只有他最正宗,别的同类型歌手都算小一号的程度。
《听》确实被惊艳到了,国际范儿的编曲。这首歌当中并没有用到多么复杂乐句,但是恰恰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的合适。特别喜欢这首歌的弦乐编写,情绪的带动除了靠人声外其他大部分靠弦乐推动,减少了传统编曲上吉他乐器的分量。整体律动感觉让人不禁想起Bruno Mars的《Updown Funk》,方大同的团队已经把握住了当今流行音乐的命脉。
这首歌当中可以听到很多音乐风格的影子,但是制作人恰恰又把这些风格模糊化,听着像,但又不完全是。曾经听过方大同翻唱的《红豆》,个人感觉是听到的最好的翻唱的版本之一,并不是他对这首歌做了多大的改动,而是在情感上最靠近原唱,听到了他的诚意。当然,《听》也让我们听到了方大同的诚意和对于流行音乐的探索。
大咖断层的年代,我们有理由对小方有更高的要求。《听》并不是那种“一耳钟情”的作品。或许因为“太方大同”,第一直觉会认定它是一首保守的,惊喜欠奉,但不错听广告歌。而切换至煲耳机模式,放大听觉神经,作品中段弦乐的切入立体了编曲上的层次,细节讨巧。以致挣扎后,又不觉给小方补分。“危险世界”逃出来的方大同虽然没能在金曲奖上把最佳男歌手的王冠一并带上,然而我们依然对他保持期待,交出耳朵,这已足够。

我来说两句:

还能输入140